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4% 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证券日报· 2025-10-30 01:20
物流需求总量 - 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各季度增速均保持在5%以上 [1] - 工业品物流需求是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核心支柱,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1% [2] - 进口物流总额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0%,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个百分点,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至3% [2]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6%,三季度同比增长8.0%,较二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 [2] - 线上新型消费物流需求加快增长,冷链鲜食、家电3C等网购品类保持较高热度,线下新兴零售领域相关物流需求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新质生产力领域催生强劲物流需求,前三季度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绿色低碳、高端制造等领域扩张态势明显 [3] 物流供给规模 - 前三季度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为50.6%,9月份指数回升至51.2%,新订单指数达53.3%并已连续8个月保持景气运行 [4] - 物流供给体系循环通畅,航空物流需求增长势头显著,其业务总量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实现环比增长,腹仓利用率维持高位 [4] - 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5.5元,比上半年下降0.2元,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3% [5] - 快递、跨境物流等细分领域增长势头尤为明显,企业经营状况呈现边际回暖与改善的趋稳发展态势 [5] 行业发展趋势 - 物流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1] - 行业景气水平整体向好,物流供给端协同发力,细分领域多元发展 [1] - 产业提质升级释放强劲动能,驱动物流供给端加速变革,呈现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协同推进的格局 [4] - 四季度随着海运、电商快递物流等领域迎来传统旺季,物流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5] - 现代物流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升级"加速迈进 [5]
前8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2%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13
物流总额与增长趋势 - 前8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与前7个月基本持平 [1] - 8月份当月物流总额增长4.8%,增速比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1] - 前8个月工业品物流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5%,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同比增长4.8% [1] 细分领域物流需求 - 前8个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5%,增速较前7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显示消费相关物流需求恢复加快 [1] - 前8个月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9%,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9%,连续3个月小幅增长 [1] 物流市场规模与景气度 - 前8个月物流业总收入达9.4万亿元,同比增长4.6% [2] - 前8个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为50.6%,物流企业新订单指数连续7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2] - 前8个月重点调查的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业务收入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基本稳定 [3] 物流服务价格与成本 - 8月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1070.1点,环比上涨3.3% [2] - 8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105.1点,环比回升0.01% [2] - 8月份快递行业平均单票价格缓中趋稳,环比小幅提高0.01元,部分区域头部企业单票价格环比上浮1%—3% [2] - 百元物流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5.1元,比前7个月降低0.2元 [3] 行业结构与创新动态 - 铁路运输等传统物流服务转型升级推进,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物流服务持续领跑,跨境国际物流韧性提升 [2] - 物流企业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多式联运、供应链整合等策略开辟新增长点 [3] - “反内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物流企业竞争趋于有序,正逐步从价格战向价值创造转变 [3]
中铁特货(001213) - 001213中铁特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5:08
行业发展前景 - 商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需求预期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大件货物物流重心将更强调高科技、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在安全、可持续、环保等方面也将迎来更高要求 [3] 股东回馈与分红 - 公司围绕主营业务提升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回报股东,制定了2024 - 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6.93亿元(含2024年度预案)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拟每10股派发0.61元现金红利(含税),共计分配2.7亿元,该预案将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3] 业务合作 - 公司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众多汽车制造企业或其下属公司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专业商品汽车物流服务 [3] 股价与市值管理 - 2024年的稳定股价方案已依据有关规则终止实施,公司将结合2025年行业发展和市场预期,进一步加强市值管理并做好相关工作 [3] 公司发展展望 - 2025年,公司将贯彻落实物流领域相关政策,应对市场变化,强化协同协作,深耕商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业务,加强大件、食用油、汽车零部件等物流业务市场开发,通过创新供给产品等措施提质降本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 [3] 盈利相关 - 公司具有物流网络、中长距离物流等优势,将持续加强各业务板块的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112.67亿元,净利润6.67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5.82亿元,净利润1.72亿元 [4] 商品汽车物流板块经营情况 - 公司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实现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增运增收,大客户全年运量占比保持90%以上,规划设计开发专线产品,组织开行零部件 + 整车班列,加强国铁汽车托运平台推广力度,2024年共计运输商品汽车751.8万台,同比增长9.8% [4]
江苏统筹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降本增效 全面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六大任务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58
物流行业在江苏的发展现状 - 现代物流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1] -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物流大省,物流业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1] - 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5.4%降至2024年的12.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 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目标 - 江苏省印发《江苏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明确到2027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2] - 目标是把江苏建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韧性强、服务环境优的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2] 降低货物综合运输成本的措施 - 江苏是水运大省,2024年全省水路、铁路货运量累计13.1亿吨,同比增长3.7%,水路货运量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 [2] - 全面推进"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1100公里,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里程达到2800公里 [2] - 推动南京、苏州、连云港等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到2027年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左右 [2] - 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协同建立物流专题库,推动物流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开放 [2] 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的措施 - 江苏共创建8个国家物流枢纽、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8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4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数量居全国前列 [3] - 加快推动纳入规划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储备并滚动实施一批支撑性物流项目 [3] - 在长三角区域复制推广联动接卸、航空异地货站等合作模式,强化口岸协同监管 [3] - 加快推动开辟至重要地区的国际海运航线,增加面向重点国家的全货机航线 [3] 降低全链条供应链成本的措施 - 江苏培育了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但依旧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综合物流企业 [4] - 到2027年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80家,支持省内大型远洋航运企业打造自有海运战略船队 [4] - 支持物流行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等高效衔接、深度融合 [4] - 围绕数字物流、绿色物流、即时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力争率先形成一批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5] 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的措施 - 支持南京、苏州等地开展低空物流创新试点工作,重点在即时配送、医药物资配送、区域联程接驳等领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应用场景 [6] - 推动智慧仓储、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园区、智慧分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全省规划布局10家左右新质物流园区 [6] - 支持物流枢纽、园区等绿色化升级和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省规划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园区 [6] - 鼓励物流企业集成应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巷道堆垛机等智能仓储设备 [6]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 - 优化城市货运网络规划设计,对不同类型货车城市通行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督 [7] - 对进出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南通港等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执行通行费五折优惠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 [7] - 对集装箱货运船舶实行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加强"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服务 [7] - 持续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监管模式创新与改革 [7] 政策支持与要素配置保障 -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8] - 重点保障规划明确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省级园区(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 [8] - 持续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重点领域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8] - 推动与国际领先的供应链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强职业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和证书互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