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智造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超3000亿,“果链巨头”立讯精密赴港IPO,来自广东深圳
36氪· 2025-08-21 16:49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A股消费电子板块今日拉升,卓翼科技涨停,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华勤技术等跟涨,主要受苹果iPhone 17大规模量产及AI应用落地推动换机周期影响[1] - 苹果产业链需求增长带动市场乐观预期,立讯精密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1]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超9万亿元,预计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6.5%,2029年达12.18万亿元[19]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立讯精密为全球第四大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商(2024年收入排名),中国大陆第一,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三大领域[21][7] - 2024年收入占比:消费电子86.7%(智能手机为主)、汽车电子5.1%、通信与数据中心6.8%,其他业务1.3%[8][9] - 全球产品渗透率高:2024年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每五部智能汽车中有一部使用其产品[2] 财务数据与运营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40亿元、2319亿元、268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618亿元[15][16] - 净利润增长但毛利率下滑:2022-2024年净利润105亿元、122亿元、146亿元,同期毛利率从11.9%降至10.1%[15][1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64.75亿-67.45亿元,同比增长20%-25%[16]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74%,覆盖全球300+品牌客户包括消费电子前十、汽车电子及通信前五大厂商[14] - 供应商依赖显著: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59.3%(2025年一季度),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52%[14] - 境外收入占比超82%,存在贸易政策风险[14]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研发投入高:2022-2024年累计252亿元,2025年3月末专职研发人员超2万名[16][18] - 全球化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7月在全球29国设105个生产基地,近年通过收购(如莱尼、闻泰业务)强化欧洲、东南亚布局[6][14] 创始人背景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王来春、王来胜为广东汕头兄妹,曾任职富士康,2004年创立立讯精密,2025年以1315.2亿元资产位列新财富500创富榜第13位[4][6] - 股权结构:王来春、王来胜通过立讯有限持股37.67%,二人各持立讯有限50%股份[4]
新股消息 | 立讯精密(002475.SZ)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收入为2687.9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7:13
公司上市申请 - 立讯精密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 [1] - 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最高发行价未披露但包含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提供从精密零组件到系统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覆盖全球100+家财富500强企业 [3] - 2024年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3]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PIMS行业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 [3] 行业前景 - 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9.47万亿元增至2029年12.18万亿元,CAGR 6.5% [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汽车电子/通信领域需求提升、功能集成要求提高及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发展 [4] - 供给端受智能制造普及和"未来工厂"建设推动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40.28亿元/2319.05亿元/2687.95亿元,2025年Q1达617.88亿元 [5][6] - 2022-2024年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收入CAGR分别为49.6%和19.6%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91亿元/122.43亿元/145.79亿元,2025年Q1为33.77亿元 [5][6] - 毛利率从2022年11.9%降至2024年10.1%,2025年Q1回升至1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