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便面
icon
搜索文档
康师傅天选好面:航天技术加持,助力神舟二十一!
中国食品网· 2025-11-01 20:45
2025 年 10 月 31 日23时44分,在长征二号 F 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托举下,神舟二十一载人飞船直入苍穹,本次神舟二十一任务由航天驾驶员张陆、航天飞行 工程师武飞、载荷专家张洪章 3 名航天员组成。随着飞船成功升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历史性时刻背后,国内首家进驻酒 泉发射中心的基地面馆 —— 康师傅天选好面馆,以航天专利温控技术为连日奋战的科研人员与现场工作者送去温暖支撑。 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在发射现场,央视频全程开启多维度直播,通过演播室与发射基地的联动,邀请航天专家实时解读发射任务,呈现航天员出征、火箭点火等震撼瞬间,吸引 数千万观众在线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康师傅特别邀请经销商、康师傅粉丝等组成火箭见证团亲临观礼区,记录下火箭尾焰与康师傅红色标识交相辉映的珍 贵画面。 "八字平正可作伙伴 9 ● ★ t prog ★ t # 图:康师傅神舟二十一发射观礼团 航天技术加持 国民品牌显匠心 康师傅能成为首个进驻酒泉发射基地的面馆品牌,航天技术支撑是关键。央视知名媒体人朱广权走进 "天选好面馆",解密 "天选好面" 背后的"硬核科技"。 在面馆生产线展示区,朱 ...
被曝吃出虫卵、蜘蛛,“性价比之王”今麦郎争议缠身
凤凰网财经· 2025-10-31 20:34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近日,今麦郎因消费者投诉方便面中出现 "虫卵 " 而被推上舆论风口。 根据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叉起的方便面中可见一团黑色块状物。公司相关人士回应媒体称 " 正在跟进,目前判断,消 费者可能没有核实清楚,就认为是虫卵,此前也有消费者反馈存在不同问题的情况,但结果都不是虫卵等异物 " 。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一次孤立的产品质量投诉。据媒体报道,今年 2 月,就有消费者反映在今麦郎挂面中煮出虫子,此后,今麦 郎厂家客服和销售挂面的超市最终依据法规,向消费者刘女士赔偿 1000 元。 在小红书、抖音上,均有消费者投诉今麦郎产品中出现虫卵,在投诉平台上,关于今麦郎的投诉词条近 1600 条,大量与食品安全 有关。 01 投诉中频现异物,从虫卵到蜘蛛 根据投诉平台上消费者的描述,今麦郎方便面中混入的异物五花八门。 有消费者提到,在 9 月 5 日购买的今麦郎麻辣板面 ,吃到一半,喉咙突然很痛很干,下意识停止吞咽,用手扣出来异物,为一块 2 厘米的塑料块, " 如果是头发什么的也就算了,这可是要伤人的啊 " ,语气里难掩愤怒。 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在酸辣金汤肥牛面中发现半只蜘蛛,有 ...
康师傅在上海时装周完成碳中和时装秀
人民网· 2025-10-29 09:36
作为民族品牌,康师傅秉承"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季时装秀正是康师傅践行ESG 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康师傅将继续致力于包装材料的轻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创造 绿色、低碳的美好生活贡献可持续力量,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让食品包装"变身"潮流时装,打造"衣食跨界"的碳中和时装秀 本季时装秀是康师傅践行"循环重生"理念的生动体现,所有登台时装均是康师傅旗下产品包装经回收再 造而成。饮料瓶被再生为轻盈透气的功能性面料,PP材料的方便面叉被制成潮流配饰,成为康师傅"变 废为宝"的鲜活例证。 10月11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康师傅")"食·裳——塑说新生 万象循回"ESG主题时装秀亮相2026 春夏上海时装周,这是本季上海时装周首个实现活动"碳中和"的"衣食跨界"合作案例。本季时装秀也是 康师傅首次跨界时尚领域,携手来自国内知名时尚设计院校东华大学的创新设计人才团队及知名服装户 外品牌RICO LEE,聚焦康师傅旗下红烧牛肉面、鲜Q面、冰红茶、茉莉茶四大产品,利用食品废弃包 装制作潮流时装,展示循环美学,共同描绘一幅"从食到裳"的可持续发展画卷。 康师傅提供的废弃包装,经由破碎清洗环 ...
