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创新
搜索文档
聚焦清洁能源创新,绿色能源发展大会10月22日宜昌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4:41
(原标题:聚焦清洁能源创新,绿色能源发展大会10月22日宜昌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宜昌报道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地方发展重点。2025绿色能源发 展大会(湖北宜昌)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宜昌举行。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湖北三峡实验室联合主 办,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 宜昌市领导表示,近年来,宜昌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巧借2023中国(宜昌)绿色 能源发展大会专家智慧,紧扣打造"清洁能源之都"目标,调整转型发展思路,促进了"水、风、光"新能 源、新能源电池、绿色智能船舶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宜昌将借本次大会东风,聚焦湖北加快建成中部 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电化长江"先 行示范,为"电化长江"覆盖全"长江流域"提供可借鉴的宜昌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湖北宜昌)主题为"绿色能源、引 领未来",深度聚焦内河航运、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交通、水利水电等领域开发、应用及产业发展科 技创新前沿技术,通过主题报告、专家演讲、场景展示、标准 ...
聚焦清洁能源创新 绿色能源发展大会10月22日宜昌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4:36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湖北宜昌)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宜昌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绿色能源、引领未来” [2] - 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湖北三峡实验室联合主办,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 [1] 大会内容与形式 - 大会深度聚焦内河航运、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交通、水利水电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前沿技术 [2] - 活动形式包括主题报告、专家演讲、场景展示、标准发布等 [2] - 大会设置6大主题报告会,涵盖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发展、动力电池发展及回收利用等议题 [3] 宜昌市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 宜昌市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紧扣打造“清洁能源之都”目标 [2] - 当地促进了“水、风、光”新能源、新能源电池、绿色智能船舶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2] - 宜昌着力推进“电化长江”先行示范,旨在为全“长江流域”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2] 宜昌市产业定位 - 宜昌是“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1] - 宜昌已连续两届承办绿色能源发展大会 [1]
“如果不算上中国,全球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进度为0”
观察者网· 2025-08-15 14:41
中国清洁能源专利增长 - 2000年中国申请人提交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专利仅18项,2022年突破5000项[1] - 中国高质量清洁能源专利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且占比稳步提升[3] - 欧洲专利局将"在两个及以上国家提交的专利申请"界定为高质量专利,中国企业在此标准下表现突出[2]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配方,实现电池轻量化、续航延长、充电提速[7] - 宁德时代研发降低汽车电池起火风险技术,获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7][9] - 中国在电池技术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技术论文占比65.5%,美国仅12%[9]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布局 - "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清洁能源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目标80%已基本实现[6] - 中国在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方面新增限制出口条目,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技术[13] - 中国学术研究环境成熟,设有近50个电池化学与冶金领域研究生培养项目[9] 中国清洁能源全球影响 -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池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输出大量创新设计,主导全球清洁能源产业[1] - 中国技术为全球摆脱化石燃料依赖作出重大贡献[13] - 中国政府引导企业关注碳捕捉、智能电网、重工业电气化等前沿技术[13]
“要是不算上中国,全球进度为0…”
观察者网· 2025-08-15 14:40
中国清洁能源专利增长 - 2000年中国申请人提交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专利仅18项 2022年突破5000项 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2022年中国高质量清洁能源专利数量是美国两倍多 且占比稳步提升 [2] - 高质量专利定义为在两个及以上国家提交的专利申请 体现技术含金量和全球保护意愿 [2] 技术创新与产业主导 - 中国在太阳能 风能 电池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输出大量创新设计 奠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主导地位 [1] - 中国企业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突破西方技术路线 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配方 实现电池轻量化 续航延长 充电提速和成本降低 [5][6] - 宁德时代研发降低电池起火风险技术 获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 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安全关键突破 [6] 学术研究与技术根基 - 中国设有近50个电池化学与冶金领域研究生项目 为产业提供技术根基 [8] - 电池技术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技术论文中 65.5%来自中国研究人员 美国仅占12% [8]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发表于全球同行评审期刊且被广泛引用的论文数量大幅领先 [10] 政府战略与产业投资 - 中国制造2025计划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 目标国内市场占有率80% 目前已基本实现 [5]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规模远超西方国家 构建覆盖全供应链的完整产业体系 [5] - 中国政府引导企业关注碳捕捉 智能电网 重工业电气化等前瞻性新兴技术 [11] 技术保护与全球影响 - 中国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至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包括磷酸铁锂 磷酸锰铁锂等3条控制要点 [10] - 中国对正极材料技术的掌控力支撑其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的主导地位 [10] - 中国技术为全球摆脱化石燃料依赖作出重大贡献 主导地位因其他国家投资不足而进一步巩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