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格林美与美国ASCEND ELEMENTS签署共探欧洲电池回收与材料合作谅解备忘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9:44
智通财经APP讯,格林美(002340.SZ)公告,公司("GEM")与总部位于美国的欧美优势动力锂电池综合回 收利用企业ASCEND ELEMENTS,INC.("AE")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简称"MOU"),双方决定组合在地 缘关系、资源、资本、技术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构建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循环产业体系,包括合 作建设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 系,服务欧洲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发展,并将积极探索在美国合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工程电 池材料生产的可能性,推动全球电池护照实施与新能源的绿色发展。 ...
长久物流跌2.09%,成交额8495.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9.5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14: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9%至9.37元/股 成交额8495.59万元 换手率1.49% 总市值56.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9.5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3.99%和17.9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6%和14.12% [1] - 年内累计涨幅26.79% 近5日/20日/60日涨幅分别为-6.39%/13.99%/20.44%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26亿元 同比增长27.54% 归母净利润1016.88万元 同比下滑80.66% [2] - 主营业务构成:整车运输55.98% 国际业务35.76% 整车配套3.72% 新能源业务3.31% [1]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7.4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241.81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13万户 较上期增长12.47% 人均流通股19267股 减少11.09% [2] - 第十大流通股东金元顺安元启混合持股128万股 较上期减少6.58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6.42万股 较上期减少30.02万股 [3] 市场交易特征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5月14日净买入3519.85万元 买入/卖出占比分别为13.66%和5.4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公路货运 概念板块涵盖电池回收/储能/理想汽车概念等 [2]
中伟股份涨2.01%,成交额3.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14.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1: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43.63元/股 总市值409.26亿元 成交额3.53亿元 换手率0.90%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14.43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445.53万元(占比6.93%)卖出2416.10万元(占比6.84%) 大单买入9079.10万元(占比25.71%)卖出7994.10万元(占比22.64%)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 收入构成为电池材料45.17% 新能源金属43.49% 其他11.3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包括三元锂电、固态电池、电池回收、钠电池、钴镍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59万户 较上期减少3.01% 人均流通股25,336股 较上期增加3.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76.01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28.52万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43.62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6.63万股 [2]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876.07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79.62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3.23亿元 同比增长6.16%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减少15.2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34亿元 [2]
湖南裕能涨2.06%,成交额6.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90.8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11:11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6%至43.68元/股 成交额6.45亿元 换手率3.92% 总市值332.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890.82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3827.25万元(买入7288.50万元占比11.30% 卖出3461.25万元占比5.37%) [1] - 年内股价下跌3.2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57%/25.92%/36.88% [1] 资金流向 - 大单买入与卖出均达1.60亿元 占比分别为24.86%和24.76% [1] 公司概况 - 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以磷酸铁锂为主(收入占比98.04%) 应用于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 [1] - 成立于2016年6月23日 2023年2月9日上市 注册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1] 行业属性 - 隶属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申万行业 涉及电池回收/固态电池/三元锂电/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概念等板块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68万户 较上期增长42.02% 人均流通股10429股减少29.59%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滑21.59%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7.37亿元 [3] 机构持仓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990.10万股(较上期减少27.19万股)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72.79万股(较上期增加97.26万股)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持股636.06万股(持股不变)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新进持股481.92万股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前十股东 [3]
鹏辉能源跌2.03%,成交额5.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382.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32.36元/股 成交额5.56亿元 换手率4.20% 总市值162.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382.9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978.38万元 大单净卖出6406.2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12% 近5日下跌1.82% 近20日上涨16.24% 近60日上涨17.12%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达7.10万户 较上期增长8.40% 人均流通股5693股 较上期减少7.75% [2]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61.71万股至324.67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79.65万股至287.3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01亿元 同比增长13.99% 归母净利润亏损8822.67万元 同比下滑311.68%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2.5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924.72万元 [3] 主营业务构成 - 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占比98.89% 其他业务补充占比1.11% [1] - 公司属于锂电池细分领域 涉及固态电池 电池回收 磷酸铁锂 钠电池等概念板块 [1]
