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税务咨询

搜索文档
分不清纳税缴费信用复核和复评怎么办?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3 19:29
纳税缴费信用复核与复评流程 - 纳税缴费信用复核适用于年度信用评价期间,纳税人对预评结果有异议可在当年3月提出申请,以2024年为例需通过电子税务局【纳税信用管理】模块查询预评指标并提交复核申请[1][2] - 复核操作步骤包括登录电子税务局、选择评价年度、点击【申请调整】并上传佐证材料,提交后等待税务机关审批[2][3] - 纳税缴费信用复评适用于年度评价结果发布后至次年评价前,纳税人可通过相同模块提交复评申请,流程与复核类似但时间窗口不同[3] 涉税专业服务内容 - 涉税专业服务涵盖八大类: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其他税务事项代办及其他税务代理[8][11][12][13][14][15][16][17] - 具体服务包括代理纳税申报准备、日常税务咨询、长期顾问服务、合规纳税方案设计、涉税事项鉴证及企业纳税审查等[9][10][11][12][13][14][15] 发票开具合规要求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需按实际业务开具发票,禁止虚开(如开具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发票)[19] - 发票商品编码需准确对应服务类别,例如纳税申报代理编码为3040802050000000000,一般税务咨询为3040603010000000000[23] - 合规开具发票可累计信用积分,积分计算公式为各服务收入占比乘以10分[25][26][27]
执业每一课|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票操作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6 23:22
涉税专业服务内容 - 涉税专业服务包括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其他税务事项代办及其他税务代理等8大类 [4] - 服务内容需严格对应《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开具发票 [4][6] 电子税务局发票开具流程 - 登录电子税务局需输入纳税人识别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及密码 [4] - 进入【我要办税】模块后选择【发票使用】-【蓝字发票开具】功能 [5] - 开具时可选择电子/纸质发票类型及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票类 [5] - 需完整填写购买方/销售方信息,并按服务类别匹配项目名称及税收分类编码 [5][6] 服务内容与发票品目对应关系 - 纳税申报代办对应"纳税申报代理"品目 [6] - 专业税务顾问与税收策划分别对应同名发票品目 [6] - 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等服务内容与发票品目名称完全一致 [6] 政策依据 - 具体规范参照《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8号) [4][6] - 政策全文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查询 [6]
【一图读懂】《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热点问答(一,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2 17:17
涉税专业服务内容 - 涉税专业服务包括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其他税务事项代办及其他税务代理 [15] - 提供纳税申报代办等六类服务需在服务前报送业务委托协议要素信息 一般税务咨询等六类服务需在协议签订或变更终止后30日内报送 [2]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规要求 - 机构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 规范业务承揽流程 [2] - 需建立业务记录制度 形成工作底稿 出具报告需由承办人员签字并加盖机构印章 [2] - 必须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以保持专业胜任能力 [2] 信用评级体系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分为TSC1至TSC5五个等级 从高到低排序 [3] - 涉税服务人员采用信用积分与执业负面记录相结合的方式管理 可查询自身信用记录 [3] 税务机关监管措施 - 检查内容包括机构内部制度建设 执业资质 业务规范执行情况等七项 [3] - 检查方式涵盖实地检查 调取档案 询问 查询及异地协查 [4] - 对违规行为采取提示提醒 约谈 扣减信用积分 纳入负面记录等措施 情节严重者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5][6] 违规处罚标准 - 使用未登记税务师事务所名称的机构最高罚2000元 人员最高罚1000元 [9] - 造成委托人少缴税款的按税收征管法处罚 直接责任人最高罚5000元 [10] - 出具虚假意见等行为对机构最高罚1万元 人员最高罚5000元 [10] 创新监管机制 - 税务机关通过信息系统智能归集数据 简化报送流程 自动生成年度服务报告 [16] - 推行"亮码"执业模式 为机构及人员赋予信用二维码作为数字标识 [19] - 对代理多户纳税人的办税人员需在系统中确认委托关系 各省可限定代理户数 [18]
【关注】《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5月1日起实行,这些要点别错过!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9:00
法律层级与适用范围 - 2025版《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施行,法律效力高于2017年的公告形式 [1] - 新规将适用范围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扩展至"涉税服务人员",实现从业人员全覆盖 [1] - 涉税专业服务定义为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涉税事项提供的税务代理等服务 [11] 服务内容分类 - 涉税专业服务细分为8类: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其他税务事项代办、其他税务代理 [1][11] - 服务分类调整为"一般"与"特定"两类,其中纳税申报代办等4项为一般服务,专业税务顾问等4项为特定服务 [1] - "税收策划"调整为"税务合规计划",更强调服务行为的合规性导向 [1] 监管机制创新 - 引入"信用码"制度,通过二维码实时展示机构和个人信用状况,实现"亮码经营" [2][3] - 分业务类型明确信息报送时限:代办类服务需事前报送,顾问类服务需在协议签订30日内报送 [4] - 监督检查内容被细化,新增检查情形、方法等操作性条款 [5][6] 业务操作规范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包括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6类专业机构 [11] - 开具发票需按服务类别对应税收分类编码,实现业务类型与开票项目精准匹配 [13] - 业务信息采集表显示各类服务对应商品编码,如纳税申报代理(3040802050)、专业税务顾问(3040603020)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