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发展

搜索文档
出行平台的下半程:高德难破“阿里局”,滴滴寻觅“新大陆”
36氪· 2025-06-20 21:04
高德地图的市场地位与盈利突破 - 高德地图在2025年3月成为出行服务行业TOP1应用,月活用户达8.73亿,位列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1][3] - 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日均单量达800万单,聚合打车业务在2022年9月日均单量550-600万单时已盈利[2][6] - 对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用户的忠实转化率分别为10.7%和38.6%[6] 商业化挑战与战略转型 - 地图平台商业化难度大,谷歌地图年营收97亿美元仅占母公司总营收5%[1] - 高德地图尝试向"出门好生活"平台转型,整合口碑业务并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用户心智迁移困难[4] - 2024年8月启动分级收费,高级版商用服务定价10万元[4] 技术投入与生态协同 - 三维实景地图更新、北斗定位优化等技术投入成本高昂[4] - 在阿里生态中定位微妙,2025财年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来自高德和饿了么[8] - 与抖音、美团等平台竞争加剧,面临服务闭环能力受限的挑战[8] 国际化发展对比 - 滴滴海外业务GTV增速28%,亏损收窄至1.8亿,在拉美等14国建立完整服务生态[9][11] - 高德受限于阿里日本合作框架,难以复制滴滴的海外扩张模式[9] - 滴滴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4.9%,日均单量1099万单[9] 未来发展方向 - 高德需平衡生态协同与独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突破"工具型应用估值天花板"[7][13] - 滴滴通过海外业务寻求增量,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尝试复制成功模式[11][12] - 高德需在保持流量优势的同时解决平台独立性和盈利模式问题[13]
物管基本盘稳固,独立发展轻装上阵——融创服务(1516.HK)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6-09 16: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联方境外债重组取得重大进展,5月销售表现亮眼,融创服务对关联方依赖度显著降低,深耕核心城市,物管基本盘稳固 [1][2] - 关联方境外债重组落地,公司有望逐渐摆脱关联方影响,2025年应收款减值对利润影响较小,公司有望扭亏为盈,但地产关联业务明显收缩,整体利润率有待企稳,下调2025 - 2026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融创中国全口径销售金额49亿元,同比+128%,权益口径销售金额24.5亿元,同比+108%;1 - 5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160亿元,同比 - 35%,权益口径销售金额80亿元,同比 - 41% [1] - 融创中国合计95.5亿美元境外债务计划通过发行新强制可转债转换为普通股,截至5月26日约82%持有人支持境外债重组方案 [1] - 2024年度融创服务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亏损4.5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宣派股息每股0.143元,合计派息约4.4亿元,占核心净利润比重55% [1] 点评 - 地产关联影响基本解除,独立发展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来自第三方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5.6%,收入占比97.6%;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占比降至2.1%(2021年为33.9%);关联方贸易应收款减值计提充分,2025年起有望摆脱地产周期影响 [2] - 深耕核心城市,基本盘稳固,截至2024年末在管面积2.9亿平,同比增长7%,项目续约率95%,同比增加4pct;在管项目饱和收入85%和2024年新签约金额98%来自核心城市,项目密度提升,合同额超千万项目签约额占比约49%,大客户数量较2022年增长约84%,新拓展签约同比持平 [2] - 2024年物业管理/社区生活/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0.9%/34.7%/28.2%,同比变化 - 2.9/+3.0/+15.2pct,物管业务成本增加致毛利率下滑,增值服务业务结构优化致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21.9%,同比下滑1.9pct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2025 - 2026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2/5.2亿元(原预测5.3/7.1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6.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9/8倍,维持“增持”评级 [3]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010|6,970|7,203|7,523|7,838| |营业收入增长率|-1.6%|-0.6%|3.3%|4.4%|4.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5|-451|423|524|62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3.9%|18.9%| |EPS(元)|-0.14|-0.15|0.14|0.17|0.20| |ROE(归母,摊薄)|-7.0%|-8.5%|8.1%|9.8%|11.4%| |P/E|-|-|11.1|9.0|7.6| |P/B|0.8|0.9|0.9|0.9|0.9|[4]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利润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情况 [7]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指标情况 [7]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及净现金流情况 [7]
网约车二线品牌:摆脱聚合平台依赖,寻找独立发展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0:52
网约车行业资本动态 - 曹操出行4月30日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 4月18日获中国证监会海外上市批准 [1] - 享道出行5月9日完成13亿元C轮融资 创近三年网约车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并启动港股IPO计划 [1] - 盛威时代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或因持续亏损 监管处罚及对高德流量高度依赖 [1] - 如祺出行市值从上市之初80亿港元缩水至23亿港元 因亏损和Robotaxi商业化进展缓慢 [1] 市场竞争格局 - 滴滴占据中国网约车市场70%以上份额 [1] - 按GTV计算的市场份额:公司A(2196亿元 704%) 曹操出行(169亿元 54%) 公司B(167亿元 53%) 公司C(89亿元 28%) 公司D(66亿元 21%) 五大参与者总市场份额860% [4] - 二线平台分化为多个派别 包括嘀嗒 如祺 曹操出行 享道出行 T3出行 盛威时代等 [1] 商业模式与盈利挑战 - 嘀嗒出行是唯一盈利平台 得益于顺风车差异化路线 [3] - 其他平台普遍陷入"流量陷阱" 曹操出行85%订单来自第三方平台 [3] - 聚合平台抽取佣金导致利润压缩 曹操出行佣金支出从2022年322亿元飙升至2024年1046亿元 [5] - 如祺出行用户留存率跌破28% [3] 差异化发展路径 - 曹操出行推出定制车模式 通过卖车 租车及司机接单抽佣盈利 但仍依赖聚合平台流量 [3] - 如祺出行与小马智行合作发展Robotaxi业务 [3] - Robotaxi领域竞争门槛高 需技术 数据 政策和资本支持 [3] 无人驾驶出租车主要玩家 - 萝卜快跑:成立2013年 主力车型Gen5 最新Gen6 获准全无人运营牌照城市包括北京 上海 武汉 深圳 重庆 [6] - 文证规行:成立2017年 主力车型日产轩逸纯电 最新GXR 获准全无人运营牌照城市包括北京 广州 [6] - 小马智行:成立2016年 主力车型雷克萨斯RX 最新丰田赛那 获准全无人运营牌照城市包括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6] - 如德出行:成立2019年 主力车型广汽埃安LX Plus 最新丰田赛那 获准全无人运营牌照城市为广州南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