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英国气候特使:中英深化气候能源合作有四个重点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1-22 02:44
雷切尔·凯特(Rachel Kyte)在COP30上发言。图片来源: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 "即便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气候与能源领域的合作依然能够发挥稳定局势的作用,并成 为推动全球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 《财经》研究员 黄凯茜 马铭泽 编辑 | 马克 英国已重返全球气候外交的前沿。2024年9月,英国工党政府任命雷切尔·凯特(Rachel Kyte)担任英国 气候特使——这一职务曾被上届政府撤销。气候特使同时向英国外交大臣与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大臣汇 报,职责是致力于在气候与清洁能源领域的高级别外交参与。 凯特曾担任世界银行气候变化副总裁与特使、联合国秘书长发起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特别代 表,是国际气候谈判领域的资深人士,她在《巴黎协定》达成的过程中,在气候融资议题上发挥了关键 的推动作用。 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第30届气候大会(COP30)上,气候融资是英国代表团的关注重点之一,尤 其是如何为发展中国家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谈判议题方面,英国已与包括欧盟在内的83 个《巴黎协定》缔约方共同发起了推动全球制定"化石燃料退出路线图"的倡议。在本次大会主要议题之 一的 ...
COP31主办权“花落”土耳其,澳大利亚主导政府间会议谈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7:2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进入倒计时,计划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闭 幕。 而2026年澳大利亚与土耳其博弈已久的COP31主办权尘埃落定。当地时间11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 巴尼斯表示,基于一项在巴西谈成的折衷方案,土耳其将主办明年的COP31大会,而澳大利亚将主导 政府间会议的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两国的博弈从COP30中也可窥见。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马 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COP30会场里中国展台处于"C位",一进会场看到的就是 中国角,而土耳其与澳大利亚的展台布局极具戏剧性,紧邻中国角的斜对面、共用一面墙,如同"擂 台"般竞争。 马军对记者介绍,土耳其与澳大利亚两国自2022年以来便争夺COP31的主办权,按照规定,两国若不能 达成妥协,将默认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C)总部所在的德国波恩获主办 权。 "在会场,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士透露曾多次劝说土耳其放弃争夺COP31主办权,但土耳其的态度坚决。 澳大利亚担心,如果大会不得不回到波恩主办,未来一年将没有一位强有力的COP31主席负责推动协 商,也可能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会场突发火灾 磋商被迫中断
中国新闻网· 2025-11-21 12:0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会场突发火灾 磋商被迫中断 中新网11月21日电 在巴西帕拉州贝伦市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主会场当地时间20日下午突 发火灾,浓烟迅速蔓延,会场数千名代表、观察员及媒体人员紧急撤离,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截至 人员撤离时,"中国角"区域未受到火灾影响。 本次气候峰会原定于本周五结束,但近200个参会方未能在周三设定的最后期限前,就增加气候融资、 削减化石燃料等关键议题达成一致。(完) 据路透社报道,火情发生于当日下午2时许,起火地点位于大会会场的"蓝区"。"蓝区"内设有各缔约方 展台、代表团办公区及媒体工作区。 监控画面显示,火苗从国家展馆区域突然窜起,安保人员随即来到人员密集的走廊处,引导各国谈判代 表有序撤离。 当地消防部门称,起火原因可能与电器设备故障有关,很可能是微波炉引发。火势在约六分钟内得到控 制,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火灾发生时,会场内多项谈判正密集进行,相关磋商被迫中断。 据新华社消息,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截至人员撤离时,"中国角"区域未受到火灾影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 ...
