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与加工

搜索文档
“中原粮仓”冒雨抢秋收 烘干点开足马力“全天候”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21:42
中新社河南荥阳10月11日电 题:"中原粮仓"冒雨抢秋收 烘干点开足马力"全天候" 作者 阚力 杨大勇 王佳宁 眼下正值"中原粮仓"河南省秋收关键期。河南荥阳市高村乡,连绵阴雨后,路面潮湿,三轮车满载玉米 往来其间。 粮食抢收回来,晾干更是关键。目前,河南多地正加大对烘干设备的投入力度,动员各类烘干主体24小 时开机,人停机不停,"全天候"开足马力烘干。 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新田地合作社)位于高村乡的仓库,日烘干能力超1000吨,是河 南省公布的2900多个烘干点之一。村民杨建在这里每天从早7点忙活到晚7点,"我家7亩地已经收完了, 合作社按湿粮价格回购,每亩地多少还能挣点"。 入秋以来,特别是9月16日以来,该省大部持续阴雨,平均降水量为64年来同期最多,秋作物收割、晾 晒面临考验。连日来,中新社记者走访豫中、豫北等多个秋作物种植区看到,各式改造农机轧泥抢收, 烘干机开足马力不停运转。 10月10日,河南荥阳市秋粮烘干现场。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在豫北新乡县七里营镇沟王村玉米地,一台双轮收割机正在泥泞的地里作业。新乡县益农农机合作社改 造了8台轮式收割机,这是其中一台,也是该合作社负责人吕 ...
山东新泰:全链条服务让秋粮归仓“一路畅行”
齐鲁晚报网· 2025-10-11 15:20
新泰市楼德供销合作有限公司负责人公进介绍说:"最近这段时间连续下雨,给农户收粮带来了很大的 困扰。我们这个烘干塔24小时连轴转,每天能烘干500多吨粮食,为周边农户解了燃眉之急,也算是为 秋粮收获出了一份力。" "今年村集体流转了60亩地种植高粱,亩产达到了1200斤,预计收入能有7万元左右。现在正是高粱收获 的关键时期,可连日的降雨让机械根本没法下地作业。"汶河北村党支部书记李善禄站在地头介绍 道:"好在今天下午,我们瞅准了降雨的间歇,赶紧调拨了两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这一下午的时 间,就收获了高粱1.2万多斤。收下来的高粱会马上烘干、进仓入库。" 据悉,今年翟镇种植高粱1000多亩,依托省级示范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采取保护价收购,实行统一 播种、施肥、管理、收割、结算的"六统一"模式进行管理,预计高粱总产量30多吨。合作社建设的烘干 塔,日烘干能力100吨左右,确保收获的粮食能及时烘干,颗粒归仓。 走进新泰市楼德镇的粮食烘干中心,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烘干塔正全天候高速运转。刚从田间收获 的潮粮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塔内。工作人员轮班值守,密切关注着设备的运行情况,密切关 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将 ...
收烘储并举,闭环抢秋粮
大众日报· 2025-10-11 09:05
北朱耿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张鸿涛介绍,合作社投资近70万元,引进两台大型烘干塔及配 套设备,有效满足本村及周边农户的烘干需求。自10月起,为应对持续阴雨,烘干塔启动24小时不间断 作业模式。"目前本村农户的玉米已收烘完成,仅余合作社约100亩正在抢收中。"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晾晒和储存带来严峻挑战。连日来,山东 各地迅速部署,整合气象预警、排涝疏浚、农机调配、烘干储粮等全链条举措,全力以赴抓好秋粮抢 收,坚决打好"三秋"农业生产这场硬仗。 "各位村民请注意!未来4小时雨势变小,适合小雨天抢收玉米,大家抓紧准备农具,雨停就下 地。"10月7日清晨,肥城市石横镇的村村通广播里,抢收提示循环播放。 "我们联动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实时捕捉雨停间隙和天气变化'窗口期',通过村村通广播、微 信群等渠道,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0余条次、抢收指导意见20余条,引导农户抓住雨停间隙、小雨天气等 时段见缝插针抢收。"石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马衍才说。针对"机械难进地、作物易霉变"的痛 点,石横镇协调6台履带式收割机优先投入泥泞地块作业,并从河南调运22台高性能收割机械,充实抢 收队伍。 抢 ...
