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天力锂能跌2.02%,成交额1.2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0.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50
11月4日,天力锂能(维权)盘中下跌2.02%,截至10:42,报32.09元/股,成交1.25亿元,换手率 5.41%,总市值38.1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300.39万元,特大单买入303.10万元,占比2.42%,卖出409.31万元,占 比3.26%;大单买入2190.52万元,占比17.47%,卖出2384.69万元,占比19.02%。 天力锂能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QFII持股、锂电池、储 能、电池回收、三元锂电等。 截至9月30日,天力锂能股东户数1.82万,较上期增加4.71%;人均流通股3899股,较上期减少4.53%。 2025年1月-9月,天力锂能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11.18%;归母净利润-8974.32万元,同比 增长47.42%。 分红方面,天力锂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59.47万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天力锂能今年以来股价跌2.31%,近5个交易日涨2.13%,近20日涨9.71%,近60日涨7.76%。 资料显示,天力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新七街1618号,成立日期2009年3月5 ...
科力远涨2.01%,成交额2.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09.1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0: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62元/股,成交金额2.62亿元,换手率2.09%,总市值126.9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4.50%,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及近60日分别上涨17.59%、17.59%和35.11% [2]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809.13万元,特大单及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买入2.82%、卖出4.55%和买入18.97%、卖出20.3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9.97%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化,动力电池及极片占比30.14%,消费类电池占比29.76%,镍产品占比13.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32.44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98.31万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8.57万,较上期减少17.04%,人均流通股19427股,较上期增加20.54%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875.72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432.75万股 [4] 主营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以镍氢电池全产业链为基础,保障动力电池及材料供应,并拓展轨道交通电源市场,同时布局锂电上游产业链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融资融券、电池回收等 [2]
湖南裕能跌2.00%,成交额2.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99.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09:4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公司股价报71.98元/股,下跌2.00%,总市值547.63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2.20亿元,换手率0.78%,主力资金净流入1299.8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9.38%,近60日涨幅达133.17%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30日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是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主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中磷酸盐正极材料占比98.04% [2]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232.26亿元,同比增长46.27%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31.51%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24万,较上期减少11.7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025.40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134.9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减持11.91万股 [3]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和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概况与市场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23日,于2023年2月9日上市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磷化工、锂电池、储能、电池回收、固态电池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7亿元 [3]
锂价暴跌+小作坊搅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千亿回收市场争夺战
贝壳财经· 2025-11-03 16:14
行业市场规模与阶段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超30万吨,市场规模达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1] - 市场正处在第一波回收爆发期的前段,预计三到五年内电池回收量会有巨大增长[2] - 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产能超300万吨,叠加非白名单企业,行业总产能远超300万吨[12] 动力电池回收模式与技术路径 -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有两条路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4] - 梯次利用是将容量衰减的电池检测、拆解、重组后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市政路灯等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成本比全新电池低50%左右[7] - 再生利用是将健康状况不佳的电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纯,还原镍、钴、锂、锰等有价金属为碳酸锂等原材料[7] - 电池技术迭代如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出现,将倒逼企业升级现有的拆解工艺和破碎技术[15]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正规回收渠道面临小作坊的“价格战”挤压,小作坊因无环保成本,回收价格可比正规企业高出10%-15%[12] - 碳酸锂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回收市场,价格从2022年11月60万元/吨的顶点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7万元/吨[8][11] - 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再生利用环节因废旧电池采购成本高及金属价格波动大,尚未实现稳定盈利[13] - 乘用车退役电池缺乏统一回收渠道,市场较难开拓,导致回收产能无法全部应用[2] 标准化进程与企业动态 - 截至目前中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1][18][19] - 2025年行业龙头格林美筹划赴港上市,全球最大第三方锂电池回收企业金晟新能源于同年9月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5] - 部分企业面临财务压力,例如金晟新能源截至2025年6月末账面现金仅3661万元,短期债务高达18.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3%[15] 未来展望与改善路径 - 未来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盈利能力会随法规完善、监管严格、技术进步及场景落地而改善并趋于稳定[20] - 回收基数扩大后,回收成本会降低,经济性将不断改善[19] - 实现从回收到出货的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进行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可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15]
