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隧道掘进机
icon
搜索文档
铁建装备(01786.HK):拟与铁建重工整合,打造中国铁建制造类业务平台
格隆汇· 2025-10-02 20:00
整合方案概述 - 母公司中国铁建正在筹划将铁建装备与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铁建重工进行整合,组建新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 - 该整合目前仍处于筹划阶段,具体方式尚未确定 [1] 铁建重工的业务与行业地位 - 铁建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设备企业,并且是唯一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主导产品入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的企业 [2] - 公司主营产品分为掘进机、特种装备、轨道设备、服务四大类,具体包括隧道掘进机、盾构机、铁路道岔等,其代表产品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国内龙头 [2] - 整合铁建重工将使上市公司由单一铁路养路机械龙头转变为横跨多行业的设备制造龙头,有利于收入来源多元化 [2] 整合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2016年铁建重工的净利润为9.6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净利润的2.1倍 [3] - 2016年铁建重工的净资产达到69.0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净资产的1.2倍 [3] - 若铁建重工完全并入上市公司,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并拉高合并公司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上市公司目前仅9倍的市盈率有提升作用 [3] 整合可行性及深港通潜力 - 铁建装备近期股价对应2017年市盈率9倍,市净率0.85倍 [4] - 假设铁建重工以1.0倍市净率并入,其对应市盈率仅7倍,远低于铁建装备估值,整合理论可行 [4] - 两家公司2016年总净利润为14.3亿元人民币(16.4亿港元),总净资产为124.3亿元人民币(142.9亿港元) [4] - 保守按2016年数据及9倍市盈率计算,合并公司对应市值达147.6亿港元,流通市值有望超过深港通50亿港元的门槛 [4] 公司独立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17年收入为40.3亿元人民币,2018年收入为50.7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5.2亿元人民币,2018年净利润为6.4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公司2017年每股收益为0.34元人民币,2018年每股收益为0.42元人民币 [5] - 公司近期股价对应2017年9倍市盈率,0.85倍市净率,股息率约为5% [5]
光大证券-铁建装备(01786.HK)拟与铁建重工整合,打造中国铁建制造类业务平台-20170706
格隆汇· 2025-10-02 20:00
整合事件概述 - 母公司中国铁建正在筹划将铁建装备与铁建重工整合,组建新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 - 该整合仍处于筹划阶段,具体方式尚未确定 [1] - 整合意味着中国铁建以铁建装备为平台,完成旗下设备制造类业务的整合 [1] 铁建重工业务概况 - 铁建重工组建于2007年,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设备企业 [1] - 公司是唯一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为主导产品入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的企业 [1] - 主营业务分为掘进机、特种装备、轨道设备、服务四大类 [1] - 主要产品包括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市政管道施工机械、凿岩台车、隧道多功能作业车、混凝土喷射台车、铁路道岔、轨道扣件等 [1] 整合的财务与战略影响 - 2016年铁建重工的净利润为9.6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的2.1倍 [1] - 铁建重工的净资产达到69.0亿元人民币,是铁建装备的1.2倍 [1] - 假如铁建重工完全并入,上市公司整体ROE将得到提升 [1] - 整合将使上市公司由单一铁路养路机械龙头变为横跨多行业的设备制造龙头 [1] - 整合有利于公司收入来源多元化,减轻铁路单一行业的波动影响 [1]
铁建重工涨2.08%,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8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13:5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5.41元/股 总市值288.54亿元 成交额1.40亿元 换手率0.4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82万元 大单买入4066.56万元(占比28.96%) 卖出3032.74万元(占比21.6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5.38% 近5日涨0.74% 近20日跌6.08% 近60日涨35.08%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3日净买入2653.81万元 买入总额1.21亿元(占比34.47%) 卖出总额9454.93万元(占比26.92%)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6年11月23日 2021年6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为掘进机装备(64.05%) 轨道交通设备(22.66%) 特种专业装备(12.87%) 其他业务(0.42%) [2] - 细分产品包括竖井斜井掘进机与硬岩TBM(19.65%) 智能型及超大型盾构机(17.64%) 租赁业务(9.32%) 高铁闸瓦与扣件(4.30%) 矿山装备(4.00%) 自动化道岔(3.62%) 隧道施工机器人(1.98%) 高端农业机械(0.0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 农机 铁路基建 低价 轨道交通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37亿元 同比增长0.71% 归母净利润7.35亿元 同比增长1.7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1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88亿元 [3]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5.92万户 较上期无变化 人均流通股90036股 [2]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402.25万股 较上期增加463.73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2382.34万股 较上期增加318.82万股 [3] - 国联优势产业混合A(014329)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429.56万股 较上期减少112.67万股 [3]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01985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聚焦硬科技 湖南科创板公司向创新要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16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展示硬科技企业创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聚焦隧道掘进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医药、钛合金、锂电新能源、能源物联网等领域 [1] - 科创板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 例如铁建重工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15% 威胜信息AI产品收入占比达47% [2][4] - 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培育体系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目前直管区上市公司47家 其中科创板企业占湖南省总数一半以上 [5][6][7] 企业业务进展 - 铁建重工新签合同/中标合计77.27亿元 同比增长3.15% 其中隧道掘进机业务41.99亿元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11.73亿元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23.55亿元 [2] - 威胜信息上半年推出36款AI相关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现收入6.42亿元 占总营收47% [4] - 金天钛业聚焦高端钛合金材料研发 参与航空及水下重大项目研制 攻关低成本返回料、高温钛合金等技术 [2][4] - 航天环宇布局卫星互联网领域 加快商业航天"通导遥"一体化产品研发 [4] - 圣湘生物设立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 累计投资近30个医疗项目 推进"AI+医疗"融合及国际化战略 [6] - 华曙高科2024年12月启用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 建设工业级3D打印产业化基地 [7] 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 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形成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股权融资、产业链并购等领域 [5] - 湖南湘江新区实施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计划 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资本市场服务活动 [6] - 湘江新区直管区拥有47家上市公司 A股数量占长沙市49% 占湖南省29% 其中9家为科创板企业 [6] - 新区将围绕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大对硬科技企业支持力度 鼓励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 [7]
沉默只会让恶霸大胆:中国大使力挺印度,莫迪敢对美国强硬吗?
