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左翼
搜索文档
美联邦执法人员在芝加哥巡逻 市长:他们毫无缘由耀武扬威
新华社· 2025-09-29 09:40
联邦执法行动部署 - 全副武装的美国联邦特工于当地时间28日开始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中心巡逻 [1] - 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联邦执法人员在芝加哥市著名的旅游和购物区巡逻 [2] - 田纳西州共和党籍州长比尔·李表示联邦执法人员预计一周内将抵达孟菲斯 [1] 针对波特兰的军事派遣 - 特朗普27日宣布将向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派遣军队以应对国内恐怖分子 [4] - 拟向孟菲斯派遣的兵力约150人与洛杉矶和华盛顿的行动相比规模大大缩小 [2] - 特朗普称派遣军队是为保护波特兰及遭反法西斯运动等国内恐怖分子攻击的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 [4] 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冲突 - 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强烈谴责联邦特工的巡逻行为称市民和游客被吓到 [2] - 俄勒冈州州长科特克表示波特兰当地安全状况正常特朗普派军是滥用职权 [4] - 波特兰市长基思·威尔逊声明没有请求也不需要联邦政府干预 [4] -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曾强烈反对特朗普部署国民警卫队法院初审裁定该行为违法联邦政府正在上诉 [2]
刚刚,特朗普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9-28 10:21
特朗普向波特兰市派遣军队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9月27日宣布向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派遣军队以应对国内恐怖分子必要时将授权使用全部武力[1][3] - 派遣军队的决定是基于国土安全部长的请求特朗普指示战争部长执行旨在保护波特兰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免受反法西斯运动等组织的攻击[3] - 俄勒冈州州长和波特兰市长均表示当地安全状况正常并批评特朗普此举为滥用职权且未请求联邦干预[4] 此前向其他城市派遣军队的争议 - 特朗普此前曾向洛杉矶和华盛顿派遣部队遭遇强烈抵制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已就此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5][6] - 在洛杉矶特朗普在未获州长请求的情况下派驻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这是自1965年以来总统首次如此调动州国民警卫队[6][7] - 国民警卫队在华盛顿的部署超过2000人但民意调查显示约七成美国人虽担忧犯罪却不支持以派遣国民警卫队的方式维护治安[7] 对2026年世界杯举办城市的潜在影响 - 特朗普表示如果认定承办2026年世界杯的美国城市不安全将把比赛转移到其他城市特别点名西雅图和旧金山为问题城市[1][9] - 2026年世界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举办美国拥有11个赛场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的大城市[9] - 特朗普承诺将确保赛事安全但强调对激进左派管理的城市不信任可能影响举办地的稳定性[9]
再向民主党任市长城市派兵 特朗普被批滥用职权
新华网· 2025-09-28 09:12
政府行动 - 美国总统宣布向波特兰市派遣军队以应对国内恐怖分子[1] - 此前曾签署行政令将反法西斯运动列为国内恐怖组织[2] - 宣布向洛杉矶地区派驻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4] 地方反应 - 俄勒冈州州长表示当地安全状况正常并指责派军是滥用职权[2] - 波特兰市长声明没有请求也不需要联邦政府干预[2]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就部署部队一事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3] 历史背景 - 此次派兵是自1965年以来总统首次在未获州长请求的情况下调动州国民警卫队[4] - 特朗普曾向洛杉矶和华盛顿派遣部队并遭遇抵制[3] - 目前华盛顿部署的国民警卫队人员超过2000人[4]
特朗普说将向波特兰派遣军队应对“国内恐怖分子”
新华社· 2025-09-28 06:51
政府行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派遣军队以应对国内恐怖分子[1] - 特朗普指示战争部长派遣军队保护波特兰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1] - 特朗普曾于22日签署行政令将反法西斯运动列为国内恐怖组织[1] 政治背景与反应 - 特朗普政府称反法西斯运动为煽动暴力推翻政府的激进左翼恐怖组织[1] - 波特兰市长基思·威尔逊声明未请求也不需要联邦政府干预[1]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已就部署部队一事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1] 相关事件 - 特朗普曾向洛杉矶、华盛顿派遣部队并遭遇强烈抵制[1] - 特朗普多次威胁将向芝加哥等民主党主政的城市派兵以打击犯罪[1] - 自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害后特朗普加大针对激进左翼的攻势[1]
