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秦皇岛港蝶变|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报· 2025-10-07 15:30
港口工业旅游转型 - 港口工业旅游区开放后 将秦皇岛海岸旅游景区连成一片 形成从西向东的连续打卡点 [2] - 旅游区将原有工业设施改造为景点 如铁路花海 甲码头运煤船 乙码头吊机等工业遗址 [15][16] - 工作船码头改建为南山游艇帆船码头 拥有58个泊位 提供教育培训 赛事 观光等业务 [18] - 航标塔更名为海誓塔 维修车间改造为海誓花园婚庆场地 拥有专属海岸线和沙滩 [21] 港口历史与地理优势 - 秦皇岛港于1898年自开主权口岸 是北方唯一自开口岸 天然不冻良港且邻近北京 [6] - 港口邻近开平煤矿 煤炭通过津榆铁路运输下海 与铁路交汇推动从小渔村发展为大城市 [6][7] - 作为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终点站 港口有21个煤炭专用泊位 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 [4] - 2007年成为全球首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 年输出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40%以上 [7] 煤炭运输业务现状 - 秦港股份2024年货物总吞吐量4.14亿吨 其中煤炭吞吐量2.08亿吨 秦皇岛港吞吐量1.8亿吨 [4] - 煤炭吞吐量连续两年下滑 受进口煤冲击 主产地减产 新能源发力等因素影响 [12] - 大秦铁路30年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大部分为煤炭 是西煤东运关键通道 [8] 城市发展与交通格局 - 铁路线纵横交错分割城市 形成铁路跑城内 公路走城外的格局 影响市民通勤和下海 [9][10] - 京奉铁路改线贯穿市区 造成道南道北分隔 地道桥经常被淹 市民出行困难 [9] - 市区向西发展至小铁路区域 东西向通勤需等待火车经过 高速铁路建成后问题逐步解决 [9][10] 西港东迁战略转型 - 2006年提出西港东迁 将西港区生产功能转移至东港区 腾退400公顷土地和4.5公里海岸线 [12] - 东港区建设1.7公里海岸线综合性现代化港区 承接生产运输业务转移 距离大秦铁路更近 [12][13] - 2013年西港区停止运营 2018年港口旅游工业区开园 推动从能源输出向综合物流枢纽转型 [12][14]
秦皇岛港蝶变 | 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网· 2025-10-06 14:13
秦皇岛港历史与战略定位 - 秦皇岛港是天然不冻良港,距离北京仅数百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且邻近中国第一座煤矿开平煤矿,煤炭可经津榆铁路从港口下海[2] - 港口于1898年由清光绪皇帝钦准开埠建港,是近代北方唯一一个自开主权口岸,其兴起关键源于港口而非旅游业[2] - 2007年秦皇岛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年输出煤炭长期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以上,是国内主要煤炭运输枢纽[3] 港口运营数据与业务变化 - 根据秦港股份2024年年报,其下属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共实现货物总吞吐量4.14亿吨,其中煤炭吞吐量2.08亿吨[2] - 秦皇岛港2024年吞吐量为1.8亿吨,港口拥有21个煤炭专用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2] - 秦港股份煤炭吞吐量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受进口煤冲击、主产地减产、新能源发力等因素影响[6] 城市发展与交通格局 - 港口与铁路交汇使秦皇岛从小渔村发展为大城市,形成“铁路跑城内,公路走城外”的格局,一个普通地级市拥有三个特等火车站,分属三个铁路局[3] - 大秦铁路作为“西煤东运”关键通道,30年间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大部分为煤炭[3] - 京奉铁路(津榆铁路)1916年改线东西向贯穿市区,将城市分割为“道南”(港口相关工业区)和“道北”(平民区),对市民通行造成长期影响[3][4] 港口转型与“西港东迁”战略 - 2006年秦皇岛市提出“西港东迁”设想,将西港区煤炭、杂货等生产功能转移至东港区,腾退近400公顷土地及4.5公里海岸线,推动港口向综合物流枢纽转型[6] - 东港区在西起煤五区、东至沙河口1.7公里海岸线建设综合性现代化港区,承接业务转移,且距离大秦铁路更近,有利铁路线路并行排布[6][7] - 2013年秦皇岛港西港区正式停止运营,2018年港口旅游工业区正式开园,标志着转型实质性推进[8] 工业遗址旅游化改造 - 港口旅游工业区将原有铁路、码头、航标塔等工业设施改建为旅游打卡点,如“铁路花海”是在原有铁路线旁种花,供游客体验[9] - 港区工作船码头被改建为拥有58个泊位的南山游艇帆船码头,承接教育培训、赛事、展览、海上观光等业务,计划打造航海教育培训和赛事基地[12] - 深入海中的航标塔被命名为“海誓塔”,附近机械维修车间改造为“海誓花园”婚庆主题组团,拥有独属海岸线和沙滩[14] 旅游产业协同效应 - 国庆节当天有200余名航海爱好者驾驶76条帆船在港口工业旅游区下海,此项活动已持续6年,秦皇岛沿海全年有6-7个月适宜帆船下海[2] - 港口工业旅游区开放后,使秦皇岛海岸旅游景区连成一片,从西向东皆是打卡点,改变了游客以往主要集中于阿那亚、北戴河、山海关的局面[17] - 改造前港口占据海岸线,将市民下海的沙滩分割为互不连通的东山浴场和西浴场(金梦海湾),转型后提升了海岸线的公共休闲价值[5]
码头上的全球贸易