COP30进入冲刺阶段 多方呼吁达成共识
新华社· 2025-11-20 17:13
大会核心观点 - COP30气候大会将于21日闭幕但目前各方在多个关键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 [1] - 多方呼吁大会尽快凝聚共识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1] 谈判进展与分歧 - 与会各方在气候融资、气候变化适应方案、减排目标以及数据标准等多个关键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 [1] -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大会成果必须建立在共识与广泛对话基础上而不是通过强加立场获得 [1] - 卢拉指出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援助、技术转移与知识分享等 [1] 已获成果与未来呼吁 -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COP30已取得一系列务实的气候行动成果 [1] - 国家气候计划正展现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全社会的整体性策略这在数年前难以想象 [1] - 斯蒂尔呼吁各方快速公平规模化地达成成果弥合承诺与落实之间的差距并强调每延误一刻代价都将极其高昂 [1]
可持续债务——助力新兴市场气候融资规模化的关键力量
彭博Bloomberg· 2025-11-20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兴市场可持续债务是弥补数万亿美元气候融资缺口的关键工具,具备强劲增长基础[1] - 尽管2025年发行增速放缓且定价优势减弱,但市场仍充满活力,存在显著增长机遇[2][6] - 发行人创新与监管支持是推动市场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有助于克服当前挑战[6][7] 新兴市场可持续债务市场现状 - 2024年中东与北非及亚太新兴市场的贴标可持续债务发行创下纪录,但2025年出现放缓[2] - 贴标债务工具为中东与北非及亚太新兴地区近半数低碳能源企业提供融资[1] - 贴标债务目前仅占新兴经济体债务市场的2.6%,凸显巨大增长潜力[6] - 2020年发行人因贴标债务获得的折扣已逐渐消失,部分发行人甚至需支付溢价[6] 监管机构与政府的支持措施 - 政府可通过补贴贴标成本、提供明确监管环境来支持市场,例如香港政府计划已使620多只、规模超过1,700亿美元的可持续债务工具获得补贴[6] - 监管机构可通过提供发行指引、鼓励贴标来推动市场,东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等政策框架有助于识别绿色活动[6] - 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合作旨在支持可持续及转型金融,确保市场长期稳健[10] 发行人的创新实践 - 社会债务工具具有强劲增长潜力,2020年以来新兴市场社会债务仅占总发行量的8%[7] -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发行1亿美元蓝色债券,吸引资金投向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等领域[7][8] - 阿联酋迪拜国民银行发行5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债券,通过严格筛选标准提升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8][9] -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发行15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绿色债券,超额认购率达5.8倍,显示投资者对超长期限工具的强劲需求[8][9] 地区领导者的角色与贡献 - 香港作为可持续金融中心,在2024年安排了亚洲区内45%的国际绿色债券发行[10] - 韩国和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会债券市场之一,可为亚太地区提供成功经验[7] -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致力于支持整个地区的市场保持稳健及公信力[10]
专访周爱明:气候融资撬动私营资金,多边机构是“桥梁与催化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8:10
(原标题:专访周爱明:气候融资撬动私营资金,多边机构是"桥梁与催化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进入第二周的谈判关键期,谈判方即将对 于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等资金的量化指标以及透明机制展开更深入讨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发布的《双年透明度报告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综合报告》显示,有37个发展中国 家缔约方发布了2030年前气候行动所需的资金,总计约3.4万亿美元。同时,49个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发 布了已获得的气候资金,总计608.4亿美元。 面对发展中国家以"万亿"计的资金需求与现实到账资金规模的悬殊差距,多边开发机构能做些什么?在 支持国家NDC目标的实现、助力企业"出海"投资上,亚行又有哪些解决方案? 围绕以上问题,近日,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周爱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 访。周爱明拥有20余年国际发展合作经验,从早期能源基建投资到当前的气候创新融资,曾深度参与亚 行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多个标志性项目。 周爱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从1990年代支持上海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推动京津冀空气质量改 善 ...
