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轨道精密测量

搜索文档
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3 10:42
全球首次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白天测距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于2025年4月27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1] - 该技术试验由"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团队完成 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新突破[1]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里程碑进展 - ITER组织完成全球最大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 其中中心螺线管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测试[1] - 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近3000吨 中心螺线管磁力可举起航空母舰[1] - 系统将作为ITER反应堆的"电磁心脏" 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的六个环形极向场磁体协同工作[1] 中国聚变能发电装置进展 - 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提前两个月启动 将在EAST装置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1] - BEST装置将引领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 为中国聚变能发展做出前瞻性贡献[1] 江苏增量配网虚拟电厂投运 - 江苏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正式投运 聚合26兆瓦分布式光伏和145兆瓦可调节负荷[1] - 该"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包含105千瓦/210千瓦时储能系统 自2023年6月启动建设[1]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服务 - 提供智能制造产业日报订阅服务 包含精选行业新闻[1] - 会员服务可获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行业图谱和报告[2]
这面太空超强“反射镜”,实现新突破!
环球网资讯· 2025-05-01 18:08
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次在白天对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1] - 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仅重1.3kg,采用大口径单角锥设计,具有反射能力强、精度高、轻量化等优点 [3][6] - 科研团队攻克了速差匹配远场衍射设计、微弧度级角锥二面角控制、低温差镜体被动热控等关键技术 [3] 技术特点 - 新一代激光角反射器如同一面超强反射"镜面",确保激光信号能高效原路返回地面激光站 [6] - 该技术有效拓展了观测窗口,解决了白天受太阳光影响导致回波信号难以识别的问题 [3][6] - 综合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将支撑地月空间和深空探索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等重大工程 [6] 试验细节 - 试验于2025年4月27日由"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团队成功开展 [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利用地基测轨数据形成高精度轨道预报,引导激光观测站准确跟踪瞄准卫星 [6] - 遮光筒设计是试验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5]
亚马逊公司发射卫星互联网计划首批卫星;LG新能源与法国Derichebourg成立合资企业,将建电池回收厂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4-30 11:03
亚马逊卫星互联网计划 - 亚马逊首次发射"柯伊伯计划"首批量产卫星 计划在近地轨道部署超过3200颗卫星 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快速可靠的互联网服务 [2] 索尼半导体业务分拆 - 索尼集团考虑分拆半导体业务 可能最快于今年完成 分拆后索尼或保留少数股权 此举旨在精简业务并专注于娱乐领域 [2] 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3次飞行 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进展 [3] - 中国"天都一号"卫星完成全球首次白天地月空间激光测距 实现深空轨道精密测量技术突破 [5] LG新能源电池回收布局 - LG新能源与法国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 双方各持股50% 计划2026年动工建设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的电池回收工厂 预计2027年投产 [4]
全球首次 我国在白天完成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快讯· 2025-04-29 10:02
技术突破 - "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 [1] - 该技术相当于万米外瞄准一根头发丝并实施精密跟踪与信号捕获 [1] - 白天试验克服了太阳光干扰导致卫星回波信号易被背景噪声淹没的技术难题 [1] - 该突破有效拓展了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的观测窗口 [1] 任务进展 - "天都一号"于2024年3月与鹊桥二号一同发射升空 [1] - 该试验星核心任务是验证未来地月通导综合星座系统建设中的通信导航新技术 [1] - 目前已完成多项新技术在轨试验 [1] 应用前景 - 该技术将有力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等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任务论证与实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