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合驾驶辅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评论 || “智驾”不是驾驶责任“免罪金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2 16:17
司法判例与法律责任界定 - 法院对醉驾案维持原判,被告人闫某某因醉驾被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其以全程开启自动驾驶功能为由申请缓刑未获支持 [1] - 浙江杭州王某某酒后使用“智驾神器”操控驾驶并躺在副驾位置睡觉,最终以危险驾驶罪获刑 [1] - 司法判决明确技术迭代不能逾越法律界限,驾驶员主体责任不容通过技术手段规避 [1] 行业宣传与消费者认知问题 - 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已要求企业和媒体禁用不符合国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表述,如“L2.9”、“准L3”、“智驾”等,以防止误导用户 [2] - 部分消费者将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视为“代驾司机”,甚至通过改装方式绕过车辆监管系统,存在认知偏差 [2] - 消费者对技术边界认知存在局限性,需认识到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是“辅助”而非“替代”,使用时应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 [3] 后装市场灰色产业链与监管挑战 - 后装市场存在售卖所谓“智驾神器”的灰色产业链,这些设备以方向盘装饰为幌子在电商平台销售,用于规避方向盘检测和干扰安全系统 [2] - 此类设备因用途多元性与场景适配性,难以通过单一属性直接界定为违法商品,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行难度 [2] - 公安部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动整治,强化源头治理,并依据《刑法》对生产违规设备的企业依法查处 [4] 技术发展与法规完善需求 - 随着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演进,法律体系需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中明确不同辅助/自动驾驶阶段的责任划分 [3] - 行业探索将组合驾驶辅助相关操作规范纳入驾照考试内容的可行性,以强化“人机共驾”的规则意识 [3] - 技术进步需与规则完善、认知提升同步,坚守“技术向善、责任在人”的共识,以实现创新与安全的平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