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壳寡糖
icon
搜索文档
“海洋废料”变身“营养黄金”!这家厦企又被点赞了!
搜狐财经· 2025-10-30 21:51
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 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 凭借"向海问药"的独特战略 与卓越创新成果 蓝湾科技自2005年创立以来,便深耕于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将海洋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和科技创新的"蓝色药库"。公司是专业从事海洋生物多糖原 料、制剂、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海洋生物多糖研发为基点,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坚和产品创新,逐步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 断,构建起覆盖原料、制剂、临床研究的全产业链体系。这一过程中,蓝湾科技不仅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更将昔日的"海洋废 料"转化为价值千万元的"营养黄金"。 在特殊食品及海洋生物医药领域脱颖而出 赢得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 我国将海洋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厦门生物医药港的蓝湾工业园内,一条全密闭智能化生产线正将昔日不起眼的虾蟹壳转化为价值千万元 的"骨关节润滑剂"——硫酸氨基葡萄糖。这一场景,恰是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海洋生物医药领域20年的生动缩影。 并得到 林秀芬介绍:"2024年,蓝湾氨糖取得药品原料批文与制剂注册证书,获批骨关节炎治疗药品,完成从保健食品到药品的转型,标志着企业完成从原 ...
研判2025!中国甲壳素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药环保双轮驱动,天然高分子材料应用拓展新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4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甲壳素行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市场规模达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 [1][6] - 行业增长由医药、环保等多元领域的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 [1][9][10][11] 行业概述与特性 - 甲壳素是一种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抗菌性 [2] - 虾、蟹、龙虾等外壳的甲壳素含量高达20%-30%,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甲壳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3亿元,同比增长10.71% [1][6] - 上游原料供应充足,2024年中国甲壳类水产养殖产量为784.79万吨,同比增长6.29% [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虾蟹昆虫外壳等原材料,中游为甲壳素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广泛涵盖医疗卫生、农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医疗卫生、农药及纤维制品是甲壳素最大的需求端 [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浙江金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代表性企业,专注于海洋生物衍生物提取,拥有氨糖系列、壳聚糖系列等30多种产品及20余项发明专利 [7] - 潍坊科海甲壳素有限公司年产能为壳聚糖200吨、甲壳质300吨,原料采用美国深海雪蟹壳和孟加拉黑虎虾壳以确保质量 [9]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 [9] - 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药物载体、骨修复材料以及环保领域的可降解材料方面潜力巨大 [10] - 行业将向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迈进,企业注重上下游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1]
小龙虾价格逆势上涨的背后——来自“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的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07-13 13:41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鲜活小龙虾销售量突破20万吨,交易产值超10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全年交易规模将创新高 [7] - 养殖户丁元凯案例显示,50亩虾稻共作田和10亩精养塘的亩均收益超5000元,饲料成本下降500元/吨带动效益提升 [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格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8.8钱以上"炮头"73.6元/斤(同比-9.1%) [1] - 2025年一季度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4] - 冬春季节错峰上市的中大规格虾价格达40-70元/斤,为旺季数倍 [4] 政策与技术创新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政策推动产业优质化、可持续发展 [3] - 潜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四季有虾",缓解季节性供应瓶颈,2024年12月首次规模化冬捕 [3][4] - "虾谷链"平台提供30余个主产区和消费城市供需数据,帮助调整捕捞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4]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能力 - 潜江建成48家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80万吨,为养殖户提供价格兜底保障 [5] - 加工产品包括虾尾、清水虾等初级品,以及甲壳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原料,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形成从养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潜江小龙虾在全国价格普遍回落背景下逆势上涨,品牌效应显著 [3] - 交易中心日销千斤案例显示中小规格虾价格结构性上涨(小青17元/斤、中青26元/斤、大青40元/斤) [4] - 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养有所得",成为支柱型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