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破4000万辆
前瞻网· 2025-09-19 20:29
梁文锋在《自然》发表封面论文 中国杭州AI初创公司DeepSeek开发的R1模型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同行评议版本,成为首个经过严格 学术审查的主要大语言模型。DeepSeek 创始人兼CEO梁文峰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本次论文披露了更多模 型训练的细节,并正面回应了模型之发布初的质疑。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 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氢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不同存在形式。其中,氢负离子电子密度最高、最简单、反应 性最强,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其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宝马将采取油电并存策略 据外媒报道,宝马正在重塑产品开发策略,将未来全球车型精简为三大核心平台,以应对电动化转型放缓的 现实。当下各国纷纷下调 2035 年全面纯电目标,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差异明显,为此宝马选择走"双轨"路 线:继续保留燃油发动机,同时加码纯电动车投资。 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破4000万辆 全国新能源汽车 ...
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9-19 15:27
责任编辑:于彤彤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创新设计,采用"核壳结构"策略,用氢化钡包裹三氢化铈,研制出兼具高 氢负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高稳定性的氢负离子电解质。基于该材料,团队成功组装出氢负离子 原型电池。 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充放电循环20次后仍保持402毫安时/克的 容量。团队进一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升到1.9伏,还成功点亮了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 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陈萍表示,氢负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路径,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等领域发挥 重要作用。未来,团队将聚焦氢负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优化,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我国 绿色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陆成宽) "电池家族"喜添新丁。《自然》杂志17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块氢负离 子原型电池。这标志着氢负离子电池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氢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三种形态存在:氢正离子、氢原子和氢负离子。其中, 氢负离子反应 ...
【经济日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经济日报· 2025-09-19 10:32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陈萍研究员、曹湖军研究员、张炜进副研 究员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相关成果的论文 北京时间9月17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2018年,研究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并于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研制 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在此基础上,团队以低电子传导且高稳定性的氢化钡薄层包覆稳定性较差的 三氢化铈,形成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该材料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并同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基于上述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团队利用经典的储氢材料氢化铝钠作正极,贫氢的二氢化铈作 负极,组装出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mAh/g(毫安时/ 克),且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2mAh/g的容量。团队进一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 升到1.9伏,并成功点亮了黄色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这标志着我国 科研人员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超节点和集群;华为徐直军:明年Q1推出昇腾950PR,采用了华为自研HBM——《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7:53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并创收盘新高,道指涨0.27%,纳指收涨0.94%,标普500指数收涨0.48%;英 特尔涨超22%,应用材料、阿斯麦涨超6%,美光科技涨超5%,英伟达涨超3%。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 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79%;网易跌超4%,哔哩哔哩跌超3%,微博、理想汽车、阿里巴巴跌超2%。 2、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COMEX黄金期货跌1.07%,报3678.2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跌 0.12%,报42.1美元/盎司。国际油价小幅下跌,美油主力合约收跌0.61%,报63.3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 主力合约跌0.71%,报66.98美元/桶。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35%报23674.53 点,法国CAC40指数涨0.87%报7854.6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1%报9228.11点。 (二)行业掘金 1、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超节点成为AI基础设施 建设新常态,目前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累计部署300+套,服务20+客户。华为将推出全球最 ...
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9-19 07:43
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充放电循环20次后仍保持402毫安时/克的 容量。团队进一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升到1.9伏,还成功点亮了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 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陈萍表示,氢负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路径,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等领域发挥 重要作用。未来,团队将聚焦氢负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优化,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我国 绿色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电池家族"喜添新丁。《自然》杂志17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块氢负离 子原型电池。这标志着氢负离子电池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氢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三种形态存在:氢正离子、氢原子和氢负离子。其中, 氢负离子反应活性强、电子密度高,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能量载体。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类似, 氢负离子电池也通过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实现充放电,只不过"搬运工"从锂离子变成了氢负离子。 "然而,由于一直找不到一种能 ...
能源早新闻丨第九批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公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19 06:3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增长37.8%) 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增长59.6%) [3] 储能技术发展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首份储能专题报告《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 宁德时代作为首家深度参与报告编制的中国企业 [2] - 四川成都对2023年以来新建投运储能项目按实际放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运营补贴 根据装机规模提供500-1000万元年度最高补贴 [4]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构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3] 可再生能源建设 - 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2]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为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8] - 国家电网公布2025年第九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包含26个项目(总容量437.47兆瓦)及61个变更项目(总容量355.34兆瓦) [8] 电力市场改革 - 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就《重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除计划电量外所有交易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 [5] - 内蒙古电网迎峰度夏期间最大地区供电达3692万千瓦 同比增长3% 全程未启动有序用电措施 [8] 能源技术突破 - 海南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双原子催化剂 突破传统试错法效率瓶颈 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4] - 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术语》(ISO 5872:2025)正式发布施行 [3]
晚报 | 9月19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18 22:59
明日主题前瞻 1、算力 | 据央广网报道,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 设施新范式"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华为率先把超节点技术引入通用计算领域,发布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 SuperPoD,结合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彻底取代各种应用场景的大型机和小型机以及Exadata数据库一体机。 点评:分析认为,超节点技术(SuperPod)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创新方向,通过系统级架构重构,突破传统集群的性能与效率瓶颈。超节点技术通过系 统级Scale Up架构、高速互联革新和软硬协同优化,成为AI算力突破的新引擎。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更高能效、更低延迟支撑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与推理,推动 AI从千卡迈向万卡时代。未来,随着光互连、液冷等技术成熟,超节点将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加速行业智能化落地。 2、氢能 |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发布最新成果:经过七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此 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的成果,是一 ...
全球首块!我国研发出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中国化工报· 2025-09-18 18:41
研究团队基于上述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利用经典的储氢材料氢化铝钠作正极,贫氢的二氢化铈作 负极,组装出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电池家族"又添新成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 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 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然而,由于缺乏能同时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优良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电极 材料良好兼容性的电解质材料,迄今为止,氢负离子电池尚处于原理概念阶段。 2018年,该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并于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研制出室温 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在此基础上,团队以低电子传导且高稳定性的氢化钡)薄层包覆稳定性较差的三氢 化铈,形成了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兼具优异的热稳 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种形式存 在。其中,氢负离子电子密度高,易极化、反应性强,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氢负离 子 ...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1:53
"电池家族"喜添新丁。《自然》杂志17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块氢负离 子原型电池。这标志着氢负离子电池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来源:科技日报 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充放电循环20次后仍保持402毫安时/克的 容量。团队进一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升到1.9伏,还成功点亮了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 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表示,氢负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 路径,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创新设计,采用"核壳结构"策略,用氢化钡包裹三氢化铈,研制出兼具高 氢负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高稳定性的氢负离子电解质。基于该材料,团队成功组装出氢负离子 原型电池。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解放日报】中国科学家研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现“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跨越
解放日报· 2025-09-18 10:56
基于上述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团队组装出了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 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且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2毫安时/克的容量。团队进一 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升到1.9伏,成功点亮了黄色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 电的可行性。这标志着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未来,团队将聚焦氢负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优化,拓展应用场景,为我国绿色能源发 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种形式存 在。其中,氢负离子电子密度最高,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类似,氢负离子电池利用离子的移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不同的是, 这类电池内部的"搬运工"不再是锂离子,而是氢负离子。然而,由于缺乏能同时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低 电子电导率、优良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电极材料良好兼容性的电解质材料,迄今为止,氢 负离子电池尚处于原理概念阶段。 2018年该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并于2023年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