让每一块电池“再生”,欣旺达竞速电池回收千亿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0:49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LEAP可持续发展战略 围绕生命周期 生态友好 责任商业 伙伴共赢四大目标制定了12项可量化 可追溯的行动路径 [1] - 电池回收是12项行动路径之一 正从蓝图规划逐渐落地见效 山东滕州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正式竣工标志着公司在构建全球性电池回收网络上迈出关键一步 [1] - 公司通过技术+网络+生态的三维布局 加速从电池制造商向电池全产业链深度参与者转型 [1] 电池回收技术优势 - 使用千吨电池修复料可实现电芯成本减少近千万元 节约标准煤约7000吨 展现电池回收在经济与环境层面的双重价值 [2] - 公司开发覆盖检测—拆解—再生全流程的技术体系 先进回收技术使锂提取效率较传统工艺显著提升 成本大幅优化 [2] - 通过智能化设备与创新工艺实现镍 钴 锰 锂等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 污染物排放量较国标大幅降低 [2] - 公司已组建专项研发团队 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聚焦电池回收技术 正极材料研发 再生材料研发等领域 [2] 全球回收网络布局 - 公司是行业内较早布局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之一 旗下子公司于2018年入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企业名单(第一批) [3] - 2023年公司正式成立深圳市欣旺达再生材料有限公司 标志着电池回收业务进入专业化 规模化运营的新阶段 [3] - 公司通过落子江西宜春 战略收购 设立专业循环科技公司及规划建设海外回收基地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完善其全球回收网络 [3] - 滕州项目配备全自动化生产线 涵盖拆解 电池再制造及破碎制粉三大核心环节 采用CCD视觉技术精准分离电池组件 [3] 产业生态与价值创造 - 公司各回收基地积极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 滕州项目将推动形成规模化的锂电循环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产业协同效率并创造显著就业与社会效益 [4] - 公司所构建的绿色运营模式成为行业参考标杆 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处理向高值化 绿色化全面升级 [4] - 在十五五规划延续双碳目标 加速新能源布局的背景下 公司依托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 持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为行业探索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实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4]
杰瑞股份涨2.01%,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44.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报51.36元/股,总市值525.85亿元,成交额1.40亿元,换手率0.40%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44.23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519.01万元(占比3.70%),卖出641.10万元(占比4.57%);大单买入2925.04万元(占比20.84%),卖出1658.72万元(占比11.8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2.07%,近5个交易日下跌0.81%,近20日下跌4.66%,近60日上涨30.19%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收入占比61.22%)、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29.99%)、新能源及再生循环(4.76%)、油气田开发(3.31%)及其他(0.73%)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4.20亿元,同比增长29.49%;归母净利润18.08亿元,同比增长13.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1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31万户,较上期增加1.10%;人均流通股30037股,较上期减少1.08%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6842.99万股,较上期增加1131.62万股;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B为第五大股东,持股1850.00万股,较上期增加350.0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六大股东,持股893.86万股,较上期减少18.26万股 [3] 行业与业务背景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电池回收、机械、油气存储、参股新三板、分拆概念等 [2]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10日,于2010年2月5日上市,主营业务涉及油气田设备及技术工程服务 [2]
湖南裕能涨2.07%,成交额5.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28.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30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公司股价报53.85元/股,盘中上涨2.07%,总市值409.69亿元,成交额5.55亿元,换手率2.7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28.26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034.85万元(占比1.86%),卖出2080.70万元(占比3.75%);大单买入8411.65万元(占比15.16%),卖出6437.55万元(占比11.60%)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19.23%,近5个交易日下跌7.30%,近20日上涨24.05%,近60日上涨67.44%,今年以来已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30日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全称为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23日,于2023年2月9日上市,位于湖南省湘潭市 [2] - 公司是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制造,最终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磷酸盐正极材料占比98.04%,其他(补充)占比1.96%,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磷化工、锂电池、储能、三元锂电、电池回收等 [2]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减少21.5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68万户,较上期增加42.02%;人均流通股为10429股,较上期减少29.59%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7.3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90.10万股,较上期减少27.19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72.79万股,较上期增加97.26万股 [3]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003834)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636.06万股,数量较上期不变;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81.9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天赐材料跌2.00%,成交额9.