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外交
搜索文档
美国霸权也没用,印度无视美国施压,拒在俄乌间站队
搜狐财经· 2025-10-10 12:14
美印贸易关系与分歧 - 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批评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高额关税,并干涉印度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称此举不公正且为无理施压[3] - 由于印美未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已对部分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3] - 美国针对印度采购俄罗斯能源的关税政策于今年8月生效,加剧了两国紧张关系,印度认为该政策缺乏合理性且存在双重标准[6] - 苏杰生表示美印有必要寻找解决贸易分歧的交汇点,若美国坚持歧视性关税措施,将加深信任裂痕并影响半导体、制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13] 印度能源供应结构变化 -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印度炼油企业迅速调整采购策略,大幅增加来自俄罗斯的原油进口[8] - 俄罗斯目前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占据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34%[8][13] - 俄罗斯的原油每天向印度供应约160万桶[13] 印度坚持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原因 - 确保能源供应稳定性对印度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俄罗斯石油供应稳定且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5] - 放弃俄罗斯能源来源可能导致印度面临能源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5] - 印度所有的外交和贸易决策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核心,而非盲目追随其他大国战略[8] - 在没有建立更廉价、更稳定的替代能源体系前,断开与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将是自我设限[13] 对美政策的批评与地缘政治立场 - 印度批评美国在能源进口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部分西方盟友的类似行为被默许,而印度的行为却被政治化制裁[6] - 苏杰生指出发达国家在处理能源、粮食和化肥问题时往往采取双重标准,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保障基本民生资源的合法权利和实际限制[10][11] - 印度坚持自主决策、独立外交的战略哲学,预计将长时间保持不变[15] - 美国的惩罚性关税政策实际约束力有限,难以撼动印度基于现实需求建立的能源供应链,国家利益将继续主导印度决策[13]
美国关税大棒挥向日本,日本选择靠近中国,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01
美日贸易冲突 - 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 主要针对汽车和大米产业 指责日本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业受损 [3] - 日本汽车产业技术领先 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大米产业受政府高度保护 [5]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绝不妥协" 这是几十年来日本对美国的首次强硬回应 [6] - 贸易冲突促使日本开始考虑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寻求独立外交政策 [8] 日本的反制措施 - 日本持有1.103万亿美元美债 若抛售将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 冲击财政预算 [10] - 日本掌握稀土供应优势 限制出口可能重创美国芯片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12] - 丰田等日企在美国有大量投资和就业创造 关税压力可能导致撤资 [14] 日本外交转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 表态"认真对待历史" 释放对华友好信号 [15] - 在台湾问题上展现独立立场 不再简单跟随美国 [18] - 日本寻求摆脱美国影响 首相石破茂提出要追求自主外交 [20] - 经济压力促使日本转向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市场寻求新机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