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联盟
icon
搜索文档
传华为让渡“三界”销售主导权,智界高管:终于能全力奔跑了
观察者网· 2025-07-07 14:09
智界品牌动态 - 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宣布品牌车标(LOGO)将于7月落地,这是此前预告的"三件大事"之一 [1] - 海蓝天称本周发生的事情对智界发展具有转折意义,并暗示智界可以"全力向前奔跑" [2] - 有网友建议智界独立"单干",海蓝天回应称"正在按此落地" [3] 鸿蒙智行业务布局 - 鸿蒙智行旗下拥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五个品牌,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上汽和江淮合作 [3][5] - 问界是鸿蒙智行旗下成立最早且销量最高的品牌,去年交付量接近40万辆 [5] - 智界目前在售车型包括智界S7和智界R7,售价20万-30万元 [3] - 享界目前在售车型为享界S9,售价40万元左右 [3] - 尚界首款车型预计第四季度上市,售价15万-25万元 [3] - 尊界定位100万级品牌,首款车型尊界S800于5月末上市 [3] 华为汽车业务模式 - 鸿蒙智行前身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由华为负责产品设计、定义、质量把控和销售,车企负责生产及零部件采购 [5] - 华为多次声明"不造车",并发布决议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5][7] - 2023年3月问界曾短暂使用"HUAWEI问界"名称,后被华为叫停 [7]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强调华为战略不变: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7] 市场竞争与品牌认知 - 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产品各方面表现优于竞争对手,但销量不及对手零头 [9][11] - 余承东认为鸿蒙智行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建立需要时间,若使用华为LOGO将"直接躺赢" [11] - 余承东称鸿蒙智行"五界"的技术、产品设计、质量把关都由华为负责 [11]
他当选会长!佛山南海盐步内衣行业协会产生新一届理监事会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8:28
协会换届与领导架构 - 广东奥丽侬内衣集团董事长何炳祥当选佛山市南海区盐步内衣行业协会新一届会长,佛山市姐妹花内衣董事长潘楚文任执行会长,依黛丽内衣董事长危志强任永远名誉会长 [1][3] - 新一届理监事会包含18名常务副会长、25名副会长,监事长由吴艳芬担任,秘书长由任辉常务副会长兼任 [1] - 协会成立于1999年,2024年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曾获"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及"中国针织行业集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南海大沥内衣产业集群拥有900多家企业、300多个自主品牌,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超90亿元 [3] - 协会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提升行业标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3] - 新会长提出"服务行业、促进发展"宗旨,未来将加强会员服务与行业推动 [3] 电商生态联盟建设 - 广东省内衣产业电商生态联盟正式启动,由盐步内衣协会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 [5] - 联盟旨在提升"广东内衣"区域品牌国际知名度,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技术合作与金融支持 - 盐步内衣协会与溢达集团旗下匡敦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合作研发"车缝自动化设备"推动技术革新 [7] - 协会与南海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签署战略授信协议,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7]
2025 MWC上海|荣耀倡议共建AI终端生态联盟,中国方案重塑AGI时代棋局
环球网· 2025-06-20 20:18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当OpenAI宣布斥资65亿美元收购"iPhone之父"Jony Ive的硬件公司io,全球科技产业的视线骤然转向物理终端。几乎在同一 时间轴线上,中国20余家企业共同推动终端智能化分级标准落地,10余个AI终端的标准立项及起草也在同步推进。 这两起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演进方向——如何让AI加速落地在用户真实场景,从"会思考"迈向"能行动",从"云端工具"变为"贴身 存在"。 而在这场全球科技博弈中,中国企业正以开放包容的生态思维开辟独特路径,将技术共识转化为切实可感的落地实践。6月19日,在2025 MWC上海期间, 荣耀CEO李健向世界发出共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联盟的倡议,表示期待与联盟伙伴共同拥抱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共同迎接开放共生、众木成林的AI新时 代。 AI 竞争新范式:从模型能力到落地能力 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征途上,OpenAI提出的五级路线图已跃升为国际通用语言:L1是聊天机器人;L2是推理者,即像人类一样能够解决问题的 AI;L3是智能体,即不仅能思考,还可采取行动的AI系统;L4是创新者;L5是组织者。近日,OpenAI首席 ...