中国必选消费品10月成本报告:包材价格上行,啤酒现货成本指数同比上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8 2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中国海外必选消费品行业,重点公司多数获得“优于大市”评级,仅百威亚太为“中性”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监测的六类消费品成本指数多数呈现上涨态势,包材价格上行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啤酒现货成本指数同比上涨3.22% [3][9] - 啤酒成本压力主要来自包材,玻璃现货价格环比上涨6.95%,铝材现货价格同比上涨16.71% [4][10] - 速冻食品成本受蔬菜价格影响显著,蔬菜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1.42%,主因北方极端天气导致减产超三成 [6][27] - 软饮料成本受纸浆价格推动,纸浆现货价格环比上涨5.07%,瓦楞纸价格创2024年以来新高 [6][31] 细分行业成本指数变动总结 啤酒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16.32,较上月提升2.96%;期货指数为115.68,较上月下降3.31% [11][12]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0.86%,但较去年同期仍提升3.22% [11][14] - 主要原材料玻璃现货价格环比上涨6.95%,铝材现货价格同比上涨16.71% [4][13] 调味品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00.51,较上月微降0.25%;期货指数为101.30,较上月下降1.48% [11][12] - 年初至今现货和期货指数分别累计下降2.66%和7.47% [11][17] - 大豆现货价格受新豆集中上市影响环比下降4.33%,白糖价格同比下跌13.35% [4][17] 乳制品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01.25,较上月提升0.48%;期货指数为91.04,较上月微升0.06% [11][12] - 生鲜乳价格维持在3.04元/公斤,玉米现货价格同比上涨2.93% [5][20]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2.89%,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11][20] 方便面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03.62,较上月提升0.76%;期货指数为102.53,较上月微升0.05% [11][12] - 主要原料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下降3.51%,但小麦现货价格环比上涨1.68% [5][23] - 较去年同期,期货成本指数下降8.56%,显示中长期成本下行趋势 [12][24] 速冻食品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20.39,较上月提升1.52%,涨幅居前;期货指数为119.44,较上月提升1.30% [11][12] - 蔬菜价格环比大涨11.42%,猪肉10月均价同比下跌超29.5% [6][27]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基本持平,仅微降0.17% [11][27] 软饮料行业 - 成本现货指数为109.39,较上月提升1.20%;期货指数为109.26,较上月提升0.72% [11][12] - 纸浆现货价格同比上涨11.96%,但塑料现货价格同比下降9.43% [6][31] - 年初至今期货成本指数累计下降9.54%,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12][31]
3年销量暴跌41亿,半年亏11亿元,全民食品为何惨遭消费者抛弃?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5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90年代初统一将台湾市场的鲜虾面成功经验直接复制到大陆,但清淡口味不符合大陆流动人口超1亿的农民工群体重盐重油饮食习惯[4] - 康师傅通过上万人问卷调研发现牛肉面最受欢迎,并推出桶装面解决农民工没碗吃的痛点,定价1.98元实现高性价比[6][8] - 1998年康师傅营收超过统一10亿元,弯道超车的关键在于本土化适配而非盲目跟风台湾经验[8] 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 - 2008年统一推出老坛酸菜牛肉面开辟新赛道,四年内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打破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垄断[10] - 康师傅采取直接模仿策略推出高度相似产品,并通过王宝强、徐峥代言广告语"加量酸菜多"讽刺统一分量少[10][12] - 竞争升级为价格战与赠品战,统一推出40%中奖率送火腿肠活动,康师傅直接宣布每桶都送火腿肠[12][13] - 两家企业共计消耗40亿根火腿肠导致利润下跌三分之一,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耗[15] 行业危机与市场冲击 - 老坛酸菜土坑腌制丑闻曝光导致消费者信任崩塌,连带整个方便面行业好感度直线下降[17] - 农民工总量增速从2011年开始回落,泡面主力消费群体萎缩导致行业增长乏力[19] - 高铁时代缩短乘车时间并提供餐食,方便面失去绿皮火车时代的出行神器地位[19] - 中国方便面消费量从2020年472.3亿份暴跌至2023年431.2亿份,近两年销量严重下滑[20] - 外卖行业快速崛起,2016年国内外卖消费从2015年382亿元暴涨至1700亿元,三年翻三倍多[22] - 康师傅在八月份披露中表明半年销售额下跌11亿元,其他产品同样不景气[22] 核心发展瓶颈 - 企业长期聚焦模仿对手和价格战,未能及时跟进健康化转型和消费场景创新[15][24] - 行业未能适应消费者对健康、便捷、多样饮食的新需求,导致产品被市场逐渐遗忘[24]
