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搜索文档
李桂英:多措并举推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6-25 10:07
一院多区建设 - 公司采用一院多区模式,拥有丛台院区、复兴院区和复兴院区(新建)3个院区,根据当地医疗资源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统筹规划分院区建设[1] -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各院区诊疗、质控、人财物等环节的"云端"一体化连接,确保同质化管理[1] - 各院区差异化发展:丛台院区聚焦疑难危重症综合诊疗、复兴院区深耕皮肤科与医美特色、复兴新建院区以肿瘤诊疗中心为特色[1]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 公司作为邯郸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联合其他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构建分级诊疗体系[2] - 创新建设"云HIS系统"实现集团内信息互通,支持基层医生直接预约上级号源和开具检查[2] - 建成覆盖心电、影像、病理的"三张远程诊断网",县域患者就地检查后由三甲专家实时出具报告[2] - 通过5G手术直播、远程专科培训等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2] 专科能力建设 - 肿瘤科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严格执行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持续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2] - 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初诊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乳腺癌为例通过分期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2] 患者服务创新 - 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11项服务,包括出入院办理、病历复印等,实现"让患者少跑腿"[2] - 设立日间诊疗病房使乳腺癌患者治疗方式从静脉输液改为皮下注射,节省60%就诊时间[2] - 智慧结算系统实现诊间支付、病区床旁结算全覆盖,老年一体化门诊实现就诊—检查—取药"零转场"[2] - 开展"免陪护"试点结合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陪护资源对接[2] 未来发展规划 - 依托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院士工作站推动医工结合、创新转化、专科发展及人才培养[2] - 以重点专科群为引擎,通过智慧赋能、体系重构与服务创新推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2]
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新样板
齐鲁晚报· 2025-06-13 09:38
医联体合作与交流 - 烟台毓璜顶医院召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联席会议,旨在加强成员单位合作与交流,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1] - 会议有50余人参加,包括医院领导、卫生健康委官员及成员单位负责人 [1] - 医院上半年开展5次实地调研,覆盖芝罘区、福山区25家成员单位,了解基层需求并精准匹配帮扶人员 [1] 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帮扶 - 烟台毓璜顶医院安排56名业务骨干下沉基层医疗机构,传递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 - 吸纳基层医生来院进修,并匹配一对一带教人员,履行牵头单位责任 [1] - 通过“管理输出+技术辐射+人才下沉”三位一体帮扶模式,破解基层医疗痛点,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 [1]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进展 - 烟台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在紧密型医共体和医疗集团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 - 会议审议通过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及相关职责,以及《烟台毓璜顶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章程》 [2] - 医院转会诊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 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 医务科科长王少坤部署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病理、心电等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路径 [2] - 号召成员单位加强协同配合,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高质量发展 [2] - 医院依托40个专科联盟和40个质控中心平台优势,推进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打造“烟台模式” [3] 行业意义与战略目标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是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举措,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 - 烟台毓璜顶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市级龙头单位,致力于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烟台力量 [3]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将重构医疗产业链格局,关注医疗器械等行业机会
江海证券· 2025-06-12 16: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延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缓解群众跨区域就医压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8] - 此举将直接拉动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推动国产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进口,形成“设备升级 - 服务优化 - 需求增长”的良性循环,为行业带来持续扩容机遇 [8]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将推动医疗产业链向基层下沉,重构医疗产业链格局,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核心企业将会受益,长期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创新驱动将是核心逻辑,具备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的企业或将有望受益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相对收益 1 个月为 7.65%、3 个月为 7.88%、12 个月为 2.53%,绝对收益 1 个月为 8.91%、3 个月为 7.01%、12 个月为 11.5% [3] 事件 - 国家卫健委在全国 81 个试点城市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进“双中心”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上下共享 [6] 医改历程 - 2009 年启动新一轮医改,通过医联体、医共体模式推动资源下沉;2015 年拉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序幕;2017 年医联体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 年明确试点路径,形成三级服务体系 [8] 资源下沉成果 - 已设立 13 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 81 个试点城市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8] - 2024 年全国双向转诊人次达 3656.7 万,较 2023 年增长 20.6%,其中下转人次 2145.6 万,增长 45.7% [8]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 2188 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资源共享服务 1.9 亿次,构建“基层检查 + 上级诊断”模式 [8] 政策支持 - 2024 年国家发改委专项拨款 100 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投向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更新及病房改造工程,完成二、三人间标准化病房升级 3 万间 [8] - 政策规划至 2025 年实现该体系覆盖全国 90%县区,2027 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基层渠道优势及政策敏感度的标的,如设备端聚焦国产替代(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服务端关注资源整合(华润医疗/固生堂)、药品端倾向创新与中药(恒瑞医药/以岭药业)、信息化建设(卫宁健康)、专科医院(海吉亚医疗)、互联网医疗(京东健康)等 [8] - 具备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的企业(如复星医药)或将有望受益 [8]
国家卫健委:在全国81个试点城市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快讯· 2025-06-10 17:26
医疗资源建设规划 -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即"双中心"建设 [1] - 在全国81个试点城市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1] - 促进医疗资源上下共享 [1]
烟台创新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构建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22:33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 烟台市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探索构建科学有序、系统连续、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1] - 烟台市创新探索出"机构统一管理型""中医药特色突出型"和"业务整合发展型"三大模式 [2] - 由5家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2] 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 - 黄渤海新区医疗集团投资5000万元进行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人财物"整合和"九统一"管理 [3] - 蓬莱区医疗集团突出中医药特色,通过中医"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3] - 毓璜顶、烟台山等医疗集团以业务整合为抓手,为居民提供就近医疗服务 [3] 优质资源下沉 - 烟台市下沉专家500余人次,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组团式下沉"和"系统性帮扶" [4] - 采用双向互动的"双选会"模式,12名专家成功对接基层医疗机构 [4] - 通过传帮带和健康下乡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5][6] 资源共享与远程医疗 - 蓬莱医疗集团建设"心电一张网"和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快速诊断和便捷取药 [7] - 毓璜顶医疗集团开放全部检验检查项目,实现在线开单和报告打印 [8] - 黄渤海新区医疗集团建成6个医疗中心和6个远程中心,累计开展远程影像21000余例 [8] - 滨医烟台附院医疗集团2024年出具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报告4238份,远程心电诊断3290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