搜狐财经· 2025-09-01 17:50
中美贸易摩擦与印度立场 - 美国对印度实施双重关税打击 包括针对贸易壁垒的25%基础惩罚关税(8月初生效)和针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25%追加惩罚关税(8月底生效)[8] - 印度农业市场成为美国关税施压焦点 涉及印度近四成农业人口生计 妥协将导致政治风险[8] - 中国外交官员公开批评美国贸易政策 称其将关税作为武器并承诺与印度坚定站在一起[1][2] 中印经济合作进展 - 2025年以来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显示经济合作韧性[5] - 中国承诺协助解决印度关键供应链问题 包括化肥供应(关系粮食安全)、稀土(高科技与军工命脉)及隧道掘进机(边境基建关键设备)[4] - 经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修复的核心支撑 政治摩擦未阻碍经济机器紧密咬合[5] 印度战略困境与约束 - 印度对美国市场存在结构性依赖 出口与就业易受冲击 美国可快速寻找替代供应商[10] - 印度缺乏反制美国的战略资源筹码(如稀土) 无法形成有效威慑[10] - 美印安全合作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深度捆绑 印度在印太战略中角色限制其强硬反应空间[10] 去美元化与地缘经济博弈 - 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趋势 人民币地位提升 动摇美元霸权体系[11] - 印度在能源与结算领域与中俄持续合作 被美国视为对美元体系的直接挑战[11] - 美国对印度关税措施包含"杀鸡儆猴"意图 警示其他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国家[11] 历史经验与战略警示 - 中国四个月前已警告印度"与虎谋皮"风险 指出妥协无法换取霸凌者善意[7] - 印度曾乐观期待美印关税协议 但四个月谈判未果 遭遇现实打击[7] - 历史表明面对霸凌时退让将招致进一步压迫 印度当前处境成为典型案例[13]
特朗普50%关税将至,关键时刻中国大使力挺印度,莫迪敢对美强硬吗?
搜狐财经· 2025-08-31 18:13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 - 美国计划将印度商品关税提高至50% 主要针对纺织 珠宝 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企业面临利润压缩 订单流失和现金流压力[1] - 关税调整直接冲击印度出口企业 若涨价将导致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 若自行承担将影响工资支付能力[1] 中印合作深化 - 中国承诺向印度提供关键物资支持 包括化肥保障粮食安全 稀土支撑高端制造 隧道掘进机提升基建能力[3] - 中印签证处理加速 高层往来增加 双边贸易额实现同比增长[3] - 中国驻印度大使公开批评美国单边关税政策 强调支持印度按世贸规则维护权益 被印度媒体形容为"不寻常"的外交表态[3] 印度应对策略分析 - 印度可能采取强硬姿态但避免直接对等报复 因美国市场替代性强 印度商品易被其他国家订单取代[5] - 印度依赖俄罗斯折扣石油控制国内通胀 中断供应将导致物价上涨并影响选举民意[5] - 印度通过参与上合组织峰会展示战略自主 寻求多边合作而非单边对抗[5] 美印关系走向 - 关税措施被视为警示而非脱钩信号 双方军事合作和服务贸易持续 沟通渠道保持畅通[7] - 印度企业可能通过绕道出口 分散订单和转移市场缓解短期压力 长期可能通过谈判达成妥协[7]
36氪精选:1.2万亿超级工程,瞄准小城墨脱
日经中文网· 2025-08-30 08:33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位于林芝市墨脱县 总投资1.2万亿元 是中国首个万亿级别基础设施项目[6] - 项目采用梯级开发模式 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 通过"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技术将200公里U型河道缩短至50公里[11][13] - 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北京市两年用电总量[9][11] 技术突破 - 使用超大直径隧道掘进设备(直径12米以上) 单台造价2-3亿元 相比进口设备成本大幅降低[15][17] - 中国盾构机全球市占率超70% 相关产业链在广东/河南/广西等地形成集群[17] - 配套建设2681公里特高压输电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 解决电力外送瓶颈[17][20] 能源结构优化 - 项目将显著提升清洁能源占比 当前中国火电发电量占比仍超60%[23] - 可支撑年6000亿千瓦时的用电增量需求 重点满足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用电[25][26] - 直接服务于碳中和目标 为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耗电产业提供绿色能源基础[23][26] 产业需求驱动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60% 其中电气机械/计算机/汽车制造业用电增速达11%-14.5%[25][26] - 第三产业用电增速9.9% 充换电服务业增速达50.9% 信息传输领域用电需求持续攀升[25][26] - 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数据中心五年累积投资超2.1万亿美元 清洁电力成为科技巨头战略重点[26]
