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经济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汇聚全球力量!2025全球滨海论坛落地盐城,发布四大类成果与《盐城共识》
扬子晚报网· 2025-09-30 20:55
论坛核心成果与共识 - 2025全球滨海论坛于9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盐城成功举办,主题为“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1] - 论坛形成四大类重要成果,包括《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和《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等 [3] - 论坛达成《盐城共识》,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3][5] 滨海生态系统保护 - 倡议国际社会携手共建韧性、健康的滨海生态系统,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退化的挑战 [6] - 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建立滨海湿地与候鸟迁飞通道协同保护机制 [6] - 鼓励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前沿理论研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6] 滨海区域绿色发展与经济创新 -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滨海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 [6] - 提出健全滨海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工具 [6] - 以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滨海新质生产力,发展“海洋+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 [7] 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 - 倡议构建开放合作的伙伴关系,拓展全球滨海保护伙伴关系,分享实践经验和优秀案例 [7] - 推动滨海保护数据的共享,打造更多公共知识产品 [7] - 加强与有关国际公约和机制的协同增效,以丰富绿色发展实践 [7]
潮起南粤!广东海洋经济的“新力量三重浪”|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④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23:34
核心观点 - 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正通过人才 金融和平台三大新力量推动海洋经济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 智能化和集群化转型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向海问智 向海赋能 向海聚力"的现代产业升级 [16][17][18] 人才驱动产业升级 - 新一代科技型渔民通过智能装备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养殖效率 如湛江"海威2号"养殖平台配备智能投饵系统和抗15级台风不锈钢结构 [22][23][25] - 返乡创业者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 如"蚝二代"陈洪彬投入数百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加工中心和液氮生产线 2024年投产至今营收超1500万元 [27][28][30] - 直播电商激活海鲜销售新渠道 主播朱香玲在开渔后日均通过平台销售300-500斤海鲜 推动海鲜从产地直发全国消费者 [32][33][34] - 科研力量支撑产业基础突破 广东省汇聚63个育种团队攻关28个适养品种 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等5种鱼类人工繁育技术 累计培育18个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 [43][44][45] - 人才投入持续增长 2016-2024年涉海研发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10% 2024年专利公开数达1.76万件同比增长9% [50][51][115] 金融创新支持产业扩张 - 保险产品对冲自然风险 湛江企业投保气象指数保险获1000万元理赔 缓解台风导致的近5000万元损失 [57][58][59] - 信贷资源向海洋产业倾斜 截至2024年末沿海地市海上牧场贷款余额325.4亿元 其中海水养殖贷款71.4亿元 支持市场主体1.8万户 [80][81][117] -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024年海上牧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 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 [81][82] - 产业基金推动资本对接 恒健控股公司设立4支海洋牧场相关基金 认缴总规模21.55亿元 其中海洋壹号基金向国联水产子公司投资9500万元 [84][85][86] 平台化促进集群发展 - 行业协会整合零散资源 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带动30多家会员单位孵化品牌 引导20多家企业入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90][91][92] - 创新联盟打通产学研 广州市海洋产业创新联盟聚集30家涉海机构 推动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97][98][99] - 数字交易平台提升产业效率 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服务2400多家客户 累计交易额突破18亿元 [101][102] - 创新载体加速技术转化 深圳建成海洋领域创新载体86个 2024年涉海市场主体达11万家 创造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全市GDP14.7% [104][105][106] - 政府资金持续支持 2018年起广东省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发展 已开工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