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治水智慧
icon
搜索文档
分水有术 迅流无滞(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戴村坝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及大运河世界遗产点,历史上发挥防洪、航运等作用,其设计和工艺精巧,如今虽不再引汶济运,但在文旅融合、水情教育等方面有新功能,山东将继续保护和弘扬大运河文化 [4][9][11] 分组1:戴村坝基本信息 -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大汶河上,历经600多年风雨,2025年3月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也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点之一 [4] - 历史上戴村坝拦河蓄水,引大汶河水助力大运河漕运,发挥防洪、航运等积极作用 [4] 分组2:大坝打通运河堵点 - 明初大运河山东济宁到临清段地势高、河道浅,济宁南旺段“水脊”成通航障碍 [4][5] - 民间水利专家白英提出“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诸泉、修水柜”方案,筑戴村坝、挖小汶河,让水依地势流到“水脊”,实现七分北流、三分南注 [5][6] - 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加固戴村坝,新中国成立后也多次维修,至今仍发挥引水灌溉、防洪拦沙、城市景观等功能 [6] 分组3:砂石地上筑牢坝基 - 戴村坝布局上主石坝、窦公堤和泄洪坝功能互补,实现拦、蓄、泄、引有机结合,可减缓水流、泄洪保堤 [7] - 戴村坝坝基用柏木桩组成,底部包裹锥形铁角,表层炭化,木桩间用黏土填充,上层铺巨石并用铁扣、铁闩包裹,稳固支撑石坝 [7] - 主石坝全长437.5米,分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3段,“身高”不同,可分级漫水自动调节水量,保障坝体和下游安全 [8] - 古人开挖人工湖泊形成“水柜”,调峰补枯,在枯水期为大运河补水 [8] 分组4:古坝实现新功能 - 2022年起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戴村坝不再引汶济运,周边成群众亲水好去处,“乡游”火热 [9] - 东平县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河湖岸线水域治理,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9] - 泰安市和东平县推动水利与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蓬勃发展,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 [9] - 戴村坝是开展水情教育、保护传承水文化的阵地,戴村坝博物馆生动讲述治水历史,其水情教育基地已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10][11] - 山东将立足地方特色,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大运河文化,打造幸福之河、文化之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