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液化设备

搜索文档
2025-2030年中国氢能装备行业市场运行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7 21:45
氢能装备行业核心观点 - 报告对氢能装备行业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进行全面分析,并基于历史轨迹预测未来前景 [1] - 氢能装备行业覆盖制氢设备、储运设备、加注设备及液化设备等细分领域,应用场景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工业用氢、氢能发电等 [7][8] - 全球及中国市场均呈现技术加速迭代、企业竞争加剧的趋势,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4][5][6]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氢能装备行业界定为涵盖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及液化全流程的设备制造领域 [4]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细分产品包括电解槽、高压储氢瓶、液氢槽车等 [4] - 行业标准体系涵盖国家/地方/团体/企业多层级,现行标准涉及安全、能效及技术规范等 [4] 全球市场发展现状 - 2023年全球氢能装备市场规模达XX亿美元(具体数据需补充),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XX% [5] - 欧洲、北美及亚洲为三大重点区域,挪威Hexagon Purus、美国Quantum等企业占据技术领先地位 [8][9] - 技术发展聚焦电解槽效率提升、液氢储运成本降低及加氢站设备集成化 [5] 中国市场现状与痛点 - 2023年中国氢能装备企业数量超XX家,隆基氢能、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6][9] - 关键痛点包括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高、加氢站建设成本超XX万元/座、储氢材料性能待突破 [7][9] - 招投标数据显示,2023年制氢设备采购占比达XX%,反映下游需求集中度 [6] 产业链与细分市场 - 产业链上游为钛毡、质子交换膜等原材料,中游为设备制造,下游覆盖交通、能源等领域 [7] - 制氢设备市场中碱性电解槽占比XX%, PEM电解槽增速达XX%/年 [7] - 储运设备以35MPa高压气态储氢为主,液氢储运技术处于示范阶段 [7] 竞争格局与企业案例 - 行业集中度CR5达XX%,隆基氢能电解槽产能规划超XXGW/年 [9] - 中集安瑞科完成XX起并购,布局液氢储运装备 [9] - 兰石重装通过XX技术攻关实现高压储氢瓶国产化率提升至XX% [9] 技术发展与政策环境 - 中国专利年申请量超XX件,热门技术包括复合储氢材料、高效电解催化剂等 [6] - 国家层面出台XX项政策,明确2025年绿氢装备自主化率目标达XX% [13] - "十四五"规划将氢能列为前沿技术,31省市中XX省提出加氢站建设补贴XX万元/站 [13] 应用场景与需求前景 - 燃料电池汽车领域需求占比XX%,2025年车载储氢系统市场规模预计XX亿元 [8] - 工业用氢领域推动大型化制氢设备需求,单台电解槽功率向XXMW级发展 [8] - 氢能发电示范项目带动涡轮机、燃烧器等专用设备创新 [8] 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 - 未来5年技术突破方向包括XX技术(效率提升XX%)、XX材料(成本降低XX%) [10] - 投资机会集中于液氢装备、IV型储氢瓶及分布式制氢系统 [11] - 企业战略建议关注技术合作(如隆基与XX机构联合研发)、垂直整合(阳光电源布局光伏制氢) [9][11]
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首创柔性氢液化设备,「科安创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5-08 17:4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科安创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熔拓资本领投,东方嘉富、中方财团跟投,资金将用于氢液化系统超低温核心部件研发、样机制造和人员扩张 [2] - 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全球首创柔性氢液化技术概念并实现实验室和工业化规模样机测试验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创始人兼CEO姜伟拥有20余年能源与工程设计经验,曾参与"西气东输"、中俄原油管线等大型工程,核心团队由浙大、上海交大等技术专家组成,深耕超低温技术超20年 [2] 技术突破与产品 - 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技术涵盖柔性氢液化系统、液氢应用系统和超低温应用系统,服务于氢能、空天经济和超导三大领域 [3] - 已推出全球首套针对分布式及全离网式应用场景的柔性氢液化设备,单个模组液氢产能0.1-1吨/天,500千克/天设备已投产 [6][7] - 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突破国际巨头垄断,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 [7] - 柔性氢液化设备具备模块化设计和灵活调节特点,可适应波动电源,解决氢气离网制、储、运成本高问题 [11] 市场应用与业务布局 - 主要布局三大业务板块:柔性氢液化设备(最大预期收入来源)、液氢应用系统、超低温应用系统 [8] - 氢能和空天经济是当前最大收入支柱,为科研院所、液氢发动机研发单位提供设备,并助力某型号火箭使用全国产液氢燃料升空 [9] - 推进液氢示范项目合作、液氢无人机储氢及加注系统开发验证,同时研发超导领域低温系统 [9] - 以技术参股形式与央企和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提供大型集中式超低温液化设备技术方案 [8] 行业前景与战略 - 中国西北地区未来氢能年产能将超6000万吨,与东南沿海消纳区存在大量储运输配需求,低温液氢被视为大规模长距离运氢最高效方式 [5] - 柔性氢液化设备可解决规模化离网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生产和长距离运输,实现绿色氢能规模化低成本应用 [9] - 公司累计完成近亿元融资,正接洽国资基金和氢能产业投资方以匹配扩产诉求 [10] - 目标是通过降低氢能全产业链成本推动规模化发展,并借助液氢高能量密度助力低空飞行器实现长续航大载重突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