刚刚!特朗普宣布:派兵!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00:28
特朗普的军事部署声明 - 特朗普宣布将向俄勒冈州波特兰派遣部队,并授权在必要时使用全部武力[1] - 此举旨在保护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据称这些设施正遭到安提法和其他国内恐怖分子的围攻[2] 波特兰的紧张局势与抗议活动 - 波特兰联邦ICE拘留设施外的持续抗议加剧了地方官员、联邦当局与示威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 - 由部分反法西斯活动人士领导的抗议有时演变为暴力,导致联邦官员受伤,数名抗议者因袭击被起诉[3][4] - 抗议者曾架起一座断头台,被国土安全部描述为失控的行为[4] 相关的政治背景与行动 - 特朗普政府将安提法指定为国内恐怖组织,尽管该命令并无法律效力[3] - 今年夏天,特朗普已在洛杉矶及国家首都的执法行动中部署了国民警卫队和现役海军陆战队员[4] - 特朗普此前曾威胁向芝加哥派遣国民警卫队,但并未付诸行动[3] 地方政府的回应 - 波特兰市长基思·威尔逊在特朗普发出威胁后声明,并未要求也不需要联邦干预[5]
刚刚!特朗普宣布:派兵!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00:14
特朗普军事部署声明 - 特朗普宣布将向俄勒冈州波特兰派遣部队,并授权在必要时使用全部武力[2] - 特朗普指示国防部提供所有必要部队以保护波特兰[3] - 部署目的是保护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据称这些设施正遭到安提法和其他国内恐怖分子的围攻[4] 波特兰抗议活动背景 - 波特兰联邦ICE拘留设施外的抗议活动持续,有时演变为暴力,加剧了地方官员、联邦当局与示威者之间的紧张[4] - 抗议由部分反法西斯活动人士领导,与安提法有关的团体继续呼吁举行更多示威[4] - 一些联邦特工在冲突中受伤,数名抗议者因袭击被起诉[6] 政府行动与各方反应 - 特朗普政府将安提法指定为国内恐怖组织,尽管该命令无法律效力[4] - 今年夏天,特朗普已在洛杉矶及国家首都的执法行动中部署了国民警卫队和现役海军陆战队员[6] - 波特兰市长基思·威尔逊声明并未要求也不需要联邦干预[7]
查理·柯克追悼会举行 特朗普暗示“激进左翼”应对刺杀负责
央视新闻· 2025-09-22 07:59
活动概述 - 查理·柯克的追悼会于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州立农业保险体育场举行,该活动被美国国土安全部列为高度安全事件 [1] - 纪念活动由柯克创立的保守派青年倡导组织“美国转折点”在其遇刺11天后组织,吸引了数万名哀悼者 [1]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柯克的遗孀埃里卡·柯克为主要发言人,亿万富豪埃隆·马斯克也现身追悼会现场 [1] 主要人物言论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赞柯克为“美国自由的殉道者”,并誓言继续其事业,同时暗示“激进左翼”应对谋杀事件负责,称“暴力主要来自左翼”但未提供证据 [1] - 柯克的遗孀埃里卡·柯克宣布接管“美国转折点”组织,并向被控谋杀柯克的22岁男子表示宽恕 [1] - 柯克的朋友和保守派同僚称赞其创立了一场政治运动,并誓言要将其发扬光大 [1] 人物互动 - 有图片显示,特朗普同埃隆·马斯克在追悼会现场进行交谈,而此前二人曾因政治分歧产生矛盾 [1]
【环时深度】誓言打击“激进左翼”,白宫瞄准了谁
环球时报· 2025-09-19 06:40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安提法”列为恐怖组织及相关行动 - 特朗普宣布计划将名为“安提法”的左翼运动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并称其为“病态、危险、激进的左翼灾难”[3] - 特朗普表示将“强烈建议”对那些资助“安提法”的人进行彻底调查,副总统万斯呼应此表态,点名批评福特基金会和开放社会基金会[6] - 白宫还将矛头指向名为“不可分割”的组织,该组织始于2016年,规模不断扩大,能迅速组织集会抗议等活动[8] “安提法”运动的性质与历史 - “安提法”是“反法西斯”的简写,被法新社介绍为美国“左翼激进组织”的总称,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仅称其由反对右翼意识形态的团体组成[3] -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雷强调,“安提法”是“一种运动或意识形态”而非一个组织,没有明确的领导者、组织结构和成员名单[3] - “安提法”一词最早出现在1946年,但该运动在美国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反对三K党和新纳粹分子的活动,并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更多人加入[4] - “安提法”成员形形色色,有的属于非暴力左派,也有人主张使用暴力,曾在抗议中戴着黑色面具,用侵犯性举动对待警察和记者[3] 针对基金会的指控与影响 - 万斯指责福特基金会和开放社会基金会资助左倾新闻杂志《国家》,该杂志刊登的文章被用来“为柯克的遇袭辩护”,并称福特基金会2019年向《国家》杂志捐赠了10万美元[6] - 美国《国家评论》杂志报道称,福特、开放社会等基金会决定了美国左翼人士可以思考、讨论或支持什么,大多数左倾媒体、智库等组织依赖其捐赠[7] - 福特基金会被指在肯尼亚煽动大规模抗议活动,开放社会基金会则被多国抵制,并长期被指利用援助项目在其他国家策动“颜色革命”[7] - 