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立外交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霸权也没用,印度无视美国施压,拒在俄乌间站队
搜狐财经· 2025-10-10 12:14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不断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实施制裁,并努 力说服其他国家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试图削弱俄罗斯的主要财政来源——能源出口。然而,在西方 主导的这一"能源围堵"行动中,印度的立场格外引人注目。印度不仅没有减少从俄罗斯的石油采购,反 而迅速将俄罗斯提升为其最大原油供应国。即便美国对印度征收了25%的惩罚性关税,印度依然坚定地 维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制裁在印度面前难以奏效?是什么支撑着印度在面对美国的外交和经济压力时,依 然坚持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在考底利耶经济论坛上,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回应称,印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他对美国 征收25%高额关税、干涉印度从俄罗斯购买能源表示强烈不满,并称这一做法"不公正",实质上是无理 施压。苏杰生的言论并非情绪化,而是针对美国一系列针对印度的贸易限制措施的直接回应。此前,由 于印美未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已对部分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 对印度来说,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在全球油价剧 烈波动的背景下,俄罗斯的石油不仅供应稳定,而且价格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
美国关税大棒挥向日本,日本选择靠近中国,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01
美日贸易冲突 - 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 主要针对汽车和大米产业 指责日本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业受损 [3] - 日本汽车产业技术领先 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大米产业受政府高度保护 [5]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绝不妥协" 这是几十年来日本对美国的首次强硬回应 [6] - 贸易冲突促使日本开始考虑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寻求独立外交政策 [8] 日本的反制措施 - 日本持有1.103万亿美元美债 若抛售将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 冲击财政预算 [10] - 日本掌握稀土供应优势 限制出口可能重创美国芯片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12] - 丰田等日企在美国有大量投资和就业创造 关税压力可能导致撤资 [14] 日本外交转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 表态"认真对待历史" 释放对华友好信号 [15] - 在台湾问题上展现独立立场 不再简单跟随美国 [18] - 日本寻求摆脱美国影响 首相石破茂提出要追求自主外交 [20] - 经济压力促使日本转向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市场寻求新机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