COP30:在全球变局中坚定前行的气候行动
经济观察报· 2025-11-19 10:28
COP30大会背景与意义 - COP30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召开,恰逢《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和首届气候大会三十周年 [1] - 大会旨在为面临考验的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的信心与动力 [1] 全球气候治理现状与挑战 - 科学界警告全球升温仍可能超过1.5℃的关键控制线,但目标仍未失去实现的可能性 [2] - 部分发达国家出现气候政策倒退,美国政府重新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及相关融资机制 [2] - 国际法院确认各国有义务防止对全球气候系统造成重大损害,为全球气候法治注入积极信号 [2] 中国的气候承诺与行动 - 中国政府提交2035年版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目标到2035年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峰值基础上下降7%至10% [3] - 中国将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统计与监测体系,并纳入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管控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3] - 中国参与推动的“热带雨林永续基金”与“碳市场一体化开放联盟”有望在COP30上正式启动 [3] 气候融资目标与机制 - COP30将重点讨论落实“巴库–贝伦路线图”,目标到2035年每年动员1.3万亿美元气候资金,远超此前巴库确定的3000亿美元年度目标 [4] - 中国积极支持“南南合作气候基金”,通过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 [4] - 中国提出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多边合作平台”和“绿色债券市场扩容”推动公私合作与区域协同减排 [4] 气候适应与公正转型 - COP30将审议《巴黎协定》“全球适应目标”的100项衡量指标 [5] - 发展中国家每年仍需3100至3650亿美元资金用于应对气候风险 [5] - 中国在海绵城市建设、生态防沙治沙、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积累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5] - 大会将审议新的性别行动计划与公正转型工作计划,中国“以人为本、兼顾发展”的理念提供了解决方案 [5][6] 气候与贸易协调 - 发展中国家担忧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措施可能造成新的贸易壁垒 [7] - 中国呼吁在多边框架下寻求共识,反对“绿色保护主义” [7] - 中国支持巴西建立“气候与贸易综合论坛”的倡议,以推动公平包容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7]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呼吁COP30尽快取得实质成果
新华社· 2025-11-18 22:22
COP30会议进展 - 会议首周各国表态将筹集1万亿美元投资清洁能源及电网[1] - 各国支持一项将可持续燃料增加4倍的全球计划[1] - 会议旨在激励绿色产业新发展并开始为新的气候适应投资作准备[1] - COP30主席争取在本周中期就气候融资等重点议题达成共识[1] 全球气候行动承诺 - 目前已有118个国家提交了自主贡献目标[2]
COP30各方呼吁加强行动加快议程 争取达成实质性进展
央视新闻· 2025-11-18 05:2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进入第二周,当地时间17日,大会高级别 会议和第四次联合会议正式开幕,巴西副总统杰拉尔多·阿尔克明、联合国大会主席安娜莱娜·贝尔伯 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 戈大使等高级代表等出席。 阿尔克明呼吁各方用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重申巴西推进公正的能源转型、到2030年消除非法砍伐 森林等承诺。阿尔克明表示,巴西将保持已实现的森林砍伐减少50%的成果。COP30大会主席安德烈· 科雷亚·多拉戈表示,本次大会各项谈判将加速推进,以确保在会议结束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多拉戈表 示,希望各方积极推动谈判进程,争取于19日形成第一批提案,并在21日形成第二批提案,为更积极的 决策创造有利环境。多拉戈透露,各国将重点关注气候融资、减少和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等关键领域议 题。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联合国贸发会议:气候融资需更好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7 19:53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李德尚玉 实习生李宜馨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联合国贸发会议:气候融资需更好支持发展中国家 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所有道路都通向改革:打造能够动员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的金融 系统》报告。报告指出,尽管2022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承诺,但与2024年COP29确定的1.3万 亿美元目标仍有巨大差距,且资金多以债务形式提供,难以满足最脆弱国家适应与损失赔偿需求。报告 强调,需要通过国际金融架构系统性改革,增加非债务型融资,改善多边开发银行运作及全球治理结 构,让发展中国家从"规则接受者"变为"规则共创者",释放气候与发展投资能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国际气候融资仍严重不足,尤其是适应资金和最脆弱国家获取的资金比例偏低。 这限制了发展中国家推进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也凸显全球金融治理结构性不平衡。系统性 改革和增加非债务型资金是释放绿色投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