用周期x组织,读懂经营的本质
搜狐财经· 2025-10-23 01:22
分析框架 - 研究公司可采用周期和组织两大标准,周期是外部性的大环境,组织是内部性的关键变量 [2] - 将周期和组织设为横纵轴线可得到四象限图表,用于分析公司在震荡时代的表现 [2] 象限一:顺周期与强组织 - 蜜雪冰城满足消费下沉市场的低价需求,但其成功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核心原料100%自产自销,实现低开店成本和高经营效率 [4] - 蜜雪冰城毛利率和净利率在新茶饮行业坐二望一,收入相当于同赛道2-4名总和 [4] - 泡泡玛特押中K型分化偏上线条,通过出海扩张形成全球化组织力,其零售娱乐化本质要求组织能持续留在市场牌桌上并抓住机会 [7] 象限二:逆周期与强组织 - 瓶子星球(江小白母公司)在传统白酒业萎缩趋势下,于2019年锚定新酒饮战略,推出果酒、烧酒等新品,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8] - 公司自2022年学习丹纳赫DBS模式,实施JOS工程进行系统性组织再造,截至2025年9月已连续增长21个月 [8][9] - 美的集团通过去家族化改造,将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市值十年涨5倍至5000亿以上,从家电生产商转型为科技生态公司 [11] 象限三:顺周期与弱组织 - 娃哈哈因组织以老厂长为中心,在管理权移交上缺乏制度化,导致接班过程出现严重问题,浪费了瓶装水行业的巨大机会 [11][12] - 李宁品牌重塑战略判断屡次失误,包括年轻化方案、定价策略和单品牌路线,市值较2021年高点缩水80%以上,组织失灵迹象明显 [15] - 格力电器与美的十年前身位相同,但目前市值不足美的一半,营收仅为美的40%,业务仍局限于空调,过度依赖个人领导 [11] 象限四:逆周期与弱组织 - 康师傅面对外卖市场崛起和高铁普及的冲击,方便面需求以年均10亿份减少,但公司应对策略守旧,在底线市场被今麦郎等品牌反超 [15][16] - 三只松鼠作为淘品牌未能适应互联网流量见顶新周期,轻资产代工模式带来品控风险,2022年因315事件损失25亿营收,让出中国零食第一股位置 [16][18]
经营的本质是什么?
虎嗅· 2025-10-22 21:24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根本上取决于其组织能力而非外部环境,组织是决定公司在周期上行或下行中表现的关键内部变量[1][2][45][47] - 通过将周期(外部性)和组织(内部性)作为横纵轴线构建四象限模型,可以清晰展示不同公司在震荡时代的典型表现[3][6][45] 四象限模型分析:周期上行 + 组织进化 - 蜜雪冰城通过重构商业模式实现低价与高利润并存,其核心是卖原材料而非赚加盟费,拥有最低开店成本及100%自产自销的供应链,毛利率和净利率在新茶饮行业位居前列,收入相当于同赛道2-4名总和[10][11][12][13] - 泡泡玛特成功押注K型分化上端并通过出海实现全球化组织力,其“零售娱乐化”模式能适应情绪的潮汐效应,确保公司始终留在牌桌并有机会抽中好牌[14][15][16] 四象限模型分析:周期下行 + 组织进化 - 瓶子星球(江小白母公司)在传统酒业萎缩周期中通过战略转型找到第二曲线,2019年锚定“新酒饮”战略并学习丹纳赫DBS模式实施JOS系统工程,实现连续21个月增长[20][21][22][23][24] - 美的通过“去家族化”和信奉组织大于个人的理念改造为科技生态公司,十年间市值从不足千亿增长5倍至5000亿以上,同期格力市值不足其一半且营收仅为美的40%[26][27][28] 四象限模型分析:周期上行 + 组织退化 - 娃哈哈因组织以“老厂长”为中心而无法制度化移交管理权,在瓶装水行业上行周期中因接班问题浪费时机,凸显个人凌驾于组织的弊端[30][31][32] - 李宁在品牌重塑战略中判断屡屡失误,包括年轻化方案、定价策略及单品牌路线,市值较2021年高点缩水80%以上,为本土四大运动品牌中下滑最快,创始人频繁复出显示系统失灵[34][35][36] 四象限模型分析:周期下行 + 组织退化 - 康师傅面对外卖市场替代及高铁普及导致的方便面需求年均减少10亿份的下行周期,采取涨价、守旧产品及收缩成本策略失效,在底线市场被反超[39][40][41] - 三只松鼠作为“淘品牌”未能适应流量见顶周期,代工轻资产模式导致品控风险,2022年因315事件损失25亿营收,出现增收不增利,将零食第一股地位让予盐津铺子[42][43]
将食品包装变为潮流时装 康师傅于上海时装周上演碳中和大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3 16:36
