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城市群

搜索文档
这些沿海大市,要开始“抱团”发展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0:1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规模达10.54万亿元,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0.5个百分点 [1] - 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海湾有150多个,多地正探索发展海湾经济 [1] 海洋城市群发展模式 - 全球约60%经济总量集中于港口海湾及其毗邻区域,75%大城市和70%工业资本分布在海岸带100公里范围内 [2] - 大湾区海洋城市群通过香港、深圳、广州"黄金三角"协同发展,形成多中心格局,三地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实现"1小时产业闭环",响应速度较单核城市提升50% [7] - 大湾区海洋城市群目标包括2030年集装箱吞吐量1亿标箱、R&D占比超5%(2025)、氨燃料船舶占比15%(2035)、航运融资规模5000亿元(2030) [9] 区域协同与分工 - 香港定位国际航运中心,深圳定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广州定位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三地产业重点分别为高端航运服务、海洋高端装备和船舶制造 [17] - 珠海、东莞、惠州为二级节点,中山、江门、肇庆为三级节点,澳门、汕尾、阳江为四级节点,形成多层次协同网络 [21] - 深中通道将深圳与中山通勤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深珠高铁规划中 [23]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上海拥有12家科研院所、13所涉海院校、20余家市级创新平台,支撑其"海洋经济第一城"地位 [23] - 深圳筹建海洋大学,办学规模约8000人,南方科技大学增设相关专业 [23] - 深圳探索与香港深度融合的海洋法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支持建设国际海事仲裁中心 [24] 其他区域发展动态 - 山东以青岛为中心构建海洋城市群,青岛聚焦海洋前沿技术研发,烟台承接海工装备制造,威海发展"海上粮仓" [9] - 浙江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甬舟铁路加速建设中 [9][10] - 2024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天津5659.5亿元,青岛5513.2亿元,深圳5409亿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