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热浪
icon
搜索文档
创纪录的海洋热浪导致西澳大利亚珊瑚严重白化
新华社· 2025-08-13 08:42
新华社悉尼8月12日电(记者梁有昶)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1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2024年至2025年间 的海洋热浪是西澳大利亚州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导致该州出现有记 录以来最大范围的珊瑚白化事件。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克莱尔·斯皮尔曼说,极端海洋温度频率的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2024年全球海洋表 面温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就澳大利亚水域而言,2024年至2025年的夏季海表温度是自1900年有 官方记录以来最高。西澳州西北海域在2024年也经历了一个暖冬,深海持续暖化,这增加了夏季海洋热 浪形成的可能性。 白化是珊瑚受环境压力影响,失去体内共生的藻类或藻类失去色素而导致颜色消失的一种生态现象。珊 瑚白化后未必会死亡,如果导致白化的压力减少,珊瑚有望恢复颜色。但如果白化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恢 复,珊瑚很可能死亡。 责编:李磊、王瑞景 工作组发布的初步报告显示,受此次海洋热浪影响,跨度达1500公里的各个珊瑚礁系统中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珊瑚白化与死亡现象,严重时,白化与死亡珊瑚的占比超过90%。此次事件强度空前,连以往未受 白化影响的珊瑚礁也未能幸免。 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詹姆斯 ...
全球极端海洋热浪驱动机制揭示
科技日报· 2025-07-28 09:01
全球极端海洋热浪驱动机制研究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数据的混合层热收支诊断框架 [1] - 研究系统揭示了2023年全球极端海洋热浪的形成机制 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1] - 2023年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 全球海表温度和海洋热含量均创历史新高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采用ECCO2(海洋环流与气候评估二期计划)高分辨率日尺度海洋深层数据开展混合层热收支分析 [1] - 定量刻画2023年海洋热浪在强度 持续时间和空间覆盖上的空前特征 [1] 关键海区驱动机制发现 - 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热浪主因是短波通量增强和混合层变浅 [1] - 西南太平洋热浪由云量减少和平流增加驱动 [1] - 热带东太平洋热浪主要受海洋平流增加影响 [1] 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 该研究为理解和预测未来极端海洋事件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1] - 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对揭示复杂气候现象内在机制至关重要 [2] - 构建物理机制预报系统和强化海洋实时监测对应对气候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2]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26 07:26
全球海洋热浪研究 - 2023年全球海洋热浪在持续时间、覆盖范围和强度方面均创下新纪录 全年累积活动强度达536亿℃ days km² 较1982年常态偏离三个标准差以上 [3][5] - 北大西洋热浪为276年一遇事件 西南太平洋热浪为141年一遇事件 研究首次量化四大海域驱动机制差异 [5] - 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热浪主因短波辐射增强与混合层变浅 西南太平洋受云量减少和平流增强主导 热带东太平洋由海洋平流作用支配 [5] - 研究构建全球首个高分辨率海洋混合层热收支诊断框架 为预测极端气候事件提供科学基础 [7]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科研成果 - 该校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 揭示2023年极端海洋热浪分布特征与物理驱动机制 为论文第一单位 [2][3] - 孙学良院士团队在Nature发表全固态电池研究 开发新型卤化物材料Li₁.₃Fe₁.₂Cl₄ 解决一体化阴极难题 [9][10]
中外科技工作者合作揭示全球极端海洋热浪驱动机制
新华社· 2025-07-25 20:38
海洋热浪研究 - 2023年海洋热浪在覆盖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均创历史新高 可能对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海洋碳汇能力、渔业资源分布及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1] - 研究团队基于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数据构建混合层热收支诊断框架 结合卫星观测定量刻画2023年全球海洋热浪在强度、持续时间和空间覆盖上的特征 [1] - 2023年多区域海洋热浪事件同期发生 反映出气候系统正经历显著且复杂的变化过程 [1] 区域海洋热浪驱动机制 - 北大西洋异常减弱的副热带高压导致云量减少、混合层变浅 增强的短波辐射和纬向平流为海洋热浪持续发展提供能量支撑 [2] - 西南太平洋地区大气反气旋导致东风增强、西风减弱 增强海洋热能的经向输送 云量减少使更多太阳辐射进入海洋加剧海表变暖 [2] - 北太平洋短波辐射增强与潜热损失减少共同作用 叠加变浅的混合层导致海面迅速变暖 [2] - 热带东太平洋厄尔尼诺驱动的经向、纬向平流及上升流变化共同加剧该区域海洋增暖 [2] 研究建议与成果 - 研究团队提出构建基于物理机制的预报系统 强化海洋多要素实时监测 深入开展极端气候事件预警研究以应对未来气候风险 [2] - 研究成果以"2023年破纪录海洋热浪"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2]
新研究警示海洋热浪严重威胁海洋生态
新华社· 2025-07-21 15:39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 2014至2016年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经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洋热浪,海水温度高出历史平均水平2至6摄氏度[1] - 海洋热浪导致北美西海岸数千公里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生态干扰,240种不同物种出现在传统地理分布范围以外的区域[1] - 部分物种如北露脊海豚的分布范围比以往更靠北,甚至出现在典型栖息地以北1000多公里的位置[1] 海洋热浪的生态级联效应 - 海藻和海草大面积减少,海星、海鸟等物种死亡规模空前,海洋哺乳动物出现异常死亡事件[1] - 小型鱼类数量减少和营养质量下降导致高阶捕食者陷入生存困境[1] - 渔业因海洋热浪蒙受严重经济损失[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气候变化导致海洋热浪愈发频繁和强烈,预示未来海洋的可能样貌[2] - 人类亟需采取基于生态系统的主动型海洋保护策略,同时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