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搜索文档
杭州拱墅 构建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打造为企业服务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03
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 - 区域紧扣"1+4"重点产业布局,依托30个商务社区打造三大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应用场景 [1] - 推动五大研究院结对区内龙头企业及投资机构,助力五大高能级平台提质升级 [1] - 提出商务社区组团发展路径,围绕科创领域谋划行动计划,助力传统工业区向环高校创新生态圈转型 [4] 人才引育与创新生态构建 - 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已培育市级分类人才339人 [2] - 组建"智汇上塘·环高校党建联建圈",实施"合伙人"计划,选聘科技副总及创新创业导师12名 [2] - 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协同机制,今年以来已破解企业技术难题50余个 [2] 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 - 高标准建设人才科创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补齐"基础研究—概念验证—产业化"全链条 [3] - 两大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23家、引进博士21人、申请发明专利26项 [3] - 建立高校成果、高校人才、校友项目"三张清单"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已落地高校经济项目10个 [3] 产业项目招引与投资成效 - 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引进顺丰、京东、贝壳等企业项目 [4] - 近两年累计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27个,实际利用外资超1.2亿美元 [4] - 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项目将聚焦智能装备和无人船舶领域,填补相关技术空白 [4] 创新要素保障与金融服务 - 推出"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两类服务清单共54项增值服务,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200余家 [4] - 累计认定技术交易额超1.3亿元,探索建立环高校科创基金,推动产业基金落地 [4] - 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质押、科技贷款等服务,累计兑付政策资金超1亿元 [4]
扩投资增动能,拱墅产业提质向新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 拱墅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月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3] - 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杭叉云瑞、罗莱智慧照明总部等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3] - 蓝奥科技园、新中大科技园、高信科创、货拉拉智汇云谷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进程 [3] 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项目 - 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阶段实施,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 [4] - 1-5月一期投资完成1.4亿元,累计投资3.2亿元,预计一期总投资达10亿元 [4] - 将建设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产品商业化生产场地及配套设施,兼顾中美华东仓储需求 [4] - 项目可解决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临床样品制备及生产等产业化发展需求 [4]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 项目将撬动生物医药产业核心要素集聚,深化创新研发生态圈和技术平台建设 [5] - 拱墅区目标到2035年再造一个"中美华东",重点推进抗体偶联产业化、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等平台建设 [5] - 拱墅区已形成"一谷五园"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规模达百亿级并持续壮大 [5] - 生命健康产业纳入"1+4"产业主赛道,涵盖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药流通、医美健康等细分领域 [5] 政府投资与产业生态 - 拱墅区今年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558个,当年投资75.7亿元以上 [6] - 开工浙江英特石塘医药产业园等1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货拉拉智汇云谷等64个项目,投用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等30个项目 [6] - 构建以浙大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 [6] 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 拱墅区构建"环浙大科创圈""环工大科创圈""环城市学院科创圈"三圈联动创新生态 [7] - 依托重点产业平台串联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园等形成创新"毛细血管" [7] - 区内有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多所学府,毗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7]
东新环高校创新生态圈迎来首家上市企业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0
公司上市与区域发展 - 派格生物医药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拱墅区2025年首家上市企业及东新街道凤栖智创·东新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培育的首家上市企业 [1] -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 专注于代谢紊乱领域及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 两度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 [1] - 东新街道一季度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4.03亿元 同比增长26.44% 税收等6项指标位列拱墅区第一方阵 [1] 产业生态与企业集聚 - 瑞莱生物总部、玖壹叁陆零医学总部、扬厉生物总部等优质企业相继落户东新 带动浚惠生物、聆微医疗等关联企业发展 [2] - 东新街道2015年提出打造城北体育公园周边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目前形成"一谷两院五平台"发展格局 [2] - 凤栖智创生态圈以高校院所为核心 已促成32家创新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签订59项合作 [2]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引进 - 东新街道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孵化体系 吸引11个项目落地 包括万华化学讲席教授徐颖华领衔的钒电解液项目 [3] - 联动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申报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及研究生联培基地 2024年招引全职博士21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