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

搜索文档
嘉和美康:股东弘云久康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8:43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弘云久康持有公司股份约84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6.17% [1] - 减持计划自2025年10月9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实施 减持不超过约138万股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流动性需求 涉及股份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且已于2022年12月14日起流通的股份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医疗信息化行业收入占比99.73%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0.27% [1] - 公司当前市值42亿元 收盘价30.35元 [1]
麦迪科技:医疗信息化主业持续稳健,创新业务持续拓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21: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32.75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37.11% 实现扭亏为盈 [1] - 三项费用(销售、管理、财务)同比下降56.6% 费用占营收比例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1] - 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 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 [2] 业务战略调整 - 战略性剥离光伏业务 集中资源发展医疗信息化核心主业 [1] - 医疗信息化业务覆盖全国2400多家医疗机构 涉及麻醉、重症、急诊等临床环节 [3] - 辅助生殖业务依托海口玛丽医院运营 持有海南省稀缺辅助生殖牌照 [4] 创新业务进展 - 康养机器人进入场景验证阶段 形成软硬结合的智能康养解决方案 [2] - 项目优先在上海、台州、苏州、广东试点 以养老院和康复医院为应用场景 [2] - 投入4354.79万元募集资金用于低空医疗救援平台及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研发 [3] - 计划投入1.3亿元用于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医疗产品AI升级项目 [3] 协同发展战略 - 医疗信息化数据反哺AI和机器人业务 辅助生殖强化医疗服务布局 [4] - 康养机器人延伸至养老康复场景 低空应急救援拓展急救服务半径 [4] - 各业务板块通过数据、技术和场景实现协同 提升整体竞争力 [4]
荣科科技: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21:14
行业经营状况 - 医疗信息化行业近年受行业竞争格局、技术迭代成本、客户预算等因素影响整体经营承压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1] - 公司将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加大研发创新与生态合作 [1] - 公司努力提升业绩和内在价值 [1]
报0.51元的没中标,报4.95元的却中标了!一次省级“采购”,释放重要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36
采购模式创新 - 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带量采购采用创新评审机制 价格分仅占10分 技术分占30分 商务分占60分 彻底改变传统"最低价中标"模式 [1][3] - 采购要求报价低于5元/人次 最高报价4.98元/人次 最低0.51元/人次 最终中标价为4.95元/人次 [1][4] - 采购周期设定为2年 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 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 [3][9] 中标企业分析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100.36分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投标报价4.95元/人次 [5][8] - 第二候选人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得分92.78分报价3.05元/人次 第三候选人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得分83.72分报价3.17元/人次 [8]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注册资本3.35亿元 已申请"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医保云服务综合管理系统"专利 并中标2024年度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迭代升级项目 [8] 成本与经济性分析 - 企业测算成本价约3元/人次 但实际服务内容超出基础服务 需配套建设影像云专网和数据传输平台 [9] - 相较于传统胶片每人次17-18元成本 云胶片集采价格优势明显 未集采地区价格也在12-14元/人次 [12] - 某县医院采用云胶片后年节省耗材采购额100万元 某市医院节省120万元 某区级中心医院节省150万元 [12] - 存储1TB数据年成本约80元 过去10年间1TB存储成本下降至少10倍 预计3-5年后存储成本还将大幅降低 [1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全国重复检查比例高达20%-30% 云胶片推广可减少重复检查 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12] - 传统胶片平均价格从2016年13.3元/张下降至2023年8.52元/张 云胶片普及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20] - 实体胶片存储时间长了会看不清且携带不便 被云胶片取代是大势所趋 [20] - 国内已有至少20家企业推出云胶片解决方案 参与者包括专业云胶片厂商、影像信息化厂商、信息化集成厂商和云资源厂商 [20] 技术标准与要求 - 要求系统可用性及连续性指标≥99.99% 登录并发响应时间在5秒内 页面加载时间在3秒以内 [3] - 需实现平台全年连续稳定运行 不得有停顿、延时或中断等现象影响阅片诊断 [3] - 建立服务指标后评估机制 每年开展质量检查与评估 重点考察服务质量、医疗机构与群众满意度 [10] 数据互联互通进展 - 安徽省已实现全省影像数据共享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异地读取数字医疗影像胶片的省份 [14] - 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开展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软件部署 17个省份已完成部署 [18] - 国家医保局规划2027年底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路路通" [1][18] - 影像云建设分四步走:数据标准化、统一归集存储、数据共享、建立保障机制 [16] 应用场景拓展 - 影像云平台可用于医保监管 解决数据标准缺乏问题 实现精准判断过度诊疗和检查滥用 [17] - 可拓展"医保健康画像管理" 为参保群众提供全周期生命管理 提升信息获取优势 [17] - 未来可实现参保人通过手机随身携带既往影像资料 补充现有App功能不足 [17]
报0.51元的没中标 报4.95元的却中标了!一次省级“采购” 释放重要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18:28
在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的一场招标,正在重塑医疗采购的价值观。 8月27日,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带量采购在这里开标。没有激烈的价格厮杀,也不见"最低价中标"的 传统剧情,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前所未有的评审机制:价格仅占10分,技术占30分,商务占60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集采最高报价4.98元/人次,最低0.51元/人次,最终中标价为4.95 元/人次。业内分析认为,这场招标的核心并非"压价",而是旨在建立一套以质取胜的新体系。其背 后,是医保支付改革的深层意图——通过打通医疗影像数据壁垒,推动跨机构互认共享,减少20%至 30%的重复检查,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痛点。 据国家医保局的规划,2027年底,力争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路路通"。而贵州,作为国家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以这场采购为起点,让这片试验田中培育的"云",飘向全国。 创新采购模式:从"价低者得"到"优质优价" 8月27日,集采的品类在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刷新"。全国首个以数字化医用耗材为标的的省级带 量采购项目——"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在这里成功开标。 该项目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 ...