活动概况 - 康师傅于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食·裳——塑说新生 万象循回”ESG主题时装秀,成为时装周“衣食跨界”的典型合作案例 [1] - 活动将食品废弃包装转化为时装,旗下红烧牛肉面、鲜Q面、冰红茶、茉莉茶四大单品联袂亮相 [1] - 公司携手东华大学周洪雷教授与户外品牌RICO LEE创始人李伟刚共同创作 [1] 跨界合作与设计亮点 - 所有登台时装均由公司产品生产与消费环节产生的包装回收再造而成,饮料瓶(rPET)被再生为功能性面料,PP材料方便面叉化身潮流配饰 [8] - 围绕四大核心产品设计了“质造之魂”、“解构之思”、“能量补给站”、“清新呼吸”四个系列、近六十套专属时装 [10] - 设计细节体现品牌基因,如“质造之魂”系列致敬1992年开创的红烧牛肉面,“解构之思”系列引入3D打印技术减少浪费 [10] - 康师傅冰红茶作为上海时装周官方饮品类合作伙伴,打造了时装周定制罐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理念 - 公司CEO表示此举是践行ESG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致力于包装材料的轻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4] - 公司提出“eESG”创新理念,其中的“e”代表经济性,强调当ESG能创造经济效益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19] - 公司的ESG实践呈现出一条从“食”出发,逐步覆盖“衣住行”的路径图,此次跨界“衣”领域是构建可持续生活圈的关键一步 [20] 行业影响与外部认可 - 整场活动成功获得碳中和认证,成为本届上海时装周首个实现活动碳中和的“衣食跨界”合作案例 [16][18] -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打破行业边界,将“中国实践”转化为“全球经验” [6] - 本次活动将纳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GDI for SDG”试点行动的年度项目,公司是该领域唯一获得“Forward Faster Early Mover”称号的中国食品企业 [23] - 新华社评价此举为资源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将废旧包装转化为时尚单品是激活“城市矿产”的探索 [5] 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协同 - 此次活动证明了“循环重生”具备环保价值,更拥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与大众化潜力 [19] - 公司形成了“回收-重生-应用”的完整闭环,串联起威立雅·华菲、新生、丹毛等产业链下游的环保实践者 [19] - 公司具备的规模化消费网络,每年产生的可回收包装为循环经济提供起点,吸引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协同闭环 [22]
中国必选消费品9月成本报告:双节前成本指数波动较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30 17: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11家中国海外必选消费公司中,10家获得“优于大市”评级,1家获得“中性”评级 [1] - 获得“优于大市”评级的公司包括华润啤酒、海底捞、康师傅、中国飞鹤、颐海国际、优然牧业、达势股份、现代牧业、澳优和九毛九 [1] - 百威亚太是唯一获得“中性”评级的公司,目标价为7.90 [1] 核心观点 - 9月中国必选消费品成本指数在双节前波动较小,整体呈现平稳态势 [3][8] - 监测的6类消费品成本指数涨跌互现,软饮料、啤酒、方便面现货成本指数环比上升,乳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现货成本指数环比下降 [3][8] - 期货成本指数除啤酒外均环比下降,其中乳制品期货成本指数下降幅度最大,为-1.67% [3][8] - 年初至今多数品类成本指数累计下降,软饮料期货成本指数累计下降幅度最大,达-10.86% [11] 各行业成本指数表现 啤酒行业 - 啤酒成本现货指数为112.98,较上月提升0.51%,期货指数为118.39,较上月提升1.06% [4][12]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3.71%和-4.95% [4][12] - 玻璃价格低位震荡,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82%/+3.89%;铝材、大麦价格基本持平 [4][12] 调味品行业 - 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0.77,较上月下降0.57%,期货指数为102.14,较上月下降0.06% [4][15]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2.41%和-6.71% [4][15] - 大豆现货价格环比-0.25%,受阿根廷实施大豆出口零关税政策影响;白砂糖现货价格环比-2.08%,终端消费随饮料淡季进一步放缓 [4][15] 乳制品行业 - 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00.92,较上月下降0.13%,期货指数为90.58,较上月下降1.67% [5][18]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3.36%和-3.93% [5][19] - 生鲜乳价格微涨至3.04元/公斤,结束连跌态势;玉米现货价格环比-0.40%,豆粕价格环比-0.91% [5][18] 方便面行业 - 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为102.62,较上月提升0.26%,期货指数为101.89,较上月下降1.06% [5][22]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3.23%和-6.06% [5][22] - 