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至上

搜索文档
“星巴克员工被顾客骂哭”,别把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当出气筒
新浪财经· 2025-08-27 23:29
服务行业员工权益问题 - 星巴克员工因漏单遭顾客持续辱骂十几分钟引发舆论关注 凸显服务行业基层劳动者面临的情绪压力 [1] - 类似案例包括旅客强行进入飞机服务间刁难乘务组 显示服务行业员工普遍存在隐忍现象 [1] - 市场竞争加剧使服务行业劳动者需消化顾客各种负面情绪 可能导致不平等关系成为社会隐患 [2] 企业管理措施现状 - 部分企业设立"委屈奖"通过制度性补偿缓解员工负面情绪 但需更多配套管理措施维护员工尊严 [2] - 无底线妥协可能破坏商业运营秩序并危及其他消费者利益 如航班非分要求可能影响飞行安全 [2] - 企业需在服务质量与员工权益间平衡 避免将压力完全压在基层劳动者身上影响工作积极性 [2] 行业关系改善方向 - 消费者与从业者应相互理解体谅 通过耐心沟通理性交流替代恶语相向解决服务问题 [3] - 企业应同时尊重消费者和善待员工 为员工正当权益提供支持而非单方面要求忍让 [2][3]
一碗泡面,如何做成国货品牌的「诚信名片」
36氪· 2025-07-03 21:32
产品焕新与市场反应 - 公司旗下首款以面饼克重命名的产品"面饼120克"焕新上市,由"多半"更名而来,开创大分量方便面产品命名先河 [1] - 新品上市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获得消费者大量自发支持,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 [3] - 公司6月初因包装问题引发讨论后迅速回应,6月底即完成承诺落地,展现高效执行力 [5] 品牌可信度与供应链管理 - 产品焕新涉及供应链全链条调整,包括半成品消化、库存清理及新包装生产营销投入,体现公司面对复杂挑战的决策力 [5] - 28年发展历程中保持"快、准、好"准则:快速捕捉消费趋势、精准响应需求痛点、维持品质与体验稳定 [9] - 在河南洪灾中捐赠500万物资并腾出办公区域救助市民,强化品牌社会责任形象 [11]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洞察 - 上世纪90年代率先推出100克面饼解决"吃不饱"痛点,近年升级"汤好喝"系列实现"0添加防腐剂和0反式脂肪酸"双标准 [14] - 针对Z世代推出创新产品如香菜面、折耳根拌面、辣条拌面,满足年轻群体社交分享与个性表达需求 [15] - "面饼120克"系列直接标注克重信息,响应消费者对透明化包装和性价比的理性需求 [17][18] 行业案例与底层逻辑 - 任天堂通过Nintendo Switch扭转Wii U败局,印证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22] - 可口可乐1985年因更改配方遭遇市场抵制,79天后恢复原配方,显示消费者情感连接的价值 [23] - 公司持续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新,形成"听见即行动"的快速响应机制 [26] 研发能力与市场布局 - 1997年至今推出大骨面、大辣娇等百余款产品,覆盖经典口味与创新品类 [7] - 麻辣小龙虾拌面、蟹黄拌面等产品体现研发储备与市场嗅觉的紧密结合 [7][9] - 与卫龙合作推出辣条拌面,展现跨界创新能力与年轻化战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