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种植

搜索文档
日本米价持续回落 米农面临多重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7:55
日本千叶县大米种植户 伊藤秀雄:1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万元)的联合收割机已经涨到2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9万元)以上,原来 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的拖拉机已经涨到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成本现在还在上涨,虽然消费者觉得米价贵,但是 一旦米价回落,农户的经营又会陷入赤字。 一家千叶县合作社收购大米的米店负责人介绍说,当地产的几款大米零售价格比去年上涨了近三成。虽然目前政府通过投放储备米的方 式,让超市大米的零售均价回落,但是包括农协在内的大米收购商们,为了保证收购量,已经普遍提高了今年新米的收购价格。伊藤秀雄 也表示,只有米价提高了,日本大米产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人手不足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为了保障大米稳定供应,日本政府今 年已经将大米减产政策调整为增产,但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今年能否实现大米增产,目前来看仍是未知数。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潘煦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最新数据,超市5公斤装大米均价已经连续4周呈回落趋势,但米价整体仍处于高 位。在此背景下,涉及大米生产与流通等各个环节的问题受到日本民众关注。近期有不少大米种植户表示,希望让民 ...
日本大米价格5月再创纪录新高,CPI年率超100%……
快讯· 2025-06-20 18:51
日本大米价格与CPI - 日本大米价格在5月达到历史新高 [1] - 日本CPI年率涨幅超过100% [1]
日本大米还是“吃不起”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1
大米价格现状 - 日本超市5公斤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一度达到历史最高价 [1] - 当前日本米价仍维持在每5公斤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民众面临"吃不起"状况,部分转向面条、面包等替代食品 [1] - 6月份预计有1932种食品涨价,数量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将有逾100种涨价 [1] 价格上涨原因 - 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减反政策"抑制产量,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老龄化带来农业劳动力不足 [2] - 2023年酷暑天气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批发商为保证精磨成品率加大采购量 [2] - 自然灾害预警引发民众囤积大米,导致需求骤增 [2] - 政府投放的储备米中仅7.1%流入零售渠道,95%被农协通过竞标收购,形成"买方垄断" [2] 政府应对措施 - 计划进一步投放20万吨储备米,此前已3次累计投放31.2万吨,为1995年以来首次动用储备 [2] - 取消竞标制,改为直接向大型超市等零售商供货,目标最快6月上旬以每5公斤2000日元价格上架 [3] - 新措施将更换经销商,由国家承担运输费用,投放2021和2022年产的储备米 [3] 市场预期与影响 - 专家认为临时性储备投放效果有限,价格稳定最终取决于整体供需平衡 [3] - 米价问题可能影响7月参议院选举,选举后价格可能再次上涨 [3] - 需要构建更合理的生产调控政策与可持续农业体系以维持长期稳定供应 [3]
过去决定领主仕途天花板,现在影响官员民意支持度,大米如何左右日本政坛?
环球时报· 2025-06-12 06:27
大米价格飙升对日本的影响 - 日本大米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翻了一番,上涨98%,导致总体通胀率上升近半个百分点 [1][2] - 5公斤大米售价超过4000日元(约198元人民币),按热量计算甚至比面包更贵 [2] - 米价飙升引发政治危机,可能影响今年夏天的上议院选举,选民因通胀不满计划惩罚政府 [1] 政府应对措施 - 日本农林水产省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以平抑价格,罗森集团使用2021年储备米制作饭团并称为"陈年老米" [1] - 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绕过拍卖直接向零售商出售储备米,使5公斤大米售价降至不足2000日元(约99元人民币) [3] - 政府长期介入大米市场以保持自给自足和价格稳定,但政策自相矛盾导致效率低下 [4] 大米在日本的历史与地位 - 大米种植历史超3000年,曾是日本人日均卡路里摄入量的70%,具有重要文化和宗教意义 [3] - 1918年"米骚动"因大米短缺引发全国暴动,导致内阁垮台并催生日本首个政党内阁 [3] - 大米消费量从1962年的年均118公斤降至目前不足一半,饮食习惯改变导致需求持续下降 [5] 农业政策与行业困境 - 政府曾支付农民减产费用以解决60年代大米过剩问题,该制度2018年废止但仍被农业合作社非正式延续 [4] - 约40%稻田处于休耕状态,整合小型农场可提升效率但遭农业合作社阻挠 [5][6] - 农民数量减少导致供需失衡,改革面临平衡低价需求与保护本国农业的双重压力 [5]
越南,刚刚废除计划生育,真的假的?
