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粮抢收烘干
icon
搜索文档
秋收进行时丨中原粮仓,力保秋粮收得上烘得干
人民日报· 2025-10-15 10:57
天气影响与秋收挑战 - 河南9月以来出现8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对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收割、晾晒、烘干造成不利影响 [1] - 秋粮占河南全年粮食产量超四成,对全年粮食丰收起着重要作用 [1] - 截至10月14日17时,河南秋作物已收获84.8%,粮食作物已收获85.6% [5] 抢收应对措施 - 为应对泥泞田地,河南调集近800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作业,并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 - 利用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进行应急抢收 [3] - 组织动员机关干部、返乡群众、放假学生进行人工抢收,辉县市往年人工收玉米占比不足2%,今年接近10% [4] 烘干与晾晒解决方案 - 低温高湿环境下,粮食霉变、发芽风险陡增,今年玉米含水量普遍超过35%,高于往年的30% [6] - 河南已累计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秋粮收获和烘干机械奖补,合作社投资购置烘干设备可获得政府补贴,例如有合作社获得补贴超100万元 [6][7] - 全省共有烘干设备5262台,各烘干点24小时开机烘干,日烘干加工能力37.5万吨,已累计烘干粮食596万吨 [10][11] - 推广应用铁丝笼储粮,每个成本约30元,能装1000斤左右玉米,并开放闲置仓库、村委会大院等场所进行摊薄晾晒 [7] 收成影响与成本压力 - 连阴雨减缓了收获进度,但玉米减产幅度可控,优质玉米品种的推广对抗旱耐涝有保障 [8] - 一些霉变发芽的玉米无法当饲料售卖,每斤少卖一毛钱,只能做工业酒精 [8] - 种植成本增加,泥泞地里收割使农机油耗近乎翻倍,烘干成本每吨多出20多块钱,加之先前抗旱浇水每亩地多花30块钱,种粮利润被压薄 [8][9] 后续播种与政策支持 - 连阴雨影响后续小麦播种,地里条件导致收割机一天仅能收40多亩,进度缓慢 [9] - 河南秋收进度较常年整体偏慢5至7天,比去年同期慢17% [10] - 相关部门为减少农户损失,已办理完全成本保险,例如辉县市为7.9万户、65.39万亩玉米投保,截至10月13日,立案秋作物理赔案件1.4万件,已加紧赔付6445万元 [8] - 河南省制定小麦晚播"一县一方案",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推广深耕整地、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以应对晚播 [9][11]
中原粮仓,力保秋粮收得上烘得干(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天气影响与秋收进度 - 今年9月以来河南出现8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对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收割、晾晒、烘干造成不利影响 [1] - 截至10月14日17时,河南秋作物已收获84.8%,粮食作物已收获85.6% [5] - 目前河南秋收进度较常年整体偏慢5至7天,比去年同期慢17% [11] 抢收应对措施 - 为缓解抢收压力,河南调集近800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作业,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 - 利用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应急抢收 [3] - 在辉县市,往年人工收玉米占比不足2%,今年接近10% [4] - 当地利用"河南农机云平台"统筹调度省内近800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跨省引进3080台 [11] 烘干与晾晒解决方案 - 今年秋收季,河南已累计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秋粮收获和烘干机械奖补 [7] - 目前河南共有烘干设备5262台,各烘干点24小时开机烘干,日烘干加工能力37.5万吨 [11] - 发挥黄淮农机作业互助合作机制作用,动员4000余名粮食经纪人收购烘干湿粮,转运江苏等地烘干,全省已累计烘干粮食596万吨、外运烘干41万吨 [11] - 河南各地利用降雨间歇期,组织开放闲置仓库、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宜晒场所,进行摊薄晾晒 [8] 成本与保险影响 - 今年玉米湿度高,烘干成本也高了,每吨要多出20多块钱 [7] - 泥泞地里收割,农机油耗近乎翻倍,烘干成本也上来了,今年的种粮利润被压薄 [10] - 辉县市已为7.9万户、65.39万亩玉米办理了完全成本保险,截至10月13日,立案秋作物理赔案件1.4万件,已加紧赔付6445万元 [9] 对后续小麦播种的影响 - 连阴雨影响了后续小麦的播种,地里又湿又滑,一台收割机一天仅能收40多亩,比往常进度慢不少 [10] - 为应对小麦晚播,河南农业农村部门已印发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指导抗湿晚播关键技术措施 [10] - 河南省制定小麦晚播"一县一方案",统筹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推广深耕整地、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 [11]
“中原粮仓”冒雨抢秋收 烘干点开足马力“全天候”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21:42
农业机械与抢收应对 - 为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导致的田间湿度大、机械下地难问题,农机合作社对轮式收割机进行改造,例如采用双轮并装以加宽轮胎防滑防陷,新乡县益农农机合作社改造了8台轮式收割机[3] - 当地农业机械部门调度履带式收割机并改造轮式机械以缓解抢收压力,新乡县调度履带式收割机130台,并已改造轮式收割机80多台[3] - 河南省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联系调集周边履带式收获机,同时探索轮式机械动力轮换装三角履带等方式[3] 粮食烘干能力与运营 - 多地加大对烘干设备的投入,动员各类烘干主体24小时开机以“全天候”运作,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烘干点日烘干能力超1000吨[5] - 烘干能力存在缺口,合作社通过控制收割进度来缓解烘干压力,新田地合作社日均收割1000亩以上,产出玉米籽粒约1300吨[5] - 其他烘干点亦全力运转服务周边农户,例如七里营镇永昌农场的烘干设备每日烘干能力达300吨,正24小时不停歇运行[5] 粮食晾晒与储存措施 - 在机械抢收烘干的同时,各地积极组织露天晾晒,开放各类闲置场所如仓库、村委大院、学校操场等作为宜晒场所[6] - 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加速水分蒸发并防止霉变,包括使用电风扇、鼓风机强制通风,以及推广铁丝笼存放玉米、花生荚果朝上等方式晾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