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汛

搜索文档
数字赋能有力防范洪涝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2
防汛形势与灾害情况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虽结束,但我国仍处于主汛期,极端突发事件仍可能发生,需持续落实防御措施 [1] - "七下八上"期间全国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条超保,22条河流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2] - 3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多1个),影响太湖、浙闽、淮河、珠江、长江五大流域13个省份 [2] - 海河流域大清河、永定河等几乎同时出现洪水,黄河支流北洛河陕西吴旗站11小时水位上涨10.4米,7月27日全国12条河流同时超历史洪水 [2] 未来气象与台风预测 - 8月下旬东北、华北、华南等地降水偏多三至六成,西北太平洋可能生成1-2个台风(1个影响我国) [3] - 9月东北南部、华北等地降水仍偏多,预计10-11个台风生成,其中2-3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3] 科技应用与水文监测 - 水利部建成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准度 [4] - 珠江流域利用监测技术提前5天预报东江最大洪水,洪峰流量预报误差仅3% [4] - 河北水文部门使用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开展应急监测1069测次,提升数据时效性 [4] - 数字孪生平台覆盖2600万水利对象,"七下八上"期间发布17.1万站次预报成果,完成32.8万段数字河流洪水预报 [5] 水利工程调度与成效 - 全国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减少人员转移106.18万人次 [7] - 密云水库通过流域统一调度,水位从历史最高降至154.12米,出库流量达281立方米/秒 [7] - 全国1.1万座水库启动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贵州强降雨中通过雷达技术避免垮坝风险 [8]
无人机“上岗” 筑牢科技防汛屏障
科技日报· 2025-08-05 07:40
无人机防汛巡查应用 - 八达岭低空公司利用无人机巢及应急小队协同作业方式助力北京延庆区防汛巡查 [1] - 团队部署25座无人机巢覆盖张山营镇后黑龙庙、延庆镇水产服务中心、白河堡水库等重点区域 [1] - 派出两组无人机应急小队配合康庄镇、张山营镇执法队进行官厅水库北京市界内南北两岸巡查 [1] 无人机巡查技术细节 - 25座无人机巢部署在延庆区18个街乡镇重点区域 可通过"日历"形式管理飞行计划或远程操控执行任务 [2] - 无人机巡查系统发现异常后立即生成详细报告并同步回传至属地指挥中心 [2] - 8月2日至3日无人机巢飞行21架次共8小时 应急小队飞行41架次共16小时 [2] 巡查成果 - 通过无人机巡查共发现24处可能存在的灾后隐患 [2] - 所有问题点位影像及坐标信息均已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部门处置 [2] - 高清镜头可清晰监测水位变化等关键信息 [1]
“上新”设备和技术,四川加大科技防汛力度 智御洪水
四川日报· 2025-07-09 08:24
防汛科技应用 - 四川省在主汛期采用水利测雨雷达技术,提前研判山洪泥石流风险,北川县提前转移1155户2636人 [6][7] - 水利测雨雷达可观测近地面层大气中的液态水,精准掌握降雨量级,结合水文模型推算洪水量级与影响范围 [6] - 四川省已在绵阳、雅安、甘孜等地建成水利测雨雷达,预计年内建设71部,消除监测盲区 [7] 水库调度与防洪 - 紫坪铺水库通过预泄腾库预留防洪库容2.2亿立方米,累计拦蓄洪水1.6亿立方米,削峰率达60% [8] - 紫坪铺水库将最大洪峰流量由4156立方米/秒削减至1700立方米/秒,降低岷江干流水位2-3米 [8] - 都江堰工程联合调度走马河流量控制在100立方米/秒以内,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预留行洪空间 [9] 水工程联合调度 - 四川省通过"大水调"机制联合调度紫坪铺、都江堰、武都、亭子口等水库,亭子口水库削峰率达75.8% [10] - 联合调度降低锦江水位1-2米,沿岸城区内涝水深减少0.3-0.5米,成功应对入汛以来最强洪水过程 [9][10] 水库安全监测 - 资阳市雁江区鲤鱼水库采用坝体变形监测、渗压渗流监测等设备实时感知大坝健康状况 [11] - 四川省8000多座水库中98.1%为小型水库,通过安全监测能力提升项目筑起"智慧防线" [12] 山洪灾害防治 - 四川省实施"山洪泥石流易灾区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在芦山、宝兴、康定部署降雨监测设备 [13] - 通过无人机前置部署"小智轻快"监测设备,捕捉灾害前兆信号,跟踪灾害演进过程 [13] 抗旱水源储备 - 四川省水利工程蓄水超70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亿多立方米,大中型水库蓄水超40亿立方米 [14] - 20座主要水电水库蓄水量达历史同期最高,完成迎峰度夏前蓄水任务 [14]
陕西府谷:着力打造智能化防汛“安全网” 用科技“利器”提升防汛硬实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07 16:18
核心观点 - 府谷县通过科技创新构建智能化防汛体系 提升防汛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7]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进行库坝与河道巡查 精准高效收集工情和水情信息 提升抗洪抢险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1] - 在关键点位建成20处水位视频监测站 配备雷达水位计和视频监控设备 实时采集水位流量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直传指挥中心 实现24小时水情动态监测 [3] - 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监测站点建设 配备智能预警功能 可对人员靠近 水位上涨 库坝渗水或松动等现象自动发出警告 [3] 监测预警体系 - 建立覆盖城乡的自动监测站点与智慧水利平台 实现雨情 水情 旱情的精准滚动监测预报 [3] - 通过手机短信 即时通信工具 无线预警广播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确保预警直达基层责任人和群众 [3] - 制定防御河道洪水和山洪灾害等专项预案55个 对河道 堤坝 水库开展巡查 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4] 公众教育与物资保障 - 通过广播 电视 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防灾知识 发放防汛知识手册5000余份 [4] - 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 全方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2025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20:14
行业动态 - 2025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行 汇聚交通运输 应急 气象等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 [1] - 会议深入探讨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工作 涵盖气象预测 风险研判 联动救援 科技防汛 智慧救援等领域 [3] - 活动旨在提升汛期高速公路灾害防控能力 完善应急救援与保畅工作机制 [3] 技术应用 - 会议重点关注"智慧交通""科技防汛""数智赋能"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实践经验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对交通现代化进程产生革命性影响 [3] - 沪杭甬公司通过机制协同 数智防控 救援升级三大举措构建全方位防汛体系 [6] - 采用无人机巡飞 AI决策辅助 数字孪生推演 智能装备集群等智慧防汛技术 [6] 实地考察 - 7月4日组织浙江交通集团综合应急基地现场参访 展示智慧化防汛指挥体系与管控平台 [3] - 现场展演无人机 物联网设备 特种车辆及五小创新产品 [3] - 应急基地包含应急指挥中心 专业队伍装备库 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库等五大区块 [5] 企业实践 - 沪杭甬公司建设区域化应急基地 辐射宁波市重大公路应急支援和抢险任务 [5] - 应急基地对夯实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应急处置能力 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5] - 公司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科技赋能 快速响应"为防汛方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