经济观察网· 2025-09-21 15:03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港口作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团 其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超4400万标箱居全球第二 原油进口量占全国1/3以上 铁矿石进口量占全国近1/4 铝矾土进口量占全国近3/5 粮食进口量占全国近1/5 通过各货种吞吐量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形势和全球产业链变革 [1] - 中国正从全球产业链的"接入者"向"驱动者"转变 山东港口率先从"单一港口运营商"向"港口综合服务商"转型 通过370余个泊位和260余条外贸集装箱航线连接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 成为国际产业变化的"风向标"和全球经贸关系的"温度计" [2][16] - 港口不同货种吞吐量波动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 全球经贸关系态势与产业发展趋势 包括中国企业出海带动的件杂货增长 地缘政治影响的原油需求变化 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业务转型 以及海外基建带动的钢材出口增长 [15][16] 件杂货业务与出海热潮 - 2025年1-8月山东港口件杂货班轮业务吞吐量近2000万吨 同比增长77% 主要运输机电设备 工程机械 汽车等中国企业出海投资所需装备 [3] - 件杂货班轮航线从2024年23条增至2025年8月底新开9条 扩容6条存量航线 覆盖非洲 北美 南美 欧洲 中东 俄罗斯 东南亚 澳洲 日韩等地区 [3]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 增长8.4% 占全球份额11.9% 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 2025年1-8月中企海外新签项目1143个创历年同期最高 [4] - 山东港口为出海企业提供全球化工程物流链服务 设计中国—几内亚 中国—马尔代夫等全程运输方案 青岛港作为北方唯一全面覆盖"一带一路"的超级枢纽 通过直达周班快航将货物交付效率提升30% [4][5] 原油业务与国际经贸影响 - 山东港口原油进口量占全国1/3以上 依托40多家独立炼厂形成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原油加工总量超亿吨占全国1/6 建有直通地炼的原油管道年输油能力2.37亿吨 [7] - 受俄乌战争 红海危机 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涨至120美元/桶以上 导致山东地炼企业开工率跌至50%以下 2025年1-8月原油外进量同比下降2.9% [8][9] - 能源结构调整加速 2025年5月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51% 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比超9成 2025年1-7月青岛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倍 烟台港新能源汽车吞吐量5万辆增长21.8% [9] 钢材出口与海外基建 - 山东港口铁矿石进口量占全国近1/4 2025年1-8月铁矿石外进量微增1.9% 但受国内基建地产投资放缓影响 前7个月中国铁矿砂进口6.97亿吨减少2.3% [10][12]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出口钢材557.3万吨增加19.2% 其中钢铁板材355.6万吨增加9.9% 角钢及型钢69.1万吨增加92.2% 棒材44.6万吨增加24.9% 主要出口非洲 东盟 中东等地区 [14] - 日照市2025年前7个月钢材出口206.2万吨增长10.3% 前4月出口东盟钢材28.9万吨增长196% 非洲地区占日照钢铁出货量34% 应用于家电 汽车和集装箱制造 [14] 其他货种吞吐量变化 - 烟台港作为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占全国吞吐量40%以上 2025年1-8月铝土矿进口艘次236艘增长65% 进口量增长超70% 受氧化铝价格从3000多元/吨飙升至6000多元/吨推动 [15] - 2025年前8个月山东港口粮食进口量同比下滑21.3% 因国际粮价飙升且国内提高粮食自给率 但纸浆进口量增长18% 受餐饮生活用纸和快递包装用纸需求拉动 [15] - 煤炭吞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反映能源结构变革影响 [15] 港口转型与供应链服务 - 山东港口发起全球物流供应链生态联盟和中国港口采购供应链联盟 通过海铁联运 江海联运设计多式联运线路 与魏桥集团联合在几内亚投资矿产和码头 [17] - 创新打造木材供应链"前港后园"服务模式 集存储 物流 贸易功能于一身 开展仓单质押 商业保理等业务 为九州物资等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0% [18] - 港口作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 受到国际贸易关系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影响 需参与国际竞争并满足国家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求 [9][18]
孟蒙格拉港设定2026财年收入目标为60亿塔卡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07:14
《商业标准报》报道,孟蒙格拉港务局 (MPA) 拟在2026 财年实现60亿塔卡的收入和处理超过1200万吨 货物。在此期间,预计将有约900艘外国商船停靠港口码头。该港口在2025财年处理了1040万吨货物, 收入达34.333亿塔卡,创下了新纪录,利润达6.21亿塔卡,比2.05亿塔卡的目标高出203.49%。该港口正 在进行重大转型,旨在成为孟西南部重要的海上枢纽,其强劲的进出口业绩和扩张计划为其提供了支 撑。在临时政府愿景的支持下,港口正在制定吸引外资和升级基础设施的计划。本财年头48天(截至8 月17日),已有103艘商船停靠蒙格拉港,装运货物约100万吨。其中,8艘商船共装载5332个标准箱的 集装箱货物。正在进行的升级工程,包括疏浚进港航道、扩建集装箱码头以及海关和港口运营的数字 化,预计将维持这一势头。凭借其战略位置和不断增长的容量,蒙格拉港正在成为吉大港的重要替代方 案,缓解孟主要海港的拥堵状况并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