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汽车

搜索文档
崔东树:1-7月进口汽车27万辆同比下降3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0:00
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 2025年1-7月汽车进口量27万辆 同比下降32% 为近期罕见的大幅下滑 其中7月进口5万辆 同比下降29% 环比增长16% [1][5][6] - 汽车进口规模自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 2016-2017年增速短暂企稳改善 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 2023年全年进口80万辆同比下降10% 2024年进口70万辆同比下降12% [1][5] -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降幅达32% 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若熨平波动则呈现连续7年负增长态势 [1][5][6] 进口车月度走势与结构特征 - 2024年上半年呈现正常季节走势 6-8月进口恢复较好 但9-11月因加关税预期落空而剧烈下滑 2025年年初进口下滑幅度惊人 2月后有所企稳 7月创今年新高 [10] - 乘用车占进口绝对主力地位达98% 2025年1-7月进口轿车占比45% 四驱SUV占比31% 新能源未列名机动车仅占1% 商用车进口表现一般 轻卡进口大幅下滑 牵引车和中卡均不强 [11][12][13] - 传统燃油乘用车进口下滑较大 货车中柴油车占比回升而汽油货车占比下降 与牵引车需求相关 高端汽油皮卡进口表现缓慢 进口纯电动皮卡市场表现较差 [15] 新能源汽车进口表现 - 进口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出现剧烈下滑 2025年1-7月纯电动乘用车进口下降81% 插电混动下降61% 表现较弱 [14] - 2024年进口乘用车新能源占比达3% 2025年1-7月降至2% 纯电动较去年小幅下降 燃油乘用车仍占绝对主力 货车中汽油车比例较高但柴油车提升较好 [16] - 2024年国产车竞争力较强 进口主力国家新能源车进口下滑一半 2025年压力进一步加大 美国进口车很差 欧洲进口新能源还有一定销量 [24] 进口车排量结构与国别特征 - 乘用车进口车型排量集中于2升以下汽油车型 2025年1-7月占比达57% 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2.5-3升大排量车型下降较慢占比提升 因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较小 [17][18][19] - 进口国别以日本、德国、美国、斯洛伐克、英国为核心 2025年1-7月日本进口102,631辆(-13%)德国59,952辆(-45%)美国37,372辆(-46%)斯洛伐克34,968辆(+2%)英国22,589辆(-21%) [20][23] - 2025年7月进口前五国家:日本19,238辆(+8%)德国9,932辆(-56%)美国8,914辆(-26%)斯洛伐克4,720辆(-31%)英国3,766辆(-17%) 同期增量前五:日本+1,394辆、芬兰+109辆、荷兰+48辆、西班牙+35辆、马来西亚+28辆 [1][22] 进口车市场销量与品牌格局 - 进口车销量持续走弱 2025年1-7月零售32万辆下滑31% 7月零售4.5万辆降35% 未来压力仍大 2021年销量94万辆(同比-6%)2022年84万辆(-10%)2023年91万辆(+8%)2024年80万辆(-12%) [26][27] - 超豪华车市场2023年以来出现较大下滑 2024年加速下滑 2025年1-7月下滑有所改善 宾利和劳斯莱斯表现较坚挺 法拉利走势很强 玛莎拉蒂总体低迷 [29] - 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需求支撑 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 2025年雷克萨斯零售表现不错 保时捷、路虎表现较强 合资品牌进口车快速萎缩 丰田、大众、斯巴鲁等品牌萎缩剧烈 [30][31] 区域市场特征 - 进口超豪华车市场总体偏弱 2025年上半年天津超越上海保持第一 7月因股市暴增上海环比上升较大 上海、深圳、北京、成都等传统富裕地区压力较大 [32][33] - 豪华车区域市场需求偏弱 上海、深圳、北京、重庆等传统富裕地区压力较大 2025年苏州和上海表现一般 [34]
崔东树:1-6月进口汽车22万辆 同比下降32%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6:57
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 2025年1-6月汽车进口22万辆 同比下降32% 为近期罕见的大幅下滑 其中6月进口4.3万辆 同比下降30% 环比下降9% [1][5][6] - 进口规模自2014年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 2018年以来保持下滑趋势 2024年全年进口70万辆 同比下降12% [1][5][6] - 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低于需求水平 预计后续会有所恢复 但当前萎缩压力仍然较大 [5][7][11] 进口车结构特征 - 乘用车占据绝对主力地位 2025年1-6月占比达98% 其中轿车占比45% 四驱SUV占比30% 新能源未列名机动车仅占1% [11][12][13] - 商用车进口表现疲软 轻卡进口大幅下滑59% 重卡下降36% 牵引车下降50% 仅其他货车增长146% [11] - 排量结构集中于2升以下汽油车型 占比57% 较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 