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治疗

搜索文档
 泰恩康CKBA临床二期数据解读电话会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物医药、白癜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及抗衰老研究[1][5][6]   - 公司:泰恩康(CKBA、NKBA、CKBI等药物研发主体)[1][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CKBA白癜风治疗临床成果**   - 二期试验达到预设终点,面部白癜风改善比例达50%(高质量组),显著高于MG组的18%[1][16]   - 安全性优势:不良事件发生率仅18%,远低于佳克一类制剂的60%[7]   - 作用机制:抑制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结合+减少黑色素细胞活性氧,兼具免疫调节与促黑素生成双重效果[1][7]    **2 三期临床计划**   - 年底启动,聚焦面部疗效评估,样本量扩大至200人(高质量组)[1][14]   - 入组年龄范围调整至12-65岁,纳入对治疗反应更佳的青少年患者[1][9]   - 可能申请突破性疗法认定,并与罗舒替尼开展头对头比较(未来计划)[2][18]    **3 NKBA阿尔茨海默症及抗衰老研究**   - 高生物利用度(口服血浆浓度21%),动物实验显示延长寿命、降低衰老相关疾病发生率[5]   - 计划2026Q3申报IND,临床前数据将发表于《自然衰老》期刊[13]   - 与GV971头对头比较:效果达10倍但药物浓度仅1%[13]    **4 玫瑰痤疮适应症进展**   - 二期临床申请已提交CDE,预计60个工作日内获批,10月18日首例入组[6]   - 治疗周期短(3个月),234连做预计10个月内完成[6]    **5 商业化策略**   - 定价优势:年治疗费用1-2万元,显著低于罗克替尼的15万元[8]   - 目标人群:覆盖中国1200万儿童白癜风患者(全球首个2-12岁适应症)[19]     其他重要细节   - **患者基线**:二期试验入组18-65岁非阶段性白癜风患者(BSI>0.5%,白斑面积3%-10%)[9]   - **复发率**:停药后1年内约30%-50%,但维持治疗可延长效果(最早出组患者已持续用药超6个月)[10][11]   - **疗效差异**:面部疗效优于颈部(自然光促进黑素分化),三期将仅采用面部评分[12][16]   - **儿童适应症优势**:安全性极高,适合长期维持治疗,填补2-12岁患者市场空白[19]     数据引用   - 面部改善比例:高质量组50% vs MG组18%[1][16]   - 不良事件发生率:CKBI 18% vs 佳克一类制剂60%[7]   - NKBA口服血浆浓度:21%[5]   - 儿童患者规模:中国1200万[19]
 医药行业周专题:玫瑰痤疮新药稀缺,CKBA潜力已现
 东方证券· 2025-07-18 2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玫瑰痤疮需求旺盛,亟需新药,我国玫瑰痤疮患病率为3.48%,患者人数估计达4900万人,临床用药局限性明显,缺少安全、有效的新药 [9] - CKBA具备潜力,临床前研究表明其能强烈抑制Th17细胞分化,具备治疗玫瑰痤疮的潜力,全球相对活跃的管线仅有6个,国内布局几乎空白,泰恩康计划拓展CKBA适应症至玫瑰痤疮,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玫瑰痤疮患者众多,亟需新药 - 玫瑰痤疮好发于面中部,国内患病率为3.48%,患者数达4900万人 [13] - 患者因影响外观心理负担严重,治疗需求旺盛,国内95.3%的就诊患者存在治疗需求 [13] - 临床用药局限性明显,多数指南推荐用药未在国内上市或为超适应症用药,针对部分皮损缺乏有效药物,且多数药物有不良反应或临床应用局限性 [13][17]  CKBA具备潜力,临床管线稀缺 - 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 - 17或为治疗玫瑰痤疮关键靶点之一,玫瑰痤疮患者病变皮肤中Th17细胞分化增加,促进LL - 37表达和失调 [19] - CKBA能抑制ACC1活性,强烈抑制Th17细胞分化,具备治疗玫瑰痤疮的潜力,可能对大部分临床表型有效,有望解决临床用药局限性 [19] - 针对玫瑰痤疮适应症,全球相对活跃的管线仅有6个,国内布局几近空白,仅有1条管线获临床默示许可,泰恩康计划拓展CKBA适应症,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23]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玫瑰痤疮患者多、需求大,国内临床用药有明显局限性,亟需安全有效的创新产品,国内公司布局有限,建议关注泰恩康等 [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