中铁工业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总额环比增长19.79%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8: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签合同额214.1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35.84亿元 利润总额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6.8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44亿元 环比增长14.28% 利润总额4.34亿元 环比增长19.79%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环比增长16.5%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18.9亿元 同比增长5.24% 其中道岔业务海外新签2.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74% [2] - 海外订单主要来自西欧/中东/大洋洲的盾构机/TBM产品 以及北欧桥梁钢结构和北非道岔订单 [2] - 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产品覆盖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30余国 发达国家市占率持续攀升 [2] 业务优势与前景 - 公司在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具备设计/研发/制造优势 拥有高原铁路和重大水利水电项目技术储备 [2] - 重大水利工程/新藏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 将为主营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 - 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机遇 有利于隧道掘进机等主营业务发展 [2]
中铁工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利润总额7.9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7: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完成新签合同额214.1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35.84亿元 利润总额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6.8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44亿元 环比增长14.28% 第二季度利润总额4.34亿元 环比增长19.79%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亿元 环比增长16.50%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18.9亿元 同比增长5.24% 道岔业务海外新签合同额2.46亿元 同比增长39.74% [2] - 海外订单主要来自西欧/中东/大洋洲的盾构机产品和北欧/北非的钢结构与道岔业务 产品销往30余个国家地区 [2] - 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 重点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市占率持续攀升 [2] 成本控制成效 - 管理费用5.99亿元 同比下降11.36% 财务费用-0.33亿元 销售费用3.03亿元 同比增长3.01%但增幅收窄 [2] - 实施费用管控 压缩非生产经营性支出 通过预算严格控制费用规模 [2] 主营业务优势 - 四项主营产品均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市场占有率和综合实力居国内第一或世界第一 [3] - 隧道掘进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铁路/水利/抽水蓄能/矿山建设等领域 [3] 新兴领域拓展 - 在水利水电/矿山能源等新领域持续发力 开发适应极端环境的高端装备 [3] - 高原铁路项目中隧道掘进机市占率达6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市占率超60% [3] 未来发展机遇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积极跟进项目进展 [3] - 重大水利工程/新藏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 叠加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 [3]
沉默只会让恶霸大胆,莫迪访华前,中国大使通告全球:力挺印度对美强硬,特朗普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29
地缘政治动态 -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公开批评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的政策 称"沉默只会让霸凌者更大胆" 直接点燃中印美三角关系[1][3] - 中方旗帜鲜明支持印度反击美国贸易霸凌 印度媒体以"中国大使力挺印度"和"中印联手反击美国关税战"为主题进行头版报道[1][3] - 中国通过外交表态向印度提供"雪中送炭"式支持 给予印度国际舞台上的谈判底气[7][9] 中美印贸易关系 - 美国对印度实施50%关税大棒 涉及经济打击和地缘压制 导致印度陷入两难境地[3][4] - 印度长期在中美间摇摆 2020年中印边境摩擦后莫迪政府押宝美国 但未获得战略红利反而导致经济和安全环境恶化[4] - 美国取消原定月底的关税谈判 国务卿和财政部长强调"印度和中国不能相提并论" 并威胁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将付出代价[10] 中印关系回暖 - 王毅外长访印推动双方坦诚对话 莫迪亲口承认"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 打破多年外交僵局[4] - 莫迪将亲自赴天津出席上合峰会 这是七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华 标志中印关系进入新阶段[6] - 中国对印度三大核心物资作出直接承诺: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稀土供应高端制造业 隧道掘进机支持基建发展[6] 战略物资供应 - 中国承诺向印度提供化肥 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等关键物资 这些均为印度工业基础薄弱领域且完全依赖进口[6] - 稀土被定义为高端制造业的血液 隧道掘进机是基建狂魔的标配 这些物资对印度具有战略重要性[6] 反制策略与经验 - 中国在贸易战中通过反制措施将压力转化为改革动力 实现关键产业链逆势升级 为印度提供可借鉴经验[6] - 美国最担心对手团结和学会反制 特朗普的"分而治之"策略在遇到坚决反抗时会失效[7] - 中方表态既是对印度的拉拢也是对美国的警告 直接批评美国"利用关税敲诈勒索"和实行单边霸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