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进口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崔东树: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 同比下降32%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7:33
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 2025年1-9月汽车进口量为36万辆,同比下降32%,呈现快速下滑态势 [1][6][7] - 2025年9月单月进口汽车4.1万台,同比下滑26%,环比8月下降10% [1][7] - 中国汽车进口量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2024年全年进口量仅为70万辆,同比下降12% [1][6][7] - 2025年初进口下滑幅度惊人,7月创出年内新高后,8-9月进口量持续回落 [10] 进口车市场格局与国别特征 - 2025年1-9月,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进口量达143,681辆,德国以79,427辆位居第二 [2][20] - 2025年1-9月,美国对华汽车出口量急剧下降至41,736辆,同比下降52%,9月单月进口仅1,462辆,环比降50%,同比降85% [2][20][23] - 2025年9月单月进口量前五的国家为:日本(18,265辆)、德国(10,549辆)、斯洛伐克(3,832辆)、英国(3,790辆)、瑞典(1,636辆) [1][22] - 2025年1-9月进口量同比增量前五的国家是:芬兰(增660辆)、西班牙(增295辆)、印度(增178辆) [2][22] 进口车产品结构分析 - 乘用车是进口汽车的绝对主力,2025年1-9月占比达98% [11][12] - 2025年1-9月进口乘用车中,轿车占比46%,四驱SUV占比30% [12][13] - 按排量划分,2升以下汽油车型是进口乘用车的主力,2025年1-9月占整个汽油车进口量的58%,占比较去年增加5个百分点 [17][18] - 2025年1-9月,大排量车型(排量>4L)进口量同比下降78%,但2.5升-3升排量区间车型占比提升至31% [17][18][19] 新能源汽车进口表现 - 2025年1-9月进口新能源乘用车表现较弱,其中纯电动车型进口量同比下降81%,插电混动车型同比下降57% [14][24] - 进口新能源车占比从2024年的3%下降到2025年1-9月的2%,燃油乘用车仍是绝对主力 [16]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进口总量为6,601辆,同比下降72% [24] - 德国是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来源国,2025年1-9月进口2,652辆,但同比仍下降65% [24] 豪华与超豪华进口车市场 - 2025年9月超豪华车市场有所改善,劳斯莱斯和法拉利等品牌表现较好,上海地区需求明显回升 [3][32] - 2025年1-9月,超豪华品牌中,玛莎拉蒂累计进口1,023辆,劳斯莱斯表现坚挺 [29] - 进口车市场主要依靠豪华车需求支撑,2025年雷克萨斯进口零售表现相对不错 [30] - 2025年1-9月,上海是超豪华车销量最高的城市,达752辆,同比增长22% [32] 区域市场特征 - 进口豪华车需求总体偏弱,传统富裕地区如苏州、杭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市场压力较大 [32][34] - 2025年9月,上海、成都、杭州是豪华车销量前三的城市,销量分别为15,172辆、12,642辆和12,221辆 [34] - 2025年1-9月,上海地区豪华车累计销量为110,030辆,但同比仍下降16% [34] - 部分城市表现强劲,如2025年9月青岛豪华车销量同比大增90% [34]
崔东树:1-8月进口汽车32万辆 同比下降33%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8:27
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 2025年1-8月汽车进口量为32万辆,同比下降33%,8月单月进口4.6万辆,同比下滑40%,环比下降8% [1][6] - 中国汽车进口规模自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2023年全年进口80万辆(同比下降10%),2024年降至70万辆(同比下降12%) [1][5] - 进口车市场已呈现连续多年负增长,若熨平波动则表现为连续7年下滑 [6] 进口车来源国分析 - 2025年1-8月进口量前五来源国为日本(125,416辆)、德国(68,878辆)、美国(40,274辆)、斯洛伐克(39,433辆)和英国(26,128辆) [2][20] - 美国进口车量大幅萎缩,1-8月同比下降48%,8月单月仅2,902辆,环比降67%,同比降65% [2][23] - 部分欧洲国家进口表现相对较好,2025年1-8月英国进口量同比增量达321辆,印度增量93辆 [1][22] 进口车型结构特征 - 乘用车占据进口绝对主导地位,2025年1-8月占比达98%,其中轿车占比46%,四驱SUV占比31% [11][12][13] - 新能源乘用车进口大幅下滑,2025年1-8月纯电动车型同比下降81%,插电混动车型下降62% [14] - 传统燃油车仍是进口主力,2025年1-8月汽油车占比83%,混合动力车占比14% [16][18] 排量结构与市场需求 - 进口乘用车排量集中于2升以下车型,2025年1-8月该排量区间占比达57%,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 [17][18] - 2.5-3升大排量车型表现出较强抗跌性,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与国内主流车型形成差异化竞争 [19] 豪华车市场表现 - 超豪华品牌进口普遍下滑,2025年1-8月劳斯莱斯同比下降14%,法拉利下降15%,但玛莎拉蒂表现相对稳健(-3%) [27][29] - 主流豪华品牌中,雷克萨斯2025年1-8月零售表现较好,保时捷、路虎销量相对稳定 [30] - 区域市场呈现分化,上海超豪华车进口环比上升,而深圳、北京等传统富裕地区需求疲软 [32][34] 市场影响因素 - 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显著改变市场需求结构,国产车竞争力提升导致进口燃油车需求萎缩 [2] - 国际关系复杂化及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口车规模产生波动影响,特别是美国进口车受冲击明显 [2][7][10]
崔东树:1-7月进口汽车27万辆同比下降3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0:00
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 2025年1-7月汽车进口量27万辆 同比下降32% 为近期罕见的大幅下滑 其中7月进口5万辆 同比下降29% 环比增长16% [1][5][6] - 汽车进口规模自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 2016-2017年增速短暂企稳改善 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 2023年全年进口80万辆同比下降10% 2024年进口70万辆同比下降12% [1][5] -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降幅达32% 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若熨平波动则呈现连续7年负增长态势 [1][5][6] 进口车月度走势与结构特征 - 2024年上半年呈现正常季节走势 6-8月进口恢复较好 但9-11月因加关税预期落空而剧烈下滑 2025年年初进口下滑幅度惊人 2月后有所企稳 7月创今年新高 [10] - 乘用车占进口绝对主力地位达98% 2025年1-7月进口轿车占比45% 四驱SUV占比31% 新能源未列名机动车仅占1% 商用车进口表现一般 轻卡进口大幅下滑 牵引车和中卡均不强 [11][12][13] - 传统燃油乘用车进口下滑较大 货车中柴油车占比回升而汽油货车占比下降 与牵引车需求相关 高端汽油皮卡进口表现缓慢 进口纯电动皮卡市场表现较差 [15] 新能源汽车进口表现 - 进口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出现剧烈下滑 2025年1-7月纯电动乘用车进口下降81% 插电混动下降61% 表现较弱 [14] - 2024年进口乘用车新能源占比达3% 2025年1-7月降至2% 纯电动较去年小幅下降 燃油乘用车仍占绝对主力 货车中汽油车比例较高但柴油车提升较好 [16] - 2024年国产车竞争力较强 进口主力国家新能源车进口下滑一半 2025年压力进一步加大 美国进口车很差 欧洲进口新能源还有一定销量 [24] 进口车排量结构与国别特征 - 乘用车进口车型排量集中于2升以下汽油车型 2025年1-7月占比达57% 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2.5-3升大排量车型下降较慢占比提升 因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较小 [17][18][19] - 进口国别以日本、德国、美国、斯洛伐克、英国为核心 2025年1-7月日本进口102,631辆(-13%)德国59,952辆(-45%)美国37,372辆(-46%)斯洛伐克34,968辆(+2%)英国22,589辆(-21%) [20][23] - 2025年7月进口前五国家:日本19,238辆(+8%)德国9,932辆(-56%)美国8,914辆(-26%)斯洛伐克4,720辆(-31%)英国3,766辆(-17%) 同期增量前五:日本+1,394辆、芬兰+109辆、荷兰+48辆、西班牙+35辆、马来西亚+28辆 [1][22] 进口车市场销量与品牌格局 - 进口车销量持续走弱 2025年1-7月零售32万辆下滑31% 7月零售4.5万辆降35% 未来压力仍大 2021年销量94万辆(同比-6%)2022年84万辆(-10%)2023年91万辆(+8%)2024年80万辆(-12%) [26][27] - 超豪华车市场2023年以来出现较大下滑 2024年加速下滑 2025年1-7月下滑有所改善 宾利和劳斯莱斯表现较坚挺 法拉利走势很强 玛莎拉蒂总体低迷 [29] - 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需求支撑 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 2025年雷克萨斯零售表现不错 保时捷、路虎表现较强 合资品牌进口车快速萎缩 丰田、大众、斯巴鲁等品牌萎缩剧烈 [30][31] 区域市场特征 - 进口超豪华车市场总体偏弱 2025年上半年天津超越上海保持第一 7月因股市暴增上海环比上升较大 上海、深圳、北京、成都等传统富裕地区压力较大 [32][33] - 豪华车区域市场需求偏弱 上海、深圳、北京、重庆等传统富裕地区压力较大 2025年苏州和上海表现一般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