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文化

搜索文档
Labubu如何以“日本人的玩法”打败日本人?
虎嗅· 2025-07-07 12: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原文标题:《"盲盒"、"限定"不都是你们日 本人发明的?咋还是能被咱的Labubu套牢?》,作者:Jasmine,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你被Labubu刷屏了吗?就在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东京的泡泡玛特快闪店内的Labubu盲盒一售 而空,日本网友们死死盯着手机,等待能够顺利中签买下Labubu。与此同时,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 上,原价3000日元的Labubu玩偶被炒到10多万日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以上),价格翻了30倍。 明明"扭蛋""限定""盲盒"兴于日本,日本的年轻人应该知道这些把戏都是他们"老祖宗"玩剩下的。但"盲 盒文化"出口转内销,中国IP一登陆日本,便引发轩然大波。同时,相较于日本知名IP"Chiikawa"这 种"小而可爱"的形象相比,Labubu确实"丑"了些。然而为何日本人仍旧对此欲罢不能? 从中国到日本——绕了地球大半圈 一位日本网友总结,Labubu的传播路径是"中国→泰国(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的影响)→欧 美(明星效应)→日本",在5月末,海外潮流的风终于刮到日本了。 一位日本 ...
从“三本学历”到“河南首富”,王宁的成功,却成了家长的噩梦
搜狐财经· 2025-06-17 21:22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王宁从三本学历毕业生成长为身家1400亿的河南首富,完成财富跨越[1] - 2005年通过校园摄影服务赚取第一桶金,后续经营"格子街"和扭蛋机业务[3] - 从引进日本扭蛋机到开发自主IP Molly系列,持续引领潮流消费趋势[5] 商业模式创新 - 盲盒产品采用59元定价策略,结合12+1隐藏款设计刺激收集欲[7] - 设置1/144隐藏款概率制造稀缺感,精准把握消费心理学原理[7] - 变异奖励机制创造类似赌博的上瘾体验,主要吸引青少年消费群体[9] 市场影响 - 盲盒文化在校园形成攀比风气,学生月零花钱大量投入收藏[9][11] - 社交媒体出现家长投诉,反映孩子为隐藏款花光生活费的现象[9] - 产品成功将普通玩偶转化为高溢价商品,创造超额利润[11] 行业趋势 - 潮流玩具行业通过心理学机制开发出新型消费场景[5][7] - 青少年成为核心客群,其自我认同需求推动复购行为[9] - 商业操作引发社会争议,需要建立消费引导机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