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光波导

搜索文档
SiC波导全彩AR/XR眼镜相继推出,苹果折叠机预计于2026年推出
华福证券· 2025-07-25 14: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苹果首款折叠机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起售不低于2000美元;SiC波导全彩AR/XR眼镜相继推出,碳化硅光波导应用加速;特斯拉官宣Model Y L将于今年秋季发布,预计售价约40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跟踪 - 苹果可折叠手机iPhone Fold预计2026年发布,起售价不低于2000美元,配备约7.8英寸内屏和5.5英寸左右外屏,折叠状态下厚度9mm至9.5mm,展开后4.5mm至4.8mm,采用in - cell触控技术,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大折叠屏iPhone,完成供应商选择后将进入NPI流程 [3] - 2025年7月13日秋果计划科技公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SiC光波导XR眼镜Wigain Omnision;7月16日光屿高维发布新一代旗舰产品Coray Air2彩色智能AR眼镜,采用“刻蚀碳化硅波导 + 全彩Micro LED”方案,49克超轻机身、6000nits峰值亮度,首发价4999元,广纳四维、烁科晶体为主要供应商;多家AR/XR眼镜及硬件厂商加速碳化硅光波导布局,SiC AR/XR眼镜有望加速踏进消费级市场 [4] - 2025年7月16日特斯拉中国发布Model Y L车型官图,预计今年秋季发布,为大六座豪华纯电SUV,全轮驱动,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预计售价40万元左右,最早第三季度上市,主要在中国市场发售 [4] 投资建议 - 消费电子标的建议关注电连技术、欧菲光、思特威等多家公司 [5]
聚焦SiC光波导降本!6家衬底企业指出破局路径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5-20 17:15
碳化硅光波导在AR眼镜中的应用与挑战 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 - Meta AR眼镜采用碳化硅光波导镜片后,引发行业升级潮,XREAL、雷鸟创新等AR硬件厂商加速布局碳化硅光波导技术 [1] - 碳化硅衬底企业如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烁科晶体等迅速跟进光学级衬底研发,行业技术热情高涨 [1] - 2030年碳化硅光波导镜片需求预计达6000万件,若采用12英寸衬底,需求量将达60-180万片 [21] 成本瓶颈与核心挑战 - 碳化硅光波导镜片单片成本高达2000-4000元(一副眼镜需两片),是玻璃镜片的10倍 [3] - 材料端成本占Meta AR眼镜总成本(约7万元人民币)的主要部分 [3] - 光学级衬底面临四大技术挑战:性能要求差异、晶体生长工艺差异、加工工艺差异、生产成本差异 [5][7][8][9][10][11][12] 技术差异与工艺难点 - **性能要求**:光学级衬底需低光吸收损耗、高透过率(>80%),与传统衬底的电学性能需求截然不同 [8] - **晶体生长**:需高纯度(去除氮、硼杂质)且低缺陷密度,避免深能级缺陷影响光学性能 [9][10] - **加工工艺**:面型参数要求更高(表面粗糙度<0.5nm),刻蚀精度需达纳米级,良率受亚表面损伤控制影响 [11] - **生产成本**:光学级衬底当前成本介于导电型(1156元/片)与高纯半绝缘衬底之间,因规模效应未显现 [12] 降本路径与产业协同 - **工艺优化**:通过提升晶体生长一致性、加工精度,8英寸光学级衬底价格有望降至3000元以下,12英寸降至1万元左右 [16] - **产业协作**:需建立统一光学评价体系与规格标准,减少重复开发,国内企业镜片尺寸(40mm×30mm)较Meta方案节省2.88倍衬底面积 [17] - **大尺寸技术**:8/12英寸衬底可提升镜片产出量4倍以上,但需解决单晶纯度、缺陷控制及翘曲率问题 [19][20] 企业技术进展与规划 - **天岳先进**:已发布12英寸光学级衬底,推进量产技术突破 [22] - **天科合达**:8英寸光波导衬底量产中,计划2024年推出12英寸产品 [22] - **烁科晶体**:研制成功12英寸高纯半绝缘衬底,拓展AR/热沉应用 [22] - **浙江晶瑞**:联合产业链签署AR战略协议,预计2024年底推出12英寸样品 [22] - **山西天成**:8-12英寸光学级衬底技术持续优化,聚焦降本增效 [22] 未来展望 - 碳化硅衬底成本下降将推动AR眼镜消费级市场普及,开启智能穿戴设备新时代 [24] - 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后,行业或复制智能手机爆发路径,2030年光学级衬底价格接近导电型衬底水平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