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同

搜索文档
气象预警要成为发令枪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8
行业现状与成就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陆海空天协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实现精密监测瞬息风云变幻 [1] -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预报要素多种类 时间尺度无缝隙 空间范围全覆盖 时空分辨率达分钟级公里级 [1] -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完成 分灾种分区域灾害预警体系可提前43分钟预警强对流天气 [1] - 新一代预警系统发布82种预警信息 1分钟内送达应急责任人 公众覆盖率达99.1% [1] 行业挑战与短板 - 部分地区观测站网密度不足 偏远山区及海洋存在监测盲区 灾害天气捕捉不及时 [2] - 极端复杂天气下数值预报模型准确率与提前量待提升 如暴雨和龙卷风等场景 [2] - 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善 预警信息传递至农村及偏远地区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2] 科技发展路径 - 攻关地球系统数值预报 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 量子技术应用等前沿核心技术 [2] - 提升气象卫星 雷达 数值预报和大数据等基础业务能力 强化科技成果应用效益 [2] -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支撑气象科技能力升级 [2] 机制优化方向 - 推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 完善组织责任体系与部门合作 [3] - 健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制度 明确各部门防御职责分工 [3] - 通过地方法律法规修订强化灾害响应机制 [3] 社会协同建设 - 创新气象科普形式 将知识转化为易懂易用的避险指南 [3] - 学校社区企业定期开展防灾演练 模拟暴雨台风等场景提升应急能力 [3] - 发展巨灾保险 农业保险及商业保险等气象服务场景 提升风险综合管理能力 [3]
四川加大政策扶持、社会协同力度 着力突破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壁垒 为他们插上追梦的“翅膀”
四川日报· 2025-05-16 08:21
教育发展 - 全省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超97%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数达6.7万名 居全国第一 [5][6] - 已建成140所特殊教育学校 实现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全覆盖 21个市(州)全部建成残疾人中等职教部(班) [5][9] - "十四五"以来落实教育资助资金1.92亿元 累计资助14.1万人 6个市(州)实现从学前到研究生资助全覆盖 [5][9] - 融合教育模式推广 江油市特殊教育学校安排定向行走、盲文学习等特殊课程 超百名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7][8] 就业支持 - 2023年和2024年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近两年引导用人单位增设岗位近2万个 [6][10] - 2022年以来为18万名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 为26万名残疾人发放灵活就业和创业补贴 帮助1.6万名农村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 [6] - 政策扶持方面 对首次创业残疾人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贴 超比例招用残疾人员工的企业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奖励 [11] - 科技助残成效显著 开展无人机操控、AI工具等新技术培训 广安市残疾人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 [12] 社会协同 - 四川省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动员百余家单位 形成"1+3+8+N"运行模式 "十四五"以来支持300余个项目 10万余名残疾人受益 [13] - 10余个市(县)建立本地联盟 宜宾市打造全省首个"助残商圈" 泸州市联盟成员达520余家 收集适残岗位4000余个 [14] - 东西部协作机制发挥作用 凉山州17名残疾人通过电工培训 汶川县57名残疾人参与来料加工业务 [13] - 与文旅、酒店集团合作设立非遗文创展销空间 构建多元化支持网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