亚洲米价探底十年新低 菲律宾进口限制加剧跌势
智通财经· 2025-10-10 11:23
2024年,受强劲需求与供应担忧影响,大米价格曾飙升至十五年高位。随着全球产量逐步改善,价格开 始稳步回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5.564亿吨,推动 库存水平上升。 此外,全球最大出口国印度遭遇超常季风降雨,反令本季收成预期提升。这将进一步扩大全球供应盈 余,促使这个南亚国家取消出口限制以避免国内积压,从而增加国际市场发货量。 亚洲地区的大米基准价格已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家庭及依赖大米进口的国家将面临更低的粮 食开支。 根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数据,周三泰国5%破碎率白米批发价格下跌1.9%,至每吨355美元,创下2015 年9月以来新低。此次价格下跌正值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菲律宾计划延长进口限制措施,以扶持本国稻 农。 尽管出口价格传导至零售端需要时间,但来自泰国等主要供应国的价格下跌,将有望降低亚洲、非洲及 部分中东地区的主粮成本。大米是全球数十亿人口的重要主食,在东南亚等多地,大米贡献了居民每日 50%的卡路里摄入量。 ...
新技术新服务改造农业造福乡村
经济日报· 2025-10-07 06:04
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成为连接企业与农户的"纽带"。"我们搞'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就 是解决周边农户'种不好、卖不掉'的问题。"合作社理事长王晓轩介绍,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种肥、 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从播种到销售全流程"一 条龙"帮扶。合作社社员高玉龙深有感触:"合作社统一配种肥,技术员定期指导,收粮时直接上门,每 斤能比市场价高两三角,一年多收入3000多元。" "我们不仅要让敖汉小米'种得好、加工好',更要让它'名声响、销路广'。"敖汉旗小米产业发展服务中 心主任郭永鹏说,旗里投入资金建设小米博物馆、产品综合展厅,让消费者了解敖汉小米的农耕文化、 非遗故事;搭建智慧农业平台,给谷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装上"千里眼"。打开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土壤 墒情、谷子生长、加工生产状态,从播种到加工全程可追溯,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迎来了收获季。在古鲁板蒿镇,种植大户景晓磊算起了账:"以 前种老品种,一亩地收不了多少,还容易倒伏。现在种敖谷8000品种,亩均产量提高了两成多,纯收益 能到1200元左右 ...
“双节”餐桌上新 一起沉浸式感受大国粮仓的“底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3 09:29
中秋、国庆"双节"家人团聚,咱老百姓的厨房又开始热闹起来。一起跟着一粒粮食的旅程,探寻饭碗里的新变化。 0:00 两亿多亩的秋收场面,有多震撼?总台记者这次用无人机和穿越机的视角,带您一起沉浸式感受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的秋收现场。 在黑龙江北大荒建三江七星农场,无人机跟随多台无人驾驶收割机,记录正在进行中的秋收大会战;在五常大米核心生产基地,穿越机飞越广袤田野,稻穗 编织成的"黄金毯"一览无余,稻谷被整齐划一地"吞"入农机"口中",开启这个丰收季沉甸甸的收获。 黑龙江五常种粮大户 杨志伟:我们掐准了水稻九成熟的时候收割,此时收割的水稻营养流失少,口感也好,大约减少5%左右的田间损失。这项"6步鲜"技 术,把大米的品质提升了一大截。 一个数字平台,链接田间到工厂的上下游。在中化农业MAP五常技术服务中心的智慧农业指挥中心,稻田的"健康数据"实时在线,守护稻谷的"鲜度"和品 质。 穿越六条加工生产线,镜头记录了稻谷从田间变身为餐桌上的"大米"的全过程。在这个"航程"里面,一粒粒稻谷经过了低温缓苏干燥、低温储藏、适度碾 米,最后用高阻隔铝袋包装,确保米粒新鲜如初。 面粉成品库的库存有1000万吨。如果成年人一 ...
