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归人才
icon
搜索文档
出海,一定要用好“海归”人才
创业家· 2025-05-06 17:54
人才流动与创业支持 - 国家间关系变化促使优秀海外人才回流 对行业是积极信号 [1] - 消费品 服务 软件类企业需理解欧美消费者需求 海外归国人才具备关键优势 [1] - 相比外派培养 吸引归国人才的成本效益更高 [1] 创业加速服务 -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提供8场线下大课 可选3场参与 含3天课程 私董会及小饭桌活动 [1] - 会员权益包括全年接触300位企业主资源 接入黑马校友社群网络 [1] - 当前促销价4980元/人 月底将恢复原价 [1]
董明珠“海归间谍论”惹争议,格力美的等曾发生多起海归间谍案
搜狐财经· 2025-05-03 00:35
董明珠"海归间谍论"事件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发表"绝不用海归派,因有间谍"的争议言论,引发舆论风暴[1] - 言论被指违反《劳动法》平等就业条款,多家官媒批评其"制造群体对立"与"背离国家人才战略"[10][12] - 事件舆情声量达303万次互动,影响力值突破8亿,成为涉及国家安全与人才政策的公共议题[12] 格力技术安全与泄密案例 - 2023年格力两名海归工程师分别泄露直流变频压缩机与热传导技术,导致东南亚12亿美元订单与欧洲2.3亿元政府采购订单损失[3] - 公司1.3万研发团队中海归占比不足1%,显著低于美的(15%)与海尔(12%),反映其本土化人才战略[3] - 格力累计申请专利121,431项(发明专利65,584项),连续八年位列中国家电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4] 格力军工合作与国家安全 - 2015年起与中航科工集团开展军民融合合作,磁悬浮压缩机技术拓展至军工领域[5] - 光储直柔系统与钛酸锂电池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基站等涉及国家能源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场景[5] - 公司拥有16个研究院、152个研究所及1411个实验室,包括1个院士工作站和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4] 海归群体与国家安全数据 - 2013-2023年间谍案例中海归占比6.67%,但多涉及高新技术领域,破坏性较强[5][6] - 国家安全部披露多起海归涉案案例,包括高校教师窃密、军工专家泄密及中央部门潜伏案件[6] - 中国累计留学人员达656万,79.3%为硕士以上学历,在AI、新能源等领域贡献显著[6] 公务员招考政策变化 - 北京取消留学生定向选调,上海限招软科前50高校,广东删除60所海外院校选调资格[7] - 财政部2025年录用名单显示12.5%新人为海归硕士,反映"分类管理"政策导向[9] - 涉密岗位明确禁止6个月以上非公派境外经历人员报考,包括国安、公安部等关键部门[9] 舆论争议与市场反应 - 胡锡进连续发文指责董明珠"身份歧视",但被质疑与留学中介存在利益关联[14] - 格力股价在事件后微涨0.8%,一季报发布时累计涨幅达1.25%,显示市场影响有限[16] - 《新京报》等媒体列举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海归科学家案例,反驳"技术封闭论"[10]
对待“海归”人才,绝不能一言以“毙”之
第一财经· 2025-04-23 11:15
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 - 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董事长 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 [3] - 在董明珠带领下 格力电器创造了很多骄人成绩和故事 [3] - 71岁的董明珠志气满满 敢于挑战难以实现的目标 有望创造更多奇迹 [3] 董明珠人才选拔观点 - 在股东大会表示格力重视人才培养 不以年龄资历衡量 关键在于思想年轻化 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 [3] - 明确表示"绝不用海归派" [3] - 该言论引起舆论哗然 被质疑是自大或自我封闭 [3] 留学人才历史贡献 - 从19世纪末至今 我国长期官方派出留学生和自费留学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助力国内建设发展 [3] - 诞生了詹天佑 茅以升等杰出人物 为各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 - 1978年邓小平指示"要成千成万地派"留学生 近50年来留学人员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4] 当前留学人才政策 - 截至2024年我国在国外留学生人数约70.35万人 包括公派自费及访问学者等 [4] - 2023年1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文件 提出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就业等十方面措施 [4] - 文件明确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