嘉和美康(688246):AI赋能产品端升级 H2需求有望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下降27.22% [1] - 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去年同期为-0.27亿元 [1] - 25Q2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33.97%,归母净利润-0.99亿元,24Q2为-0.16亿元 [1] - 毛利率20.52%,同比下降27.5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项目实施交付周期延长导致成本压力增大 [2] - 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19.35%/17.52%/29.61%,同比提升2.95/1.31/4.26个百分点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客户需求递延、招投标滞后、医院预算收紧、行业竞争加剧及项目实施验收放缓 [1] - 人员成本支出偏刚性及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1][2] -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43.36%,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2]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连续11年蝉联电子病历细分市场第一,2024年排名保持首位 [2] - 自主研发嘉和垂域医疗大模型,与北医三院联合发布"三院灵智"智能体系 [3] - 2025年初推出新一代智能电子病历平台V7,采用微服务与B/S架构,实现国产化全栈适配 [3] 产品创新与AI应用 - 电子病历平台深度融合医疗大模型,实现多层病历生成、医保联动临床路径及病案内涵质控 [3] - AI产品商业化落地加速,"智医+""智学+""智研+""智管+"四大核心场景解决方案在多家三甲医院落地 [3] - 数据中心升级为多模态数智中台,通过AI中台训练数百万份表结构,实现字段语义自动解析 [4] - 基于十万例数据训练"死亡风险分级AI模型",自研急诊智能分诊AI模型提升救治能力 [4]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聚焦AI赋能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全场景,提升医疗产品竞争力 [4] - 预计全年通过减员增效措施优化成本结构,改善盈利能力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44/1.02/1.91亿元 [5]
从“价低者得”到“优质优价” 贵州云胶片集采重塑医疗采购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0:08
采购模式创新 - 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带量采购采用创新评审机制 价格分仅占10分 技术分占30分 商务分占60分 彻底改变传统"最低价中标"模式 [1][5] - 采购要求报价低于5元/人次方为有效 最高报价4.98元/人次 最低报价0.51元/人次 最终中标价为4.95元/人次 [1][8][11] - 采购周期设定为2年 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 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 [3][16] 中标企业分析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00.36分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投标报价4.95元/人次 [11][13] - 中标企业需提供独立影像云专网 实现医疗机构平台接入和数据安全传输 配套服务要求严苛 系统可用性指标≥99.99% [5][16] -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已有专利布局 中标过医保信息平台迭代升级项目 注册资本3.35亿元 [11][15] 成本效益分析 - 行业测算成本价约为3元/人次 但实际服务内容远超基础数字影像处理 包含云专网建设等额外投入 [16] - 相比传统胶片每人次17-18元成本 云胶片集采价格优势明显 某县医院采用后年节省耗材采购额100万元 [19] - 数据存储成本呈下降趋势 当前存储1TB数据年成本约80元 过去10年间1TB存储成本下降至少10倍 [20] 行业影响与发展 - 云胶片推广可减少20%-30%重复检查 上年度贵州省影像检查人次量约3896万 [1][19] - 国家医保局规划2027年底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 目前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已开展数据共享部署工作 [1][24] - 传统胶片市场价格持续下行 平均价格从2016年13.3元/张降至2023年8.52元/张 云胶片普及不可逆转地重塑市场格局 [27] 技术标准与要求 - 采购提出严苛量化技术标准 要求登录并发响应时间在5秒内 页面加载时间在3秒以内 不得影响阅片诊断 [5] - 建立服务指标后评估机制 每年开展质量检查与评估 重点考察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与群众满意度 [17] - 国家医保局推进影像云建设分四步走 数据标准化 统一归集存储 数据共享 建立保障机制 [22] 应用场景拓展 - 影像云平台可应用于医保监管 精准判断过度诊疗和检查滥用 优化审核结算流程 [23] - 平台支持"医保健康画像管理" 为参保群众提供全周期生命管理 补充现有App信息查询不足 [23] - 安徽省已实现全省影像数据共享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异地读取数字医疗影像胶片的省份 [21]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再提速
人民日报· 2025-08-29 06:00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共22个省级医保部门开 展了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软件部署工作。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7个省级医保部门已完成医 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跨省份调阅能力,已向国家归集医 保影像云索引数据累计1848.3万条。索引数据归集为患者便捷就医、医保智能监管、金融保险产品设 计、医疗健康服务创新等应用场景夯实数据基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为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国 家医保局信息显示,在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高效协同下,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工作迈上 新台阶。 ...