盐城“射阳大米”跻身全国10个单一类品牌案例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21:57
9月16日,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 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专题会议上,区域公共品牌传递质量信任提振消费信心典 型案例正式发布。其中,盐城市射阳县"创新质量管理,培植信用优势,助推'射阳大米'品牌产业链质量提升"案例成功入选,作为深耕 单一产业的标杆范例,跻身全国10个单一类品牌案例之列。 在技术赋能上,首创"证码合一""双码并行"追溯系统——产品二维码与溯源码联动,溯源信息中直接嵌入合格证,实现全流程数据可 查、质量可溯;省内首家"苏链检"技术服务专家工作站的落地,更推动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初审,为品质升级注入科技动力。 实打实的举措换来了看得见的成效:目前盐城市射阳县已建成绿色基地60万亩,培育绿色和有机食品39个、"江苏精品"4个;品牌成功进 驻28家大型商超、508个联营店,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而其"特色资源→标准提升→品牌增值"的发展路径、"双码追溯"的智慧监管 模式,更成为区域公共品牌质量升级的可复制样本,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全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射阳经验"。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射阳大米"的品牌底气源自得天独厚的禀赋与精益求精的打磨。产自"中国优质粳稻之乡"射阳县,其 ...
截至8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额破30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截至8月25日,九龙江三角洲夏秋稻种植面积超182万公顷,已收获108万公顷,预计产量653万吨。 秋冬稻种植面积58.1万公顷,完成计划83%;当季稻种植面积14.5万公顷,完成计划43%。 (原标题:截至8月中旬,越南大米出口额破30亿美元) 此外,8月28日碎香米(5%)报价为每吨455-460美元,创今年1月初以来新高。 ...
稻香链动“百千万”!汕尾丝苗米产业园的共富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20:06
产业园规模与运营模式 - 产业园规划范围涵盖海丰县、陆丰市全域,总规划面积3037.604平方公里 [6][7] - 产业园打造“产购储加销”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0.96万亩 [4][5] - 依托“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覆盖农户136.05万人,水稻播种面积89万亩,年产量突破30.37万吨 [7][8] 产业整合与标准化 - 推行“六个统一”模式,即统一品种、种植、标准、烘干、收购、结算,助力农户降低生产成本300元/亩/年 [13][14][15][16][17][18][81] - 引入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等专家团队共建新品种繁育示范基地,并发布《汕尾丝苗米种植技术规程》等标准 [26][27][28][29][30] - 推动建设数字化平台项目,展现各项数据资源要素,带动种植、管理、销售等板块提质增效 [31][32] 产能与基础设施 - 产业园总部建成集现代仓储、加工、冷链等于一体的核心功能区,具备30万吨粮食加工仓储与应急保供能力 [41][42][43] - 2024年通过专项收粮行动收购稻谷3.41万吨,服务面积8.5万亩,2025年计划收购稻谷4.4万吨,服务面积超11万亩 [83][8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开展品牌形象推广工作,在广州、汕尾、东莞等城市的30条线路、50台公交车投放主题广告,并亮相广州塔等 [54][55][56] - 吸引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等十余家权威主流媒体轮番聚焦,发布报道百余条 [59][60] - 开设品牌店十余家,对接餐饮店、粮油店、商超等渠道客户600多家 [61][62] - 目前产业园打造品牌数量(含企业自有品牌)25个,新增企业品牌数量7个,园内“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5个 [70][71] 助农增收与就业 - 推行“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统一耕、种、管、收、加、销6大关键环节,提升水稻种植收益 [82] - 已开展培训61场,培训农民1720人次,吸纳全职或兼职就业农民人数796人 [91][92]
黑龙江友谊县:以糯稻为媒 架起产销两旺合作“金桥”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21:00
行业政策支持 - 友谊县举办糯稻产加销产业链推介会以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并宣介产业支持政策 [1] - 当地配套完善的经济园区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为糯稻产业提供发展基础 [1] - 产业支持政策旨在推动糯稻产业向全链条、高附加值、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1] 自然资源与技术优势 - 友谊县具有培育糯稻的水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1] - 全程机械化与精准农业技术在该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1] - 龙梗57等水稻品种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推介会进行展示 [2] 产业链基础设施 - 加工仓储物流配套完善 包括东北大自然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糯米生产线和集装箱场站 [1][2] - 便捷畅达的交通网络为产业流通提供支撑 [1] - 金融机构代表参与产业链建设 表明产融结合正在推进 [2] 产业发展目标 - 通过合作共赢推动糯稻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和富民强县的"新引擎" [1] - 旨在实现友谊糯稻品牌"连接大江南北、通达四海八方"的市场拓展目标 [1] - 产业航船正扬帆起航 黑土地被描述为充满无限机遇的发展区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