2.5-3升大排量车型下降速度较慢 [17][18] 新能源汽车进口表现 - 新能源乘用车进口剧烈下滑 2025年1-6月纯电动下降80% 插电混动下降62% [14] - 传统燃料进口车市场下滑明显 2025年1-6月新能源车占比降至2% 燃油乘用车仍保持84%的绝对主力地位 [14][16] - 货车中柴油车占比回升至44% 汽油车占比51% 纯电动货车虽然增长308% 但基数较小 [14][16] 进口来源国分析 - 主要进口国别集中度较高 2025年1-6月前五位为:日本83,387辆(-16%)德国50,012辆(-43%)斯洛伐克30,248辆(+10%)美国28,456辆(-50%)英国18,823辆(-22%)[2][20][22] - 6月单月进口前三位:日本13,354辆 美国9,609辆 德国8,338辆 其中英国增长980辆 斯洛伐克增长849辆 [1][21] - 美国进口车受关税战影响显著改善 6月环比增长207% 但1-6月累计仍下降50% [22] 豪华车市场表现 - 超豪华车品牌持续下滑 2025年1-6月玛莎拉蒂下降34% 宾利下降20% 劳斯莱斯下降21% 仅法拉利相对坚挺下降12% [31] - 主力豪华品牌表现分化 2025年雷克萨斯增长8% 但宝马下降63% 奔驰下降23% 保时捷下降25% 奥迪下降37% [32] - 进口车销量持续走弱 2025年1-6月零售28万辆 同比下降30% 6月下降28% 表现弱于国产豪华车市 [28][30] 区域市场特征 - 超豪华车区域集中度高 2025年上半年天津472辆 上海412辆 北京302辆 深圳243辆 其中上海6月环比增长33% [34] - 传统富裕地区市场需求疲软 上海、深圳、北京、成都等超豪华车市场压力较大 [34][35] - 豪华车区域市场普遍下滑 2025年1-6月上海下降30% 北京下降34% 深圳下降19% 广州下降15% [36]
乘联分会崔东树:1—6月中国汽车进口同比下降32%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22:57
进口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进口汽车22万辆 同比下降32% [1] - 2025年6月进口车4.3万台 同比下滑30% 环比5月下降9% [1] - 2024年全年进口70万辆 同比下降12% [1] 历史趋势分析 - 进口车市场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峰值后进入下行通道 [1] - 2016-2017年进口增速出现短期企稳改善 [1] - 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态势延续至今 [1] 行业现状评估 - 进口车市场面临持续萎缩压力 [1] - 2025年上半年出现近期少见的大幅下滑 [1]
37万亿国债要崩?特朗普突然向中国示好,中方回应十分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01 06:44
美国经济与政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萎缩0.5% 美联储拒绝降息导致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矛盾激化 [2] - 美国债务规模达37万亿美元 每年利息支出高达数万亿美元 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2]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预计带来4000亿美元额外财政收入 但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 [2][4] 贸易政策与影响 - 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飙升至9184亿美元 关税政策被其他国家视为"财富掠夺" [2]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设定7月9日为谈判最后期限 可能引发贸易伙伴对等反制 [6] - 美国单边贸易策略导致美日关税磋商会议流产 日本代表团提前离场显示盟友关系紧张 [4] 中美关系动态 - 特朗普计划访华并携数十位美国企业CEO同行 可能寻求中国市场订单 但未放弃遏制中国战略 [8] - 美国通过促成非洲国家和平协议获取矿产资源 试图制衡中国在资源领域优势 [10] - 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中企海康威视停止业务 遭中方强烈反制 [10] 国际经贸格局 - 美国利用关税优惠拉拢日韩加等盟友共同对华施压 形成联合遏制态势 [10] - 中美贸易战显示美国单边主义策略失效 最终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国谈判 [4] - 特朗普政策可能导致传统盟友转向新兴经济体 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 [6]
鲍威尔坚持不降息,特朗普发令要解雇他!自己惹的祸,美债快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26 15:42
