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技术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甲壳素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药环保双轮驱动,天然高分子材料应用拓展新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4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甲壳素行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市场规模达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 [1][6] - 行业增长由医药、环保等多元领域的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 [1][9][10][11] 行业概述与特性 - 甲壳素是一种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抗菌性 [2] - 虾、蟹、龙虾等外壳的甲壳素含量高达20%-30%,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甲壳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3亿元,同比增长10.71% [1][6] - 上游原料供应充足,2024年中国甲壳类水产养殖产量为784.79万吨,同比增长6.29% [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虾蟹昆虫外壳等原材料,中游为甲壳素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广泛涵盖医疗卫生、农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医疗卫生、农药及纤维制品是甲壳素最大的需求端 [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浙江金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代表性企业,专注于海洋生物衍生物提取,拥有氨糖系列、壳聚糖系列等30多种产品及20余项发明专利 [7] - 潍坊科海甲壳素有限公司年产能为壳聚糖200吨、甲壳质300吨,原料采用美国深海雪蟹壳和孟加拉黑虎虾壳以确保质量 [9]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 [9] - 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药物载体、骨修复材料以及环保领域的可降解材料方面潜力巨大 [10] - 行业将向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迈进,企业注重上下游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1]
生命的“建筑师”——中国科研人员像盖房子一样研究生物学
新华社· 2025-05-03 18:59
合成生物学行业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工程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和材料学等领域,旨在设计、改造或合成生物体系以解决材料、食品、能源、环境、健康等问题 [1] - 中国已将"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显示行业重要性提升 [1] - 合成生物学正在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在生物制造、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展现出颠覆性潜力 [2] 行业应用案例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建立了糖生物工程研究平台,推动功能性稀少糖产业发展,实现多项专利成果转化 [2] - 该研究所2023年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将糖获取时长从"年"缩短至"小时",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的依赖 [2]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微生物或植物细胞工厂,生产稀有人参皂苷,含量从植物中的不足0.1%提升至可工业化生产水平 [5] 国家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生物医药"列为国家实验室重大创新领域,"基因与生物技术"被纳入科技前沿领域攻关专栏 [3] - 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3] - 天津大学2024年4月成立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旨在应对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 [5] 技术突破与前景 - 稀少糖生物转化技术为肥胖、糖尿病人群提供低热量、低升糖指数替代品 [2] - 稀有人参皂苷生产技术的突破使其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促进抗肿瘤、抗炎和增强免疫力产品的普及 [5] - 生物工程技术正推动生产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制造"变革,重构资源利用范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