医脉通(02192):25H1业绩符合预期,应用AI技术提升平台能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1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5港元[2] - 现价14.07港元 较目标价存在6.6%上行空间[2]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2倍/29倍/26倍[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亿元 同比增长28.2%[3] - 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收入2.9亿元 增长29.6%[3] - 平台营销产品数量达445款 同比增长32.4%[3] - 付费点击次数769万次 增长28.6%[3] - 毛利率59.0%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4] - 三项费用率合计优化2.3个百分点[4] - 净利润1.6亿元 同比增长5.0%[4] - 经营口径净利润7262万元 大幅增长36.2%[4] - 经调整净利率23.3% 提升1.4个百分点[4] 运营指标 - 月度活跃用户数278万人 同比增长11.2%[4] - 推出MedSeeker等五大AI产品矩阵[4] - AI产品覆盖临床决策支持与科研效率提升[4] 盈利预测 - 2025年收入预测7.3亿元 增速30%[5] - 2026年收入预测9.4亿元 维持30%增速[5] - 2027年收入预测12.3亿元 持续30%增长[5]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 同比微降1%[5]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 增长7%[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3.9亿元 增长13%[5] - 美元利率下行致年化利息收入减少3000-4000万元[5] 竞争优势 - 深化与国内药企及流通商合作[5] - AI技术能力持续增强[5] - 医生用户粘性不断提升[5] - 行业壁垒进一步夯实[5] 可比公司估值 - 可比公司M3市值102.8亿美元 2025年预测PE32倍[8] - Doximity市值125.6亿美元 2025年预测PE39倍[8] - 行业平均2025年预测PE39倍[8]
创业慧康(300451):业绩短期承压 千万级订单同比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7亿元 同比下降20.6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0.81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0.27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86亿元 同比下降18.48% 归母净利润亏损0.65亿元(24Q2盈利0.15亿元) [1] - 利润端受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9332万元影响 [1] 订单与业务进展 - 上半年千万级订单达18个 保持增长态势 [1] - 智慧医保新签项目同比增长3% [2] - 承建"健康温州"等医疗互联网平台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Hi-HIS新产品处于推广初期 交付周期较长影响短期收入 [1] - 产品从慧康云1.0升级至3.0 实现基础云化到智能生态跨越 [2] - 医卫智能体整合医疗场景与AI技术 实现智能协同升级 [2] - AI关键患者精准追踪系统(APTS)试点上线成效显著 [2] - 低代码集成方案和智能运维工具加速产品迭代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15亿元 占收入比重37.32% 同比提升14.62个百分点 [2] - 与浙江大学成立"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以"启真"医学大模型为核心 [4] - MedCopilot病历助手和APTS系统已落地数十家医院 精准筛查万名患者 [4] - 依托7000家客户网络构建"产-学-研-用"闭环 研发专科大模型 [4] 毛利率与费用管理 - 上半年毛利率51.45% 同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2]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47%/18.96%/25.96% 同比变动-1.06/3.5/6.95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上升主要因人员支出偏刚性且收入下滑 [2] 战略规划与展望 - 下半年围绕"成熟度、稳定性、易用性"三大维度优化Hi-HIS产品 [3] - 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实施流程 推动产品全国规模化落地 [3] - 通过总部与大区协同联动提升交付效率 [3] - 打造覆盖临床、医保、公卫、科研全场景的AI医疗价值共创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