美联储政策与通胀压力 - 拜登政府推出7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配合美联储零利率与无限量化宽松,货币供应量(M2)从15万亿美元增至23万亿美元 [3] - 2023年美国通胀率飙升至9.1%创40年新高,美联储激进加息至5.25%-5.5%但通胀预期仍顽固 [3] - 2025年4月密歇根大学1年期通胀预期高达6.7%,远超2%政策目标 [5] - 美联储担忧重演70年代滞胀危机,1979年通胀率13.3%与失业率10%的教训深刻 [5][7]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进口商品平均关税从2.6%提升至19.3%,进口汽车价格上涨18%,电子产品涨价12% [10] - 关税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300美元,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012年最低 [10] - 通用汽车因钢铁关税裁员1.4万人,特斯拉暂停德国工厂建设 [12] - 墨西哥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23%,美国制造业PMI跌至47.3进入萎缩区间 [12] 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 政府债务突破40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1.6万亿美元相当于军费与社保总和 [17] - 2025年到期债务中76%需以4.5%利率再融资,而2021年利率仅1.5% [17]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1.3%中70%来自金融投机,制造业占比降至10.8% [17][19] - 全球央行一季度抛售2150亿美元美债,人民币国际储备占比升至6.8% [19] 美元体系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跌破98,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92%,黄金突破3400美元/盎司 [8] - 沙特对华石油交易50%改用人民币结算,印度与俄罗斯建立本币支付机制 [19] - 若美元信用崩塌,美国国债利率或飙升至7%以上触发全球金融危机 [19]
【地方市场】2025年4月北京汽车市场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6-09 16:08
新车交易情况 - 4月份北京新车交易5.34万辆,环比下降1.23%,同比下降3.05%,环比增幅低于全国9.07个百分点,同比增幅低于全国12.85个百分点 [3] - 1—4月北京累计交易新车18.45万辆,同比下降6.49%,增幅低于全国17.29个百分点 [3] 进口车销售情况 - 4月份北京市进口车交易2491辆,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13.42% [7] - 1-4月北京市进口车累计交易9513辆,同比下降22.5% [7] - 4月北京进口车销量占新车交易总量4.67%,占有率环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10] 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 4月份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交易2.9万辆,环比下降3.57%,同比增长7.45%,占新车总交易量的54.27% [12] - 纯电动汽车销售1.6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58.24% [12] - 1-4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交易9.75万辆,同比增长17.29%,占新车总交易量的52.83% [12] 二手车交易情况 - 4月份北京二手车交易外迁率为35.94%,外迁率环比增长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09个百分点 [17] - 4月份北京市二手车成交过户5.9万辆次,环比下降9.6%,同比下降7.28%,新旧车比为1:1.11 [18] - 1-4月北京市二手车累计成交过户20.66万辆次,同比下降1.63%,新旧车比为1:1.12 [18]
斯泰兰蒂斯(STLA.N):为了应对关税,我们减少了进口汽车在美国的出货量,同时依靠库存运营。4月份公司暂时停止向美国进口欧洲汽车。
快讯· 2025-04-30 14:12
斯泰兰蒂斯应对关税措施 - 公司为应对关税减少进口汽车在美国的出货量并依靠库存运营 [1] - 4月份公司暂时停止向美国进口欧洲汽车 [1]
美媒爆特朗普拟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以减轻冲击,网友:覆水难收,美国已彻底透支其信誉
环球网· 2025-04-29 10:22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计划减轻汽车关税政策冲击,防止进口汽车关税与其他已加征关税叠加,并放宽部分用于美国本土汽车制造的进口零部件关税 [1] - 已支付汽车关税的汽车制造商将不再被加征钢铝等其他关税,且该决定具有追溯效力,车企已缴纳的此类关税有望申请退还 [1] - 特朗普政府将调整原定于5月3日生效的外国汽车零部件25%关税,汽车制造商在一年内获得的退税额最高可达其美国本土生产汽车价值的3.75%,第二年降至2.5%,之后退税政策将全面取消 [2] 行业影响 - 25%的关税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4] - 汽车关税被认为将对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盟、日本、韩国等盟友的经济产生"致命冲击" [4] - 汽车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成本增加数千美元,影响新车销售并导致失业 [5] 国际反应 -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的"直接攻击",将研究包括报复性关税在内的应对措施 [4] - 众多外国政府迅速对汽车关税作出强硬反应,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多国报复性措施,甚至升级为一场更广泛的全球贸易战 [5] - 美国许多商业团体对这些关税进行了抨击,称这些关税即使对美国汽车业也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