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自觉
icon
搜索文档
舟山泼墨绘“绿”奔赴“新”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8-12 09:36
生态建设成就 - 东极岛海域出现成群海豚跃出水面的生态改善现象 [1] - 全国首个涉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在舟山诞生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方案 [1] - 舟山常年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列 [4] - 2024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6.45%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6.1% 城市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94.1% [4] - 全域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嵊泗诸湾、普陀诸湾、本岛南部诸湾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和美景象 [2]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 - 普陀鲁家峙舟山市美术馆开馆首周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 [4] - 新城小干岛日落景观成为年轻人专程打卡地 [4] - 全长43.9公里的云顶公路串联山海景观 [4] - 2024年全市58处道路两侧闲置地块完成生态化改造 [4] - 试点"不扫落叶"举措 让银杏梧桐落叶成为季节性景观 [4] - 建成"1+9+N"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污水排放等数据 [4] 乡村发展与特色产业 - 新建村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中国案例 培育海岛民宿和乡村旅游新业态 [7] - 为保护800株古杨梅林 舟山实施整体迁移至觅林古树园 [7] - 坚持"一村一品、一岛一主题"打造花园示范村庄 [8] - 定海区小沙街道光华村樱花景观吸引市民观赏 普陀区六横镇五星村佛茶产业园和"土豆公社"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岱山县岱东镇涂口村上船跳区域因盐文化徐福文化活动及露营业态从空心村蝶变为热门地 [8] - 创新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 打造露营岛东岠、海上运动岛白沙、红色研学岛蚂蚁等特色小岛 [8] - 4条共富风貌游线2024年旅游收入超过2.5亿元 普陀"东海极地·逅会如期"和六横"海上清城"共富风貌游线获省级荣誉 [8] - 新建成海上共富带陆上精品路5条 省级未来乡村12个 花园村庄5个 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0% [8] - "百里海乡画廊"品牌入选和美乡村建设全省十佳案例 [8] 生态保护创新 - 探索建立全域全时全民"海上环卫"工作机制 2022年入选全国自贸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 [10] - 采用"部门协同+属地管理"网格责任体系和"源头管控+日常保洁"智能治理模式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 [10] - 149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113个 包括高新区化工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普陀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修复、岱山污泥配套处置项目主体工程、嵊泗县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项目 [10] - 定海五峙山列岛成为鸟类"返乡"生态舞台 中华凤头燕鸥备受关注 [10] - 推进金塘水獭志愿保护项目实现人与水獭和谐共生 [10] - 保护普陀鹅耳枥从"地球独子"发展到"儿孙满堂"状态 [10] - 千岛海洋环保公益发展中心、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等志愿者团队参与海洋环保 [10] - 2024年舟山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列全省第四 上升幅度居全省第一 [10] - 朱家尖岛樟州村成立"护滩小队"定期捡拾沙滩垃圾 [11]
马上评|盐湖不是海滨浴场,“见水就下”陋习要改
新浪财经· 2025-06-19 18:29
景区管理挑战 - 多名游客无视警示牌和喇叭循环播放的提示 赤脚进入青海察尔汗盐湖拍照 景区工作人员因在其他区域巡查未能及时发现[1] - 类似游客违规下水事件频发 包括2022年8月有游客光脚进入青海茶卡盐湖被制止 以及4名游客在四川九寨沟景区赤脚踩水被行政处罚并书面道歉[3] - 景区需要加强管理 增加巡逻人手 做到充分警示 同时做好知识普及 因为许多游客并不了解赤脚下水的危害[4] 游客行为与生态保护 - 游客赤脚下水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在九寨沟 人为物体进入水体会对水景钙华景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且无法自然修复[4] - 需要形成新的旅游文明和生态自觉 游客不能只考虑尽兴游玩 还需考虑自身行为对自然环境的潜在破坏[4] - 盐湖区域禁止下水有安全考量 卤水浓度高易腐蚀皮肤 水下盐块易划伤皮肤 不慎喝下卤水可能危及生命[3] 景区规定与宣传一致性 - 不同景区规定存在不一致 青海察尔汗盐湖严禁任何形式下水 而青海茶卡盐湖则允许穿鞋套下水 这种差异可能造成游客困惑[4] - 景区宣传存在不谨慎之处 茶卡盐湖官方微博的宣传图中曾出现大量赤脚下湖的情况 这与相关规定形成矛盾[4] - 建议对不同景区的规定进行统一梳理 尽可能达成一致以便于游客理解 若确有不同需向公众做出充分解释[5]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全民生态自觉这样被唤醒
中国环境报· 2025-06-16 09: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 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其中,"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是加快推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 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因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同每个人、每个 家庭、每个单位都息息相关,是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我们都应该自觉地做践行 者和推动者,持续增强节约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 生活方式,从而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 深入理解生态自觉的内涵 何谓自觉?在通常意义上,自觉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 类"脱离生物性、进阶社会性"的重要标志。具体而言,在认知觉悟上,自觉是人们能够认识并有计划地 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的特性,这表明了自觉的真理性内涵,即自觉是讲规律的,并非无章可循;在价值 觉悟上,自觉是人们能够认识并自愿按照伦理规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