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663.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3 10:2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0%,报32.26元/股,总市值617.57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9.08亿元,换手率2.01%,主力资金净流出7663.6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42%,近60日上涨68.64%,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8.48%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29日)龙虎榜净买入5959.17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材料收入占比89.6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涉及4680电池、锂电池等多个概念板块 [2] - 公司于2014年1月23日上市,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22亿元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8.23万,较上期减少3.47%,人均流通股增至7595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5633.28万股,较上期增加326.57万股 [3] - 多家基金产品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其中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等持股有所增加,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持股有所减少 [3]
福龙马跌2.03%,成交额13.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2日盘中下跌2.03%,报24.60元/股,成交额13.10亿元,换手率12.57%,总市值102.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9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90%和15.01%,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15%和25.4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0.19%,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20%、+23.49%、+50.00% [1] - 今年以来1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3891.33万元,买入总计1.75亿元(占比8.73%),卖出总计1.36亿元(占比6.79%)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23亿元,同比减少1.55%;归母净利润9374.05万元,同比减少0.9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73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环境产业生态运营77.01%,智能装备20.70%,其他1.30%,其他(补充)0.99% [1] 股东结构与行业信息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1万,较上期增加37.83%;人均流通股5528股,较上期减少27.4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综合环境治理,概念板块包括机械、新能源车、垃圾分类、电池回收、机器人概念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环卫清洁装备、垃圾收转装备、新能源环卫装备等环卫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全球与中国电池撕碎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10-21 17:22
电池撕碎机行业现状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受电动汽车普及带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驱动[3] - 全球环保政策与法规要求对废旧电池进行规范化回收处理,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广阔市场空间[3] - 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例如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系统防止起火爆炸,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模块化设计成为重要方向[4] -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国际知名厂商和崛起的中国本土企业,竞争体现在设备性能、可靠性、价格及提供完整回收解决方案的能力[5]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紧密,设备制造商积极与电池生产商、回收厂及材料企业合作以优化回收工艺链路[5] 电池撕碎机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将深度融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建立数字化监控体系,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设备运行最优化配置[7] - 面对动力电池结构复杂化挑战,研发重点集中在新型刀具材料、创新破碎结构和多级处理工艺以提升处理效能与适应性[8] - 将构建更完善的安全环保体系,重点发展全程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多级防爆抑爆装置和高效废气处理系统[10] - 设备向高度模块化和柔性化发展,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制造商从设备供应商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商[11] 全球电池撕碎机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达到237.75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369.42百万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6.09%[15]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48.23百万美元,占全球20.29%,预计2031年达67.76百万美元,全球占比降至18.34%[16] -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有34.75%份额,预计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05%[16] - 北美和欧洲是重要生产地区,2024年分别占有41.47%和28.37%市场份额,预计2031年北美份额将增至47.03%[16] - 双轴撕碎机产品类型占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达64.21%,锂离子电池应用在2024年份额约为64.68%[16]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UNTHA、Shred-Tech等,2024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55.39%[17] 行业政策环境 -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旨在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强调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22]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汽车生产企业为回收责任主体,并要求建立动力蓄电池溯源信息系统[22]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提高了技术指标,如将冶炼过程锂的回收率由不低于85%提高至不低于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