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负离子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蜀道装备:氢负离子电池技术主要涉及新型储能材料与电化学系统,暂未纳入公司当前研发体系的重点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23
公司技术路径与业务方向 - 公司当前技术储备集中在氢液化、加氢站设备、氢制取及液化储运等领域 [2] - 氢负离子电池技术涉及新型储能材料与电化学系统 与公司现有技术路径和业务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2] - 氢负离子电池技术暂未纳入公司当前研发体系的重点领域 [2]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深冷装备、氢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
全球首块!我国研发出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中国化工报· 2025-09-18 18:41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1] - 团队提出“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 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并以氢化钡薄层包覆三氢化铈形成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 [2] - 该电解质材料在室温下展现快速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 [2] 电池性能 - 原型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mAh/g 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mAh/g的容量 [2] - 团队搭建叠层电池将电压提升到1.9伏 成功点亮黄色LED灯 证明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2] - 氢负离子电池利用氢负离子的移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代表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路径 [1][2] 行业前景 - 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负离子电子密度高、反应性强 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 [1] - 氢负离子电池有望在清洁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开辟更多应用场景 [2]
首例!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10:42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成功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1] - 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电解质材料,该材料以氢化钡薄层包覆三氢化铈,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3] - 基于新型电解质材料,团队利用氢化铝钠作正极,贫氢的二氢化铈作负极,组装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5]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氢负离子是电子密度最高、易极化、反应性最强的氢存在形式,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3] - 团队通过搭建叠层电池将电压提升到1.9伏,并成功点亮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标志着该技术从理论模型迈向实验室原型[5] - 作为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路径,氢负离子电池未来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特种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5]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央视新闻· 2025-09-17 23: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成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标志着该技术从理论模型迈向实验室原型 [1][2] - 氢负离子作为一种独特的能量载体 具有巨大潜力 未来有望在储能 储氢 移动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2] 技术研发突破 - 团队于2023年提出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 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1] - 新型电解质材料采用氢化钡薄层包覆三氢化铈的核壳结构 在室温下即展现快速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 [1] - 研究团队自2018年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 [1] 原型电池性能与应用验证 - 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使用氢化铝钠作正极 贫氢的二氢化铈作负极组装而成 [2] - 通过搭建叠层电池将电压提升到1.9伏 并成功点亮LED灯 证明了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2] - 氢负离子电池未来应用领域包括大规模储能 储氢 移动电源 特种电源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