当升科技跌2.00%,成交额12.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53.79元/股 总市值292.78亿元 成交额12.02亿元 换手率4.3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1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7.21%卖出占比15.13% 大单买入占比23.07%卖出占比31.88%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34.21% 近5日下跌2.85% 近20日上涨23.71% 近60日上涨23.12%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高端智能装备 多元材料占比60.83% 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占比29.37% 钴酸锂占比7.44% 智能装备占比1.5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三元锂电 固态电池 4680电池 电池回收及钴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 [3] -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基金持股258.39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9.0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孚能科技跌2.00%,成交额1.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69.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3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下跌2%至19.56元/股 总市值239.04亿元[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8.62% 近60日涨幅达39.51%[1] - 近5个交易日下跌4.4% 近20日上涨7.53%[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69.35万元[1] - 特大单买入147.08万元(占比0.8%) 卖出1321.47万元(占比7.15%)[1] - 大单买入3812.71万元(占比20.64%) 卖出5507.67万元(占比29.82%)[1] 交易数据 - 单日成交金额1.85亿元 换手率0.77%[1] - 股东户数2.59万户 较上期减少1.24%[2] - 人均流通股47119股 较上期增加1.2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亿元 同比减少37.58%[2] -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14.92%[2] 业务构成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占比96.47% 其他业务占比3.53%[1]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1]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1] - 概念板块涵盖三元锂电 固态电池 磷酸铁锂 电池回收 钠电池等[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 - 成立于2009年12月18日 于2020年7月17日上市[1]
中伟股份跌2.02%,成交额3.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74.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42.62元/股 总市值399.79亿元 成交额3.16亿元 换手率0.8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74.96万元 特大单买入1018.44万元(占比3.22%) 卖出2876.44万元(占比9.11%) 大单买入8028.32万元(占比25.42%) 卖出1.07亿元(占比34.0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15% 近5日下跌5.39% 近20日上涨20.60% 近60日上涨29.62%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23亿元 同比增长6.16%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0% [2] - 主营业务构成:电池材料45.17% 新能源金属43.49% 其他11.3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8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3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59万户 较上期减少3.01% 人均流通股25,336股 较上期增加3.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76.01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28.52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43.62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6.63万股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876.07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79.62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三元锂电 固态电池 电池回收 钠电池 钴镍 [1]
南都电源涨2.06%,成交额10.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20.34元/股,成交10.23亿元,换手率5.96%,总市值182.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94%(9147.33万元)卖出占比8.84%(9041.62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5.61%(2.62亿元)卖出占比29.17%(2.98亿元)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26.0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62%/14.21%/36.69%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系统,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收入构成:锂离子电池产品50.83%、铅蓄电池产品21.49%、再生铅产品19.35%、锂电池材料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能源互联、飞行汽车、电池回收、钠电池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9.98万股(较上期增101.30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增175.9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增126.74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降幅达225.48% [2]
慕尼黑车展观察 | 中日韩电池产业,竞逐订单、产能、回收
高工锂电· 2025-09-14 18:36
欧洲电池本土化进展 - 欧洲车企电动化依赖中国供应链支持 例如大众与小鹏合作 大众与国轩高科联手 宝马/奔驰与亿纬锂能合作 宝马2012年向宁德时代下单[5] - 大众成立PowerCo计划在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建厂 但面临资金压力 萨尔茨吉特工厂选择与国轩高科共建[6][8] - 奔驰采用合资+外购策略 联合Stellantis/道达尔成立ACC 法国工厂2023年投产初期产能13GWh 计划扩至40GWh 德国/意大利工厂获法德政府13亿欧元补贴[8][9] - 奔驰向韩国LGES下发超150GWh电池订单[10] - 雷诺向LGES/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 同时扶持法国Verkor工厂 计划2026年初投产 2028年产能16GWh 其中12GWh供应雷诺[10] - 欧洲电池联盟2023年7月为六大项目投8.52亿欧元 覆盖ACC/Verkor[11] - 保时捷2023年8月放弃自研电池计划Cellforce 因中美豪华电动车销量低于预期[12] -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独立生产固定储能和汽车电池[13] 中国电池企业欧洲战略 - 宁德时代在欧洲发布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 续航/快充/耐低温(零下20度20分钟增410公里续航)/安全(搭配NP3.0技术)全面竞争三元电池[17] - 亿纬锂能展示LMX技术 低温运行窗口拓展至-20℃ 能量密度205Wh/kg 循环寿命超5000次[17] - 宁德时代推出长寿命版本(12年或100万公里 20万公里衰减率9%) 针对欧洲汽车租赁市场[19] - 宁德时代推出磐石底盘技术 支持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20] - 宁德时代改造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 将三元产线切换为磷酸铁锂 新增两条磷酸铁锂产线 并考虑布局钠电产能[22] - 国轩高科调整国内大众标准电芯项目 将28GWh中的16GWh调整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22] - 亿纬锂能发布Omnicell大圆柱电池 展示数字电池护照[24] - 宁德时代承诺2042年实现一半新电池生产不依赖原生矿产[24] 成本竞争新规则 - 欧洲电池生产成本包含能源/劳工/合规/循环经济等综合因素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总生产成本比中国高40%[28] - 技术路线存在方形磷酸铁锂与大圆柱三元电池之争[28] - 磷酸铁锂在欧洲回收经济性不如三元锂电池(三元锂回收利润率4.73% 磷酸铁锂仅1.85%)[32] - 大圆柱电池阵营(LGES/亿纬锂能等)看到机会窗口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 阻抗降低60% 钢壳强度550MPa[30] 循环经济布局 - 欧洲面临电池回收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英国约23500块报废电池中90%被存放而非回收[35] - 中国供应链企业布局欧洲回收网络:亿纬锂能设回收网点 华友循环与法国苏伊士合作 格林美2023年与匈牙利政府/苏伊士共建回收网络[35] - 宁德时代计划将中国"换电+电池回收技术"引入欧洲[35] 产能与需求博弈 - 欧洲电动车需求摇摆不定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一期规划40GWh产能 但先期改造两条LFP产线试探市场[37] - 宁德时代建立风险对冲机制:若欧洲需求变化 铁锂产品可转向中国市场供应 并与汽车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保障机制 每周监控市场变化[37] - 欧洲混合动力和纯电小车单车带电量不高 电池需求呈渐进式而非爆发式[38] 产业联盟竞争 - 韩国采用国家队模式:现代汽车联合LGES/三星SDI/SK On成立电池安全联合工作组 聚焦安全专利/数字电池护照等五大领域 并共享专利权[42] - LGES与日本松下在欧洲创立专利联盟"郁金香" 管理超5000项电池专利[42]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电池端单打独斗但供应链跟随 形成移动生态系统[42] - 中国供应链提高产线自动化率以减少对欧洲昂贵人工的依赖[43] - 中国企业投资摩洛哥(掌控全球超70%磷矿储量):国轩高科布局电池产能 中科电气/海亮股份规划负极与铜箔 构建近岸供应链[44][45] 技术路线竞争 - 磷酸铁锂路线在欧洲面临成本优势被削弱风险 因本土生产削弱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效率[29] - 大圆柱电池具备标准化和生产工艺革新优势 在欧洲新起跑线上有机会与方形电池竞争[30] - 宝马/奔驰等车企看好大圆柱电池未来兼容其他架构(如磷酸铁锂)的潜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