融资租赁资产处置的多维困境与破局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6-20 02:21
融资租赁资产处置的典型问题 - 租赁物难以定位:出租人管理疏漏导致登记信息不精确(如仅标注地理区域或项目名称),承租人恶意隐匿(如光伏设备重新喷码跨省转移造成3.2亿元设备脱管)[3] - 大型设备拆除成本高:拆除残值可能无法覆盖剩余租金及拆除费用,特殊设备拆除后价值大幅折损甚至报废[3] - 二手市场流动性差:技术落后或功能受限导致设备长期滞销,残值随时间持续降低[3] - 买方市场压价严重:工程机械报价被压低至评估值的45%-60%,区域性市场设备价格发现周期长达9-14个月[3] 问题根源分析 - 主观原因:业务"类信贷化"思维主导,忽视租赁物属性(如以市政管网名义投放资金导致坏账)[5] - 客观痛点:市场惯例裹挟(同行认可不合规资产导致竞争压力),技术制约(化工设备残值仅为废铁价30%,飞机跨境处置需复杂程序致滞留海外6个月)[6] 资产处置执行策略 - 主动布局:构建行业景气指数模型(如跟踪造船业订单比值,案例显示IRR达28%),分类管理高流动/强周期/专用设备(飞机快速变现、船舶期货对冲、化工设备拆解止损)[7] - 全方位管理:动态交易结构整合担保/保险/评估,五维评估模型(流动性、技术通用性等)[7] - 资源协同:联合司法机构/厂商/政府(如参与不良资产纾困基金获税收优惠),设计残值担保条款(厂商承诺5年回购)[8][9] 未来处置趋势 - 科技应用:AI尽调提升线索发现效率70%,GPS监测设备实时状态,供应链图谱追踪应收账款[10][11] - 生态联盟:共享数据池整合司法拍卖/产业需求数据,推动租赁物登记立法(如接入碳市场系统冻结配额)[12][13]
英伟达入局、博通守擂,AI定制芯片酣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18
行业动态 - AI芯片市场竞争格局因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而出现新变数,直接挑战博通在ASIC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1][4] - AI行业需求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推动ASIC芯片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8年前AI ASIC出货量将超过GPU [3][6] - 2023-2028年高端云端AI加速器出货量CAGR预计GPU为50%、AI ASIC为52% [3] 公司表现 - 博通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达150.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I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6%至44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AI营收将加速至51亿美元 [1][13] - 博通股价于6月2日冲高至265.43美元/股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11日总市值达1.19万亿美元 [3] - 博通AI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70%,占第二财季AI收入的40%,并推出容量达102.4Tbps的Tomahawk 6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 [13] 技术发展 - 英伟达NVLink Fusion支持800Gb/s吞吐量,为云服务商提供自定义ASIC与GPU集群扩展方案 [4][10] - UALink和UEC联盟由AMD、博通等厂商推动,分别对标NVLink技术和解决以太网应用不足 [9][12] - NVLink Fusion短期内或主导AI训练市场,UALink需通过协议升级和生态扩张缩短差距 [10][11] 生态博弈 - 英伟达采用半开放策略,已拉拢Marvell、联发科等合作伙伴,可能削弱博通市场份额但为合作方提供进入AI基础设施机会 [5][7] - 云厂商短期可能通过NVLink接入自研芯片优化AI性能,但长期自研趋势难逆转 [6][12] - NVLink Fusion对UALink构成竞争压力,但UEC联盟若快速发展可能威胁英伟达InfiniBand协议 [12][14] 市场前景 - 博通预计到2027年三大云厂商将各自部署100万个加速器集群,另有四家超大规模客户合作开发定制芯片 [13] - AI服务器市场2025年爆发性成长后,2026年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可能影响GPU和ASIC芯片成长性 [14] - ASIC芯片与GPU芯片定位差异明显,前者针对特定需求而后者通用性强,两者将长期共存 [14]
一汽奔腾新一轮增资引战:股改、技术、资本的三重解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5-01 11:5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新能源转型 [3] - 2023年引入悦达集团后,公司实现从"单兵作战"到"资源协同"的转变,盐城新能源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首款车型奔腾小马18个月下线 [4] - 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更名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决策链条缩短30%,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2024年新增有效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倍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4年推出悦意03、奔腾小马等车型,奔腾小马连续多个月销量破万,悦意03具备565公里续航和10分钟补能120km的快充技术 [7][10] - 越影平台支持多域融合和智能驾驶,逐日动力涵盖纯电、混动和增程三条技术路线,如意座舱搭载AI大模型实现个性化体验 [10][11] - 未来2年计划投放6款产品,覆盖8万-20万元主流价格带,包括A0级纯电轿跑悦意05和增程/纯电双能SUV悦意07 [11]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2024年奔腾品牌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214%,渗透率达55% [8] - 2024年一季度销量达3.9万辆同比增长47.4%,新能源销量2.8万辆渗透率73%,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8] 生态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 与地平线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下沉主流市场,与华为搭载鸿蒙OS 4.0,与科大讯飞共创车载语音助手3.0 [13] - 与亿纬锂能合作量产4680大圆柱电池,联合宁德时代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13] - 2024年技术合作方数量超20家,覆盖智能驾驶、电池、芯片等核心领域,形成"去中心化"创新网络 [1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40%,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 [3] - 公司通过"纵向技术协同+横向资源互补"生态网络打破单一供应商依赖,构筑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