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正义
搜索文档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愿“同舟共济”的精神贯穿未来气候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9:1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肯定北京空气质量在十五年间实现从空气不太好到能呼吸新鲜空气的非凡成就 [3] - 中国在十五年间加速了清洁能源革命并让普通人的生活切实感受到改变 [3] - 中国在清洁能源、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实践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可行的现实模板 [4] COP30气候大会关键任务 - 大会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确认对多边主义的信心仍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最佳路径 [3] - 必须正视减排、融资和适应方面的差距并为相关国家创造条件超额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4] - 必须在融资和巴库至贝伦路线图上取得可信成果让发展中国家看到确定性 [4] - 必须出台气候正义方案优先支持适应、损失与损害并为最脆弱国家提供工具和资源 [4] 国际合作与领导力 - 面对气候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单打独斗需将信念转化为共同行动 [3] - 未来几十年可以继续依靠中国的领导力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南南合作方面 [4] - 同舟共济的精神应贯穿未来的气候行动 [4]
古特雷斯:希望COP30开启“加速和落实的十年”
央视新闻· 2025-11-07 15:53
COP30目标与行动框架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COP30大会开启加速发展和落实气候行动的十年[1] - 目标是在21世纪末前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1] - 未来十年需大幅削减排放并加速化石燃料淘汰[1] 具体减排与能源转型路径 - 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气化和提高能源效率[2] - 需建设现代化电网和大规模储能设施[2] - 到2030年需遏制并扭转森林砍伐并减少甲烷排放[2] 气候融资目标 - 需在2035年前实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2] - 发达国家需率先每年筹集3000亿美元的融资[2] 长期气候目标 - 到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并随后过渡到持续的净负排放[1] - 需大幅增加对适应和韧性建设的投资[1] - 在2027年前实现全民早期预警[1]
共同创造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全球南方国家对国际法治的贡献 - 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共同制定者,推动国际法体系向多元共治变革[6] - 通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框架,发展中国家增强了国际立法能力[7] - 发展中国家推动了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发展,使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6] 关键历史事件与法律文件 -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体现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十项原则,并成立亚非法律协商组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7] -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强调殖民地人民的自决权[7] - 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提出主权平等、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等原则[9] - 1986年生效的《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拓展了国际人权法范畴,强调发展权[7] -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7] - 历时9年谈判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国际立法的典范,创新提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概念[9] 中国在国际法治建设中的角色 -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发展[11] -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发展指明方向[11] - 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复交、促成巴勒斯坦派别签署民族团结宣言,提供化解矛盾的示范[11] - 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并通过"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12] - 中国通过提供法律援助、培训法律人才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12] 中国推动的新型合作机制与倡议 - 中国参与和牵头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推动国际规则更好反映发展中国家诉求[13] - 中国提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呼应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发展权"概念[13] - 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与许多发展中国家诉求相契合[16] - 2024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国参加联署[16] - 202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声明》[16]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国际规则制定和解释权长期被少数西方大国垄断,发展中国家代表比例偏低[16] -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诉讼与谈判中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专业能力不足问题[16] -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需加强在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等的国际规则制定参与[18] - 应加强国际法领域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打破西方在国际法理论和话语体系上的垄断[18] - 推动形成反映全球南方国家立场和价值观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法"理念和体系[18]
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新华社· 2025-09-24 06:17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潘云召 徐静)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拉开帷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展望全球局势,国际社会必须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作出 关键选择,即以国际法为根基的和平、人的尊严和人权、气候正义、让科技服务于人类以及加强联合国 在21世纪的作用。 古特雷斯还说,清洁能源与低碳转型已呈现可行路径,但推进速度不足且分配不均。人工智能及其 他新兴技术正在带来深刻变革,必须引导技术造福人类。面对当前多重危机,联合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加重要,其作用需要通过改革得到加强。 第80届联大主席贝尔伯克主持开幕式。她在发言中表示,联合国成立80周年本应是值得庆祝的时 刻,但当前世界局势令人警醒,"冲突与悲剧占据头条,还有更多苦难在新闻报道中遭到忽视"。针对质 疑联合国的声音,贝尔伯克说,"失败的不是联合国宪章,也不是联合国本身",宪章的力量取决于会员 国维护宪章的决心以及它们是否愿意追究违反宪章者的责任。 联大是联合国主要的审议、监督和审查机构,由全体会员国共同组成。大会每年9月至12月举行常 规会议,通常分两个阶段,前段为一般性辩论,后段讨论和审议列入议程的各项议题。本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