36氪· 2025-06-06 18:14
越南人口政策转变 - 越南国会批准《人口条例》修正案,取消生育限制,允许夫妇自主决定生育[3] - 标志着越南实行37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取消[4] - 政策转变早有迹象,越共中央今年2月取消对生育三胎党员的纪律处分,卫生部3月提出放弃二孩限制[5] 越南人口现状 - 越南总生育率1.91,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胡志明市生育率仅1.3[5]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19][20] - 人口增长主要依赖老年人寿命延长,平均寿命73.7岁[18] 越南人口结构变化 - 1945年独立时人口2000万,1976年统一时达4700万[11] - 2022年粗出生率千分之15.2,死亡率千分之6.1,人口仍增长但新生儿数量少[13][14] - 预计2051年人口达1.07亿峰值,之后将下降[50] 越南农业基础 - 拥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两大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34] - 2023年大米出口820万吨,创汇48亿美元[36] - 成为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不同于印尼和菲律宾等粮食进口国[35] 越南经济发展挑战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的说法流行,但工业基础等仍有待提升[46][47] - 人口黄金期即将结束,发展窗口面临关闭[50][53] - 需在有限时间内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红利[52]
日本人又吃不上大米了
虎嗅· 2025-05-28 22:04
大米价格波动 - 京都5月出现30℃以上高温天气 大米价格同比翻倍创历史新高[1] - 日本政府释放21万吨储备米但市场流通受阻[1] - 首相要求将米价降至五公斤3000日元但实施时间未定[3] 市场供需失衡 - 2023年8月底超市出现大米断货现象 仅剩全麦片/糯米/方便米饭等替代品[8] - 米店库存告急 滋贺产十公斤大米售价6000日元 同比上涨50%[17] - 2024年5月生活协同组合实施大米抽选购买制度 中签率低[20][21] 行业结构特征 - 日本现存2600多名"米大师"专业认证人员 京都府占比2.5%[15] - 传统米谷店主要服务餐饮企业和熟客 零售占比不足[15] - 小农户平均耕作收入仅10日元/小时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27] 政策争议 - 农民发起"令和百姓一揆"游行 要求提高农业补贴至欧美水平[24][25] - 现行政策限制大米年产量在700万吨 远低于1700万吨产能潜力[28] - 进口大米关税高达700% 市场呼吁开放但进展缓慢[23][28] 消费行为变化 - 全麦销量同比增长150% 麦饭等替代主食需求激增[19] - 母亲节期间大米成为热门礼品 反映其稀缺属性[19] - 恐慌性购买导致家庭囤积行为 存储损耗问题显现[7]
23万吨日本大米的失踪之谜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2 21:11
大米供应短缺现象 - 日本大米收成去年增加18万吨,但收购代理采购量比预期少23万吨,导致市场供应紧张[6] - 大米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5公斤装大米价格达3952日元,同比暴涨95%[13] - 超市实施限购措施,消费者转向购买面包等替代品[18] 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去年8月政府发布地震预警引发恐慌性抢购,导致价格持续攀升[7] - 高温天气导致水稻减产,农民认为政府734万吨的产量数据高估实际收成[23][24] - 化肥和农药价格上涨挤压农民利润空间,种植成本上升[29] 供应链问题 - 日本大米流通体系复杂,由农民→收购代理→批发商→零售商构成[6] - JA集团控制约50%市场份额,小型收购代理为争夺货源支付3000-4000日元溢价[21][22] - 2004年政府放宽销售限制后,出现私人囤积大米的猜测[9][10] 行业结构问题 - 日本稻农平均年龄71岁,2015-2020年间农民数量减少25%[31] - 小规模农场生产模式难以为继,专家呼吁向大规模集约化转型[30] - 政府长期通过减少耕地控制供应以维持价格的政策加剧了短缺[28] 经济影响 - 便利店巨头7-11已上调饭团和便当售价,推高整体通胀[14] - 日本央行行长一年内三次加息,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15] - 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去年选举中公众愤怒焦点,影响政治格局[16] 政府应对措施 - 决定释放21万吨紧急储备大米,首轮15万吨进行投标拍卖[26] - 政府储备约100万吨大米,但竞标制度可能无法有效降低价格[27] - 专家建议直接对零售和餐饮业设定价格上限[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