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联盟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入局、博通守擂,AI定制芯片酣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18
行业动态 - AI芯片市场竞争格局因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而出现新变数,直接挑战博通在ASIC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1][4] - AI行业需求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推动ASIC芯片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8年前AI ASIC出货量将超过GPU [3][6] - 2023-2028年高端云端AI加速器出货量CAGR预计GPU为50%、AI ASIC为52% [3] 公司表现 - 博通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达150.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I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6%至44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AI营收将加速至51亿美元 [1][13] - 博通股价于6月2日冲高至265.43美元/股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11日总市值达1.19万亿美元 [3] - 博通AI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70%,占第二财季AI收入的40%,并推出容量达102.4Tbps的Tomahawk 6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 [13] 技术发展 - 英伟达NVLink Fusion支持800Gb/s吞吐量,为云服务商提供自定义ASIC与GPU集群扩展方案 [4][10] - UALink和UEC联盟由AMD、博通等厂商推动,分别对标NVLink技术和解决以太网应用不足 [9][12] - NVLink Fusion短期内或主导AI训练市场,UALink需通过协议升级和生态扩张缩短差距 [10][11] 生态博弈 - 英伟达采用半开放策略,已拉拢Marvell、联发科等合作伙伴,可能削弱博通市场份额但为合作方提供进入AI基础设施机会 [5][7] - 云厂商短期可能通过NVLink接入自研芯片优化AI性能,但长期自研趋势难逆转 [6][12] - NVLink Fusion对UALink构成竞争压力,但UEC联盟若快速发展可能威胁英伟达InfiniBand协议 [12][14] 市场前景 - 博通预计到2027年三大云厂商将各自部署100万个加速器集群,另有四家超大规模客户合作开发定制芯片 [13] - AI服务器市场2025年爆发性成长后,2026年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可能影响GPU和ASIC芯片成长性 [14] - ASIC芯片与GPU芯片定位差异明显,前者针对特定需求而后者通用性强,两者将长期共存 [14]
一汽奔腾新一轮增资引战:股改、技术、资本的三重解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5-01 11:5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新能源转型 [3] - 2023年引入悦达集团后,公司实现从"单兵作战"到"资源协同"的转变,盐城新能源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首款车型奔腾小马18个月下线 [4] - 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更名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决策链条缩短30%,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2024年新增有效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倍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4年推出悦意03、奔腾小马等车型,奔腾小马连续多个月销量破万,悦意03具备565公里续航和10分钟补能120km的快充技术 [7][10] - 越影平台支持多域融合和智能驾驶,逐日动力涵盖纯电、混动和增程三条技术路线,如意座舱搭载AI大模型实现个性化体验 [10][11] - 未来2年计划投放6款产品,覆盖8万-20万元主流价格带,包括A0级纯电轿跑悦意05和增程/纯电双能SUV悦意07 [11]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2024年奔腾品牌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销售8.2万辆同比增长214%,渗透率达55% [8] - 2024年一季度销量达3.9万辆同比增长47.4%,新能源销量2.8万辆渗透率73%,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8] 生态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 与地平线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下沉主流市场,与华为搭载鸿蒙OS 4.0,与科大讯飞共创车载语音助手3.0 [13] - 与亿纬锂能合作量产4680大圆柱电池,联合宁德时代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13] - 2024年技术合作方数量超20家,覆盖智能驾驶、电池、芯片等核心领域,形成"去中心化"创新网络 [1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40%,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 [3] - 公司通过"纵向技术协同+横向资源互补"生态网络打破单一供应商依赖,构筑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