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搜索文档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评价机制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11:50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需破除制度性堵点并改革生产关系不相适应部分 [1] - 建立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其基本经济制度属性 [1] - 加强科技成果评价 人才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制度的基础设计 [1]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 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激发人才活力 引导人尽其才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 推进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细化差异化标准 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依据领域行业层次特点制定分类体系 [3] - 加强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考核 对造假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注重成果质量与贡献度评价 [3] - 创新分类评价方式:国家攻关任务人才侧重市场用户评价 基础研究人才采用同行评价 应用研究人才结合专家与市场评价 社会公益研究人才采用社会化评价 [4] - 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衔接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薪酬激励等环节 优先支持优秀人才 强化结果导向完善激励体系 [5] - 加强评价保障 确定合理考核周期 建立专家数据库 加快科研信用体系建设 [5]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 明确科技成果评价目的 聚焦质量水平及应用价值 树立"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理念 [6] - 破解转化障碍 需系统推进赋权改革 聚焦可操作性举措并统筹技术要素市场资源 [7] - 细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程序 根据类型和意愿赋予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明确权属比例收益分配等事项 [7] - 规范资产管理机制 完善全周期管理流程 优化定价转让出资程序 引导作价入股以实现国有资产高效利用 [8] - 建立成果披露机制和赋权公示程序 保障国家安全和交易安全 [8] - 构建尽职免责机制 对无非法牟利人员免予追究决策失误责任 多部门联动明晰豁免机制 [8] - 强化应用导向 通过赋权激发创新动力 提高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定人才评价中的权重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9]
把改革动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8-30 09:01
经济体制改革进展 - 民营经济组织数量增至1.85亿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6.76% [2] -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市场监管更公平高效 [2] -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市场完善 [2] 科技创新机制突破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第11位 [2] - 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2] - 产学研合作强化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与应用 [2] 社会领域改革成果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2] - 分级诊疗制度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2] - 教育公平彰显 素质教育加强 [2] 未来改革方向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落实"五统一、一开放"要求 [3] - 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3] - 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授权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 [3] - 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推广改革试点地区有效政策 [3] - 拓宽民众参与渠道 通过听证会/民意调查吸纳群众意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