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2.06%;小麦现货/期货环比+0.4%/-2.8%,9月返校及双节备货带动现货微涨 [5][22] 速冻食品行业 - 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为117.83,较上月下降0.44%,期货指数为117.00,较上月下降0.78% [6][25]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2.30%和-3.37% [6][25] - 蔬菜价格环比+1.42%,速冻蔬菜、水饺企业备战“双节”致采购需求提升;猪肉价格9月均价较8月微降0.5% [6][25] 软饮料行业 - 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为108.09,较上月提升0.97%,期货指数为107.67,较上月下降1.08% [6][28] - 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4.19%和-10.86% [6][28] - PET价格震荡下行,软饮料产销旺季收尾致短期需求疲软;瓦楞纸价格环比+5.30%,纸企国庆停机检修致供应偏紧 [6][28] 原材料价格变动 - 包材现货方面,纸/易拉罐/玻璃/塑料价格环比变动+5.30%/+2.97%/-0.82%/-1.34% [9] - 直接原材料方面,棕榈油现货价格环比-2.06%,大豆现货价格环比-0.25%,白糖价格环比-2.08%,蔬菜价格环比+1.42% [9] - 能源方面,柴油价格环比下跌1.38%,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下跌0.22% [9]
“不促不销” ! 看方便面行业的中年危机,这是衰退而非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53
行业核心挑战 - 方便面行业面临消费量下滑,2020年至2023年消费量减少40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8.9% [5] - 行业陷入“不促销没销量,促销没利润”的恶性循环,价格战加剧利润空间压缩 [2][5][6] - 消费者需求转变,外卖市场每增长1%导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约0.0533%,高铁营运里程每增长1%导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0.3191% [10] 成本压力分析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过去十年间主要原材料及综合生产成本涨幅普遍在30%-65%区间 [3] - 袋装方便面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约35%,包装占20%,生产加工占25%,物流与渠道占20% [3] - 农心上半年营业利润962亿韩元(约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凸显成本高企与促销费用对利润的侵蚀 [3] 市场竞争与促销内卷 - 品牌通过买赠、扫码红包、直播带货等方式促销,例如电商平台5袋装售价11.9元(约2.38元/袋) [5] - 线上低价促销扰乱价盘,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和甩货,形成恶性循环 [5] - 消费者促销依赖症导致品牌忠诚度下降,销量增长依赖短期刺激而非产品价值 [6] 出海机遇与挑战 - 韩国方便面出口额增长显著,2023年出口额1.81万亿韩元(约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对美国出口额2.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70.3% [7] - 农心、三养食品等品牌海外营收增长,三养食品第二季度海外营收达4,402亿韩元,占总营收近80% [7] - 出海面临关税壁垒(如北美关税)和供应链成本问题,三养火鸡面在华物流与关税成本占售价30%以上 [7] - 非洲市场潜力大,预计2028年规模突破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8%,但需应对食品安全、关税等合规门槛 [8] 消费需求变迁 - 健康意识提升,59.3%的消费者担心方便面油炸工艺及反式脂肪酸风险,一包普通泡面含盐量达6克,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 [10] - 替代品多元化(如螺蛳粉、酸辣粉)蚕食市场,传统口味创新不足,缺乏新爆款 [11] - 消费场景变化,高铁普及消解旅途“充饥刚需”,方便面需转向家庭正餐、工作午餐等新场景 [10][16] 供应链优化需求 - 全球供应链波动推高物流成本,品牌需通过本地化生产降本,如某品牌投资1.5亿美元在华建厂,年产能达8.4亿包 [12] - 供应链智慧化升级趋势明显,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端到端可视化 [13] - 中国品牌在海外供应链建设不足,需借鉴本地化生产战略以降低关税和运输风险 [12]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某品牌董事长预测2030年中国方便面销售额有望达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需达7.11% [14] - 产品创新重点包括非油炸工艺、高端袋煮面、迷你桶等,强调健康营养与情绪价值 [14][15] - 品类延伸机会大,如开发低脂荞麦面、预制菜搭配,拓展家庭共享、户外露营等新场景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