民营企业产权保护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 | 事关地方营商环境大局 “接管”民企须守法合规秉公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00:29
事件概述 - 甘肃岷县宏源公司董事长称,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与岷县政府签订30年供热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投资3.7亿元后,仅经营5年便被政府主管部门以一纸文件强行接管 [1] - 重庆泰克公司在贵州仁怀市投资8亿元建设白酒废水处理厂,同样在完成环保验收后被当地政府强行接管,事件曝光后遵义市已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1] 事件共同特征 - 两起事件均为30年长期特许经营项目,特许权的授予与存续高度依赖当地政府决策 [1] - 接管主体均为当地国资背景机构 [1] - 企业投资金额巨大,宏源公司投资3.7亿元,重庆泰克公司投资8亿元 [1] - 接管时点均处于企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宏源公司在煤价回落成本下降后,重庆泰克公司在刚完成环保验收并预计达产后年纯利润达8000万至1亿元时 [1] 行业与法律背景 - 环保、供热属于公用事业行业,前期投入巨大,需要长期特许经营权保障后续收益以覆盖前期支出 [2] - 特许经营权是企业财产权的一部分,受到法律严格保护 [2] - 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解除协议或下达通知,其理由正当性、行政流程规范性、用行政手段替代法律程序的合法性、补偿措施及企业救济渠道均存在巨大疑问 [2] 企业回应与影响 - 针对宏源公司被指“涉诉多、负债多、群众投诉量居高不下”,企业回应称在定西市23家供热公司中投诉涉访率排在倒数第二,负债多因投资巨大 [2] - 强行接管企业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严重影响当地营商环境,若处理不公开透明、有理有据,将毁掉发展机会并产生“寒蝉效应”,导致民营企业用脚投票 [2] 核心观点与行业启示 - 地方政府应管好手,克制直接插手微观经济活动的冲动,避免无端中断企业正常运行 [3] - 地方政府应以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为公心,而非以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官本位私心行事 [3] - 民营企业资本积累过程艰难,常需十数年奋斗,且面临原材料涨价、高财务杠杆等多重经营风险,其收入和利润是奋斗与冒险的结果,不应被视为可予取予求的无偿资源 [3] - 民营企业合法财产不容侵犯,更不能被无端占有,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3]
服贸会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3年助50余家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23:11
据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介绍,2022年7月,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室",引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行业19名专家调解员,协同化解金融纠纷。这一创新实践填补 了北京市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破产前程序子指标的空缺。 据悉,工作室以"修复重塑信任信用"为原则,建立行业专家辅助、案件筛选适用和退出等系列机制,实 现法院搭建平台、工作室修复信用、市场调动资源、助力企业涅槃重生和实现金融债权的司法与市场的 良性互动。 中经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林为民介绍,北京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现已超过250万户,其中私营 企业约205万户、个体工商户约45万户,是全市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吸纳了六成左右的就业,贡 献了超过30%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9月14日,在2025年中国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专属会议区,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晒出"优 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成绩单:成立3年来,工作室已妥善处理营商环境案件212件,涉及标的达311亿元, 履行到位192亿元;帮助50余家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保障10余万职工就业,维护230余万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