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保面包

搜索文档
一句“爹味”广告语,让前沈阳首富掌舵的桃李面包“栽了跟头”
凤凰网财经· 2025-09-07 21:48
营销翻车事件 - 桃李面包因五仁月饼广告语"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舆论不满 网友质疑品牌"教育消费者" [3][4][13] - 公司两度道歉并下架广告 承认"全是领导的责任" 称将改由年轻人接管宣发 [10][11] - 广告费用同比上升40.4%至4295.77万元 采用内部共创机制产出20组版本 其中一组引发争议 [21] 财务表现恶化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 从2020年8.83亿元降至2024年5.22亿元 [6][16] - 2024年营收首次同比下降9.93% 遭遇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16]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55%至26.11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29.7%至2.04亿元 [18] 区域扩张困境 - 华北、东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其中华南地区营收降幅达25.79% [20] - 华南地区毛利率仅1.6% 中低端定位难以与嘉顿、曼可顿等品牌竞争 [21] -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扩张 覆盖半径200公里 但全国化进程受阻 [19][33] 控制权与财富变动 - 吴学群家族合计持有公司62.68%股份 为典型家族企业 [24][25] - 家族财富从2021年277.4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76.8亿元 减少超200亿元 [36] - 股价较2020年高点24.71元/股下跌近八成 截至9月5日报5.68元/股 [38][3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吴志刚1995年60岁退休后创立面包作坊 以新鲜短保面包切入早餐渠道 [28][29] - 2005年成为东北最大面包生产商 2015年上市时已建立超9万个零售终端 [32][34] - 2019年吴志刚退休 由三子吴学亮接任董事长 二子吴学群任总经理 [35][36]
市值蒸发350亿!“面包一哥”沦为资本提款机?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1 13: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60.87亿元,同比下降9.93%,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9.05%,为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3][4] - 2021年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开始下滑,2015-2024年营业收入未突破70亿元,净利润未达10亿元 [5][6] - 核心产品桃李面包及糕点营收59.06亿元(-9.85%),月饼收入1.26亿元(-14.95%),其他产品5388.30万元(-30.26%) [7][9] 区域市场表现 - 华北、东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降,华南降幅最大但东北基数大影响更显著 [10] - 2024年新增118个经销商但退出144个,华东地区净减少34个经销商(退出56个/新增22个) [14] - 959个经销商中华北/东北/华东占669个,华中/华南不足90个 [15] 战略调整与产能 - 停止全国产能扩建计划,2024年对石家庄、哈尔滨、内蒙古等8家子公司减资 [11] - 华东、华南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70% [17] - 依赖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面临经销商流失挑战 [12][14] 研发与产品问题 - 2024年研发投入2296.84万元(同比-31.84%),研发费用率仅0.38% [20][37] - 产品创新不足被消费者吐槽"十年不变",高糖高油产品线与新消费趋势脱节 [19][21][26] - 2023年食品安全事件(面包含活虫)冲击"短保新鲜"品牌形象 [25]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吴氏家族持股56%拥有绝对控制权,2020年二代接班后战略摇摆 [16][31] - 2024年分红4亿元(占净利润76.6%),近五年累计分红超41亿元,家族获超30亿元 [18][33][3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43.6亿元(占净利润73%),家族累计减持套现超40亿元 [34][36] 行业竞争格局 - 现制烘焙店以新鲜口感抢占市场,工业化产品被贴上"冷硬难吃"标签 [22][26] - 短保面包优势被现烤产品替代,配料表含防腐剂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25][26] - 市值较450亿巅峰缩水78%至95亿元,市盈率18倍低于行业均值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