特朗普近期指责索罗斯父子资助全美范围内的暴力抗议活动,要求起诉他们,开放社会基金会负责人亚历山大·索罗斯曾表示要挑战特朗普和马斯克[7] 美国政治暴力的比较与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美国面临的不只是“激进左翼”带来的政治暴力,还有右翼极端分子引发的危机,自2001年以来,右翼极端主义暴力致死人数约占美国国内极端主义致死人数的75%至80%[9] - 相比之下,左翼极端主义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到总死亡人数的5%,相关事件主要针对财产而不是人[10] - 多位专家强调,美国越来越多的枪击案凶手的动机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左右光谱,而是受到现代政治中支离破碎、高度网络化状态的影响[11] - 有观点认为,美国政治生活机制奖励的是那些刺激局势升温的人和政策,而非缓和紧张局势的人和纲领,目前尚未看到摆脱仇恨和暴力漩涡的清晰道路[12]
大规模举报运动兴起,多人因“不当言论”被炒,柯克被枪杀后美国更分裂了
环球时报· 2025-09-15 06:52
事件背景与政治影响 - 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期间遭枪击身亡 其政治立场包括支持拥枪、反对多元性别和反移民 加剧美国社会撕裂 [1] - 嫌犯罗宾逊面临谋杀、开枪致人重伤和妨碍司法公正等多项重罪指控 将于9月16日首次出庭 犹他州总检察长称所有可能性包括死刑均在考虑中 [3] - 美国定于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大型体育场为柯克举办追悼会 特朗普表示有义务参加追悼会和葬礼 [3] 社会舆论与审查行动 - 共和党政客和右翼人士发起网络举报运动 针对对柯克之死"赞赏、辩解或轻描淡写"的言论 致使其被解雇 外籍人士面临签证吊销、拒签或驱逐出境 [1][4] - 保守派活动人士建立名为"查理·柯克的谋杀者"网络曝光网站 宣称已收到近3万份举报 共和党籍众议院成员提议对相关评论者实施终身社交媒体禁令 [4] - 美国副国务卿兰道表示 外籍人士若在社交媒体上"赞赏、辩解或轻描淡写柯克之死"将被视为美化暴力 面临签证吊销、拒签或驱逐出境 并呼吁网民举报 [5] 企业及机构应对措施 - 美国办公用品零售商解雇密歇根州门店员工 因其拒绝打印柯克相关海报 [4] - 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卡罗来纳黑豹队开除一名员工 DC漫画公司取消一名作者的漫画连载 因两人在社交媒体嘲讽柯克之死 [4] - 加州州立大学一位教授因发布讥讽性表情包被解除教职 [4] 国际影响与连锁反应 - 墨西哥国会人员因电视评论柯克之死受谴责后辞职 电视台公开道歉 英国牛津大学辩论会候任主席因不当言论面临处分 [7] - 柯克被杀案引发伦敦爆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极右翼集会 约15万人参加反移民集会 同时有数千人举行反对种族主义集会 [7] - 马斯克通过视频演讲参加伦敦示威集会 指责左翼为谋杀者政党 称暴力即将来临 煽动英国更换政府并解散国会重新大选 [7] 社会冲突与法律争议 - 伦敦示威期间抗议者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 造成26名警员受伤(其中4人重伤) 警方逮捕25人 英国政府部署1.6万名警察维持秩序 [7] - 美国个人权利与言论基金会法律总监指出 大规模举报解雇行动违宪 将产生寒蝉效应 认为相关言论受宪法保护 [6] - CNN主持人表示柯克事件传播后 仇恨、指责、报复和分裂言论兴起 反映美国社会已支离破碎 [6]
【环球财经】特朗普政府与美高校之争持续:哥大交钱妥协,哈佛继续硬刚
新华社· 2025-07-24 20:35
哥伦比亚大学和解协议 - 哥伦比亚大学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将支付2亿美元和解金以结束多项联邦调查并恢复科研经费支持 [1][2] - 协议要求哥大在3年内支付2亿美元和解金,另支付2100万美元了结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调查 [2] - 哥大同意加强外籍学生审查,与政府共享相关信息并报告持相关签证学生的纪律处分情况 [2] - 哥大承诺维持安保力量防止学术场所示威,改革教职员大会结构,取消招生中的种族偏好并终止DEI项目 [2] - 美国政府3月曾撤销对哥大4亿美元联邦拨款,校方妥协后推行包括改革学生纪律程序等系列措施 [3] 哈佛大学与政府冲突 - 美国国务院对哈佛大学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发起调查,质疑其是否符合国家利益 [1][4] - 哈佛谴责调查为"政府报复行为",表示将继续招收国际学者并支持其签证申请 [4] - 特朗普政府4月要求哈佛改革管理结构遭拒后,削减该校超26亿美元联邦资助 [4] - 哈佛已对政府冻结资金和限制国际学生政策提起两项诉讼,案件仍在审理中 [6] - 2023财年国务院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共发放34.9万份签证,但未说明调查哈佛的具体原因 [4] 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要求顶尖高校根除"反犹主义"、废除少数族裔招生倾斜政策,否则面临资金削减 [6] - 政府将私立精英大学视为"自由主义堡垒",寻求对其加强监管 [6] - 除哥大和哈佛外,康奈尔、西北等名校共计逾20亿美元联邦资金遭冻结 [7] - 特朗普称与哈佛谈判曾接近和解,但7月初知情人士透露双方"远未达成一致" [6] - 白宫发言人表示相信哈佛最终会支持总统政策愿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