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甲壳素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药环保双轮驱动,天然高分子材料应用拓展新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4 09:23
内容概况:甲壳素作为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抗菌性等多种优良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 医药、食品、纺织、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2024年,中国甲壳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3亿元, 同比增长10.71%。特别是在医药领域,医用级甲壳素在伤口敷料、药物载体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甲壳素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如用于水处理和重金属吸附等,这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相关上市企业:诚意药业(603811) 相关企业: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珀莱雅化妆品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甲壳素、甲壳素市场规模、甲壳素行业现状、甲壳素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甲壳素(Chitosan)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式为(C8H13O5N)n,是一种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 取出来的多糖物质。甲壳素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如虾、蟹、 ...
东营市印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6:26
行动方案总体框架 - 《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被列为市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是指导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 - 方案包括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提出实施7大行动19项工作任务 [3] 海洋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450亿元 [4] - 海洋石化产业2027年实现主营收入6000亿元 [4] - 海水淡化产业2027年淡化产能达到15万吨/日 [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实施蓝色种业振兴计划 大力发展工厂化设施渔业 规划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4] - 推动氯碱化工与石油化工、氟化工等产业横向耦合 促进海洋化工业高质量发展 [4]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 推进渤中海上风电、鲁北基地等项目建设 加强电站及储能设施建设 [4] - 开展深水井口、采油树等设备研制 深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 [4] - 加快开发甲壳素、虾青素等海洋功能性食品和生物新材料产品 规划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 [4] 港口建设规划 - 到202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2亿吨 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和区域航运中心 [5] - 开展东营港15—20万吨级航道和大型深水泊位集群规划论证 推进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配套工程 [5] - 推进广利港区北方风电制造母港和河海联运项目建设 [5] 科技创新体系 -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7] - 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 组织专家企业行和产业专场对接会 [7] - 通过柔性方式引进海洋高端人才 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 [7] 生态保护措施 - 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岸滩环境治理 强化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和入海排污口监管 [8] - 实施互花米草防治攻坚、盐地碱蓬恢复、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等项目 [8] - 建立蓝碳资源数据库 实施滨海湿地增汇、贝藻礁固碳等项目 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研究 [8] 安全体系建设 - 实施山东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 强化海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9] - 建设新型海洋渔业综合管控平台 优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 [9] - 用好海上党建联盟载体 建立健全海上安全工作机制 [9]
研判2025!中国小龙虾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小龙虾加工集中在湖北、湖南等传统小龙虾主产省,未来精深加工产品将加速破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小龙虾产业概况 - 加工环节是小龙虾产业增值的关键环节,以加工流通带动养殖生产和餐饮消费的体系初步形成 [1] - 2024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占产量40.1%),同比下降1.3%,主因产能扩张超需求导致库存压力 [1][15] - 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冻品(速冻整虾/虾仁/虾尾)、预制菜和休闲食品,深加工品占比仍低 [2] 养殖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3050万亩(+3.4%)、产量344.76万吨(+9.1%),占淡水养殖总产量9.76% [5] - 稻虾种养为主导模式(2600万亩,占比85.2%),池塘养殖次之(320万亩,10.5%) [7] - 湖北/安徽/湖南为三大主产区,合计贡献全国75.2%产量,其中湖北143.73万吨(41.7%) [9] - 监利县(18.24万吨)、洪湖市(16.5万吨)、潜江市(15.72万吨)为全国产量前三县市 [11] 加工行业格局 - 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五省加工量占全国95.4%,湖北独占67.9%(93.96万吨) [17] - 湖北拥有168家加工企业(109家规模以上),已形成育种-养殖-加工-出口全产业链 [17] - 2024年小龙虾收购价降至5.5-6.5元/斤(2022年为11-13元/斤),加工企业成本压力缓解 [19] - 线下渠道占比96.7%,但线上销售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9.33% [21] 政策与趋势 - 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如湖北2021-2025规划、九江2024-2026方案),重点支持精深加工与技术创新 [13][15] - 未来发展方向:1)拓展甲壳素/虾青素等医用/生物农药产品;2)智能化加工设备普及 [23]
小龙虾价格逆势上涨的背后——来自“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的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07-13 13:41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鲜活小龙虾销售量突破20万吨,交易产值超10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全年交易规模将创新高 [7] - 养殖户丁元凯案例显示,50亩虾稻共作田和10亩精养塘的亩均收益超5000元,饲料成本下降500元/吨带动效益提升 [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格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8.8钱以上"炮头"73.6元/斤(同比-9.1%) [1] - 2025年一季度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4] - 冬春季节错峰上市的中大规格虾价格达40-70元/斤,为旺季数倍 [4] 政策与技术创新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政策推动产业优质化、可持续发展 [3] - 潜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四季有虾",缓解季节性供应瓶颈,2024年12月首次规模化冬捕 [3][4] - "虾谷链"平台提供30余个主产区和消费城市供需数据,帮助调整捕捞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4]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能力 - 潜江建成48家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80万吨,为养殖户提供价格兜底保障 [5] - 加工产品包括虾尾、清水虾等初级品,以及甲壳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原料,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形成从养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潜江小龙虾在全国价格普遍回落背景下逆势上涨,品牌效应显著 [3] - 交易中心日销千斤案例显示中小规格虾价格结构性上涨(小青17元/斤、中青26元/斤、大青40元/斤) [4] - 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养有所得",成为支柱型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