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醒社交
icon
搜索文档
上班前先发个疯,都市白领现在流行「早八蹦迪」
后浪研究所· 2025-06-23 16:31
行业趋势 - 全球范围内兴起"Coffee Raves"文化,以咖啡馆为场地结合电子乐和清醒社交的新型娱乐方式正在颠覆传统夜店模式[1][9][12] - 该潮流始于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欧美城市,已扩散至迪拜、孟买、德里、布里斯班等20+城市[12] - 迪拜"No Filter"成为首个专业组织Coffee Raves的机构,与COSTA咖啡合作月度活动,单场活动带动咖啡馆营收增长30%+[13][16] 商业模式 - 活动选址突破传统咖啡馆,延伸至面包店、天台、公园等非酒精场所,成本较夜店降低60-80%(夜店人均消费100-1000元 vs 咖啡锐舞20-50元)[9][31] - 饮品结构以咖啡/茶饮为主,搭配功能性饮料,毛利率维持在65-75%区间[11] - 音乐类型延续电子乐但节奏更舒缓,House/Trance/Chillout占比达82%[11] 用户画像 - Z世代为核心客群,63%参与者倾向清醒社交,18-26岁群体该比例达71%[28] - 30+人群占比超预期达25%,主要因规避熬夜需求[25] - 用户动机集中于"沉浸感"(42%)、"压力释放"(35%)及"健康社交"(23%)[21] 市场影响 - 英国酒吧10年关闭7000家,2024年单月倒闭34家;日本六本木夜店区转型多元化业态[36][38] - 北京3家经营10年+的Club(Dada Bar/fRUITY SPACE/ByeByeDisco)近期集中关闭[39] - 深圳MOMOKAWA、phase coffee及成都原咖啡通过Coffee Raves实现客流量环比增长150%+[42] 文化演变 - 蹦迪文化历经三代演变:80年代迪厅(Disco)、千禧年夜店(Hip-hop)、当前Coffee Raves(电子乐+健康)[6][8][9] - 社交媒体推动裂变,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破3亿次,小红书讨论量月增280%[21][45] - 形成"croissant techno"等跨界IP,法国Le Pain Quotidien面包店借活动提升品牌年轻化指数40%[23]
从迪拜到成都,正在风靡全世界的「咖啡蹦迪」究竟是什么?
36氪· 2025-06-21 21:45
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兴起"Coffee Raves"新潮流,以咖啡馆为场地、白天时段、无酒精饮品和电子音乐为特点,颠覆传统夜店文化 [3][12][14] - 该趋势反映Z世代对健康生活方式和清醒社交的追求,63%的Z世代更倾向不依赖酒精的社交方式 [28][30] - 与传统夜店相比,Coffee Raves具有成本优势(20-50元/场 vs 夜店60-120元/杯酒),且避免身体透支 [31][32] - 部分国家夜店数量显著下降(英国10年关闭7000家酒吧,2024年每月34家关闭),而Coffee Raves带动咖啡馆业绩增长 [38][44] 行业演变 - 蹦迪文化历经三代演变:80年代迪厅(Disco)、千禧年夜店(韩流/欧美电音)、当代Club(亚文化/电子乐)[8][9][11] - 新型业态突破空间限制,咖啡馆/面包店/公园等均可成为活动场地,时间集中在9:00-18:00 [12][13] - 连锁品牌如COSTA、Le Pain Quotidien已开展月度活动,将吧台改造为DJ台,结合餐饮特色营造氛围 [15][16][24] 消费者行为 - 参与者动机包括:音乐沉浸感(71%Z世代重视)、压力释放、低成本社交 [22][28][31] - 30+人群成为新客群,因体力无法适应夜间活动 [25] - 活动被部分用户替代晨跑,咖啡因与音乐形成天然兴奋剂 [22][24] 市场表现 - 迪拜"No Filter"成为首批专业组织者,与COSTA合作月度活动 [15] - 中国深圳MOMOKAWA/phase coffee、成都原咖啡已开展活动并带动客流 [44][46] - 社交媒体讨论激增,用户主动搜寻相关信息并表达参与意愿 [46][48][50] 文化影响 - 形成"Sober Socializing"理念,强调真实互动而非酒精催化 [27][28] - 反映Z世代矛盾需求:群体狂欢与个体清醒的平衡 [50] - 类比黑胶复兴,体现传统文化形态在新消费环境下的适应性转型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