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标的
搜索文档
铁建装备(01786.HK):拟与铁建重工整合,打造中国铁建制造类业务平台
格隆汇· 2025-10-02 20:00
整合方案概述 - 母公司中国铁建正在筹划将铁建装备与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铁建重工进行整合,组建新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 - 该整合目前仍处于筹划阶段,具体方式尚未确定 [1] 铁建重工的业务与行业地位 - 铁建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设备企业,并且是唯一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主导产品入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的企业 [2] - 公司主营产品分为掘进机、特种装备、轨道设备、服务四大类,具体包括隧道掘进机、盾构机、铁路道岔等,其代表产品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国内龙头 [2] - 整合铁建重工将使上市公司由单一铁路养路机械龙头转变为横跨多行业的设备制造龙头,有利于收入来源多元化 [2] 整合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2016年铁建重工的净利润为9.6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净利润的2.1倍 [3] - 2016年铁建重工的净资产达到69.0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净资产的1.2倍 [3] - 若铁建重工完全并入上市公司,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并拉高合并公司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上市公司目前仅9倍的市盈率有提升作用 [3] 整合可行性及深港通潜力 - 铁建装备近期股价对应2017年市盈率9倍,市净率0.85倍 [4] - 假设铁建重工以1.0倍市净率并入,其对应市盈率仅7倍,远低于铁建装备估值,整合理论可行 [4] - 两家公司2016年总净利润为14.3亿元人民币(16.4亿港元),总净资产为124.3亿元人民币(142.9亿港元) [4] - 保守按2016年数据及9倍市盈率计算,合并公司对应市值达147.6亿港元,流通市值有望超过深港通50亿港元的门槛 [4] 公司独立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17年收入为40.3亿元人民币,2018年收入为50.7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5.2亿元人民币,2018年净利润为6.4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公司2017年每股收益为0.34元人民币,2018年每股收益为0.42元人民币 [5] - 公司近期股价对应2017年9倍市盈率,0.85倍市净率,股息率约为5% [5]
中金:首予保利置业集团(0011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1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9 09:5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保利置业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15港元对应28%上行空间 [1] - 目标价对应0.24倍2025年P/B和0.24倍2026年P/B [1][2] - 目标价对应52%的NAV折价 [2] 估值水平分析 - 当前交易于0.17倍P/B和63%的NAV折让 [2] - 合理估值区间在0.35-0.45倍P/B [3] - 公司是少数具备高估值性价比的央企房企 [1] 经营表现 - 2020-2024年行业下行周期中经营表现稳健 [1] - 全口径销售额稳定在500-600亿元 行业排名逆势提升50位至第17名 [5] - 2025年实现500亿元销售额目标确定性高 或实现同比小幅正增长 [5] 公司属性与交易特征 - 公司是保利集团下属重要地产开发平台 [1] - 兼具深港通标的 央企 中小市值等稀缺属性 [4] - 交易活跃度较低是价值释放掣肘之一 [4] 催化剂因素 - 2025年四季度销售拿地等经营表现可能超市场预期 [2] - 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改善助力价值发现 [4] - 解决同业竞争与治理不确定性后经营持续改善 [3]
中金:首予保利置业集团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1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9 09:4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保利置业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15港元对应28%上行空间 [1][2] - 目标价对应0.24倍2025/2026年市净率和52%的净资产价值折让 [1][2] - 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均为0.04元人民币 [2] 估值水平与催化因素 - 当前交易于0.17倍市净率和63%的净资产价值折让 存在显著低估 [2][3] - 合理估值区间应为0.35-0.45倍市净率 较当前水平存在翻倍空间 [3] - 潜在催化剂为2025年四季度销售和拿地表现超市场预期 [2] 公司经营表现 - 2020-2024年行业销售额累计下行44% 但公司销售额稳定在500-600亿元 [5] - 行业排名逆势提升50位至第17名 实现逆周期增长 [5] - 2024年实现500亿元销售额目标确定性高 可能实现同比小幅正增长 [5] 企业属性与市场表现 - 具备保利集团央企背景 是少数高性价比央企房企 [1][4] - 兼具深港通标的 央企和中小市值三重稀缺属性 [4] - 交易活跃度较低制约价值释放 但港股流动性改善提供利好环境 [4] 历史问题解决与资产质量 - 此前受同业竞争和治理不确定性影响 股价长期承压 [3] - 相关问题解决后 经营和资产质量在行业下行期持续改善 [3] - 市场在经营和估值方面存在预期差 看好估值修复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