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专业服务规范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将在海南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0:02
法规核心信息 - 全国首个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的地方性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涉税专业服务规定》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1] - 该法规旨在为海南自贸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1] 法规制定背景与适用范围 - 法规制定背景是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临近,特殊税收制度对涉税专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 - 法规明确服务范围涵盖在自贸港接受委托提供涉税服务的所有机构 [1]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包括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专业或代理报关企业等 [1] - 服务内容包含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等七类,其中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属于特定涉税专业服务 [1] 法规特色与国际接轨 - 法规明确开展跨境人员涉税服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涉税服务等自贸港特色业务 [1] - 允许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按国家及自贸港规定参与本地服务 [1] - 鼓励行业协会搭建国际化、数字化平台,推动服务衔接国际规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 - 此安排精准解决了海南自贸港国际涉税人才短缺的痛点 [2] 法规对行业的影响与作用 - 法规开放境外人员参加税务师考试、支持境外机构合作,将帮助本土事务所快速补强国际业务团队 [2] - 法规通过规范机构和人员行为,能协助税务部门实现税收“应收尽收”,并帮助市场主体精准把握优惠政策,实现“应享尽享” [2] - 封关后海南“零关税”商品管理将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加工增值免关税、“双15%所得税”等政策的落地需要专业涉税服务衔接 [2] - 法规为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扫清税务服务层面的障碍 [2] - 法规填补了我国地方层面涉税服务专项立法的空白,为后续国家层面立法积累了“海南经验” [2]
事关海南自贸港涉税专业服务 这项规定11月起施行
搜狐财经· 2025-10-16 23:09
法规核心与意义 - 《海南自由贸易港涉税专业服务规定》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法规 也是全国首个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的地方性法规 [1] - 法规旨在推动特殊税收制度平稳落地 协助税收收入应收尽收 服务企业和个人应享尽享自贸港税收优惠 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自由便利 对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意义重大 [1] 对接国际的三大方向 - 创新跨境特色涉税服务 明确开展跨境人员涉税服务与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涉税服务 精准匹配自贸港跨境业务需求 使国际间涉税事项办理更顺畅 [3] - 扩大行业对外开放 允许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境外人员按国家及自贸港规定参与本地服务 打破行业准入的地域壁垒 [3] - 推动行业协会国际化 鼓励协会搭建国际化数字化平台 助力涉税专业服务衔接国际规则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 具体服务事项 - 具体涉税专业服务包含纳税申报代办 一般税务咨询 专业税务顾问 税务合规计划 涉税鉴证 纳税情况审查等服务事项 [5]
执业每一课丨涉税专业服务“正负清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7 16:03
涉税专业服务合规要求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人员必须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恪守职业道德 [1] - 机构需以真实身份提供服务,如实签署申报表等涉税文书,并加强合规建设以防范执业风险 [1] - 机构应在首次服务前向税务机关报送基本信息并取得信用码,涉税服务人员需实名认证获取信用码 [1] 执业行为规范 - 机构需在承接业务前了解委托人基本情况(如主体登记、诚信状况等),涉及第三方的需延伸调查 [1] - 提供服务时需如实开具发票,按类别对应税收分类编码,并向税务机关报送业务委托协议要素信息 [1] - 机构应建立业务记录制度,形成工作底稿,出具报告需由承办人员签字并加盖机构印章 [1] 禁止行为清单 - 不得为纳税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等便利导致偷逃税或骗取出口退税 [3] - 不得采取欺诈、贿赂、串通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或谋取利益 [3] - 不得歪曲税收政策、唆使他人违规或利用服务谋取不正当利益 [3] - 不得以税务机关名义招揽业务或向税务人员输送利益 [3] 信息安全管理 - 机构需保障纳税人信息安全,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规,查询或使用发票数据需取得纳税人授权并签订协议 [1] - 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业务档案,税务机关监管或法律规定的除外 [3] 政策依据 - 主要依据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及国家税务总局多项公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