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财政“投资于人”助力稳就业
搜狐财经· 2025-08-07 20:55
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 山东省财政部门下达就业领域相关资金42.7亿元用于援企稳岗 [1] - 济南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亿元并累计贴息2500余万元 直接扶持2050人创业 [2] - 山东为3345家小微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42.9亿元 稳定扩大岗位15.5万个 [2] 企业资金运用案例 -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近两年分别申领稳岗返还资金50.9万元和49.4万元 资金主要用于社保缴纳 [1] - 山东宇众汽车科技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 该企业上半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并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 [2] 技能人才培养投入 - 威海市财政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647.1万元用于支持技术交流活动 [2] - 山东省财政每年安排5600万元资金支持技能人才发展 设立职业能力提升专账资金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 [2] 政策持续实施方向 - 财政部门将持续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 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贷款扶持 [2] - 加快落实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等增量政策 综合发力稳定就业市场预期 [3]
标本兼治打造就业友好型环境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02
稳就业政策核心措施 -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深化政银合作并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贷款便利度以增强资源调配能力 [1] - 将企业作为政策核心,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允许困难企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2] - 扩大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和规模,既保障失业群体尊严又激励就业创业,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托举功能 [2] 政策实施关键考量 - 需平衡金融杠杆成本,设定专项贷款使用标准以避免边际恶化或负外部性成本 [2] - 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建立透明化担保体系,明确贷款定价机制 [3] - 失业保险返还和社保补贴需评估边际效益,警惕企业为套利而逆向选择 [4] 制度配套改革方向 - 需同步推进社保和财税体制改革,从制度层面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以增强经营稳定性 [4]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减员增效的政府改革和轻税薄赋政策拓宽市场主体自由度 [5] - 构建法律和制度的稳定性,形成长期就业友好型环境以提振市场信心 [5]
国办: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
快讯· 2025-07-09 17:09
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 各地持续深化政银合作 拓展合作银行范围 优化业务流程 提升贷款便利程度 [1] - 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 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备付期限超1年的地区可提高返还比例 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 大型企业从30%提至50% 政策执行至2025年底 [1] - 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 困难企业可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1]
九卦 | 银行纷纷“松绑”!消费贷最高50万、最长7年!
搜狐财经· 2025-03-25 21:39
消费贷产品调整 - 中国银行将"中银E贷"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 "随心智贷"额度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贷款期限分别达1年和5年[4] - 工商银行"融e借"最长贷款期限延至7年 最高标准额度为30万元[5] - 招商银行"闪电贷"提供12个月至84个月(7年)多期限选择 最低利率2.58% 线上最高额度30万元 线下提款可达50万元[5] - 浙商银行"云信贷"最高额度达100万元 授信期限最长60个月 年化利率单利2.70%[5] 产品设计特点 -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 50万元贷款以2.68%利率计算7年累计利息约4.89万元 月还款6534.79元[5] - 期限延长降低每期还款额 差异化授信产品缓解消费者资金压力[4][5] 行业动态与影响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调整力度最大 预计更多银行将跟进调整消费贷产品[5] - 提高信贷额度上限迎合汽车、家装等高金额消费需求 间接促进制造、销售、维护等全产业链增长[9] - 短期看额度扩容对促消费有积极作用 长期需关注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9] 风险与挑战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升至3.4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1.56% 信用卡、个人消费贷等不良余额增幅较大[6] - 资金流向监管存在挑战 利率下降和还款期限延长导致信用风险持续累积[9] 政策支持与创新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 申请条件放宽至用工人数减少水平低于上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12] - 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 最低可至2.9% 探索"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组合办理方式[12] - 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 举措帮助小微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带动就业[12] - 要求深化政银合作 拓展专项贷款合作银行范围 开发数字化线上化贷款产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