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电就近消纳
icon
搜索文档
绿电就近消纳的“经济账”:新价格机制如何重塑新能源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21:43
新政核心变化 - 首次明确绿电直连等就近消纳项目需缴纳稳定供应保障费用 包括输配电价和系统运行费 [1] - 政策导向从“电网兜底”转变为“谁受益 谁负担”的成本分摊原则 [2] - 输配电价收费方式从两部制变为主要按接网容量收费 关键参数由自身负荷率变为全省平均负荷率 [2] 行业影响与成本结构 - 新价格机制有助于项目投资者清晰测算成本 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项目落地 [2] - 新机制改变项目成本结构 对经济性影响显著 符合高负荷率 高自用率和高灵活性的项目将获得更多激励 [3] - 负荷率低或不稳定的项目成本上升 利润空间被压缩 可能难以推进 [3] 项目运营与投资策略 - 新机制促使用户更精准评估用电需求 按需付费 并鼓励提高自用比例 [3] - 通过优化新能源与储能的协同控制 降低接入公共电网容量 可有效减轻容量电费负担 [3] - 负荷容量与接入容量的差距越大 输配电费优化空间越大 关键在于构建灵活的源网荷储协同体系 [4] 储能与零碳园区机遇 - 储能从政策性附属设施转变为具有实际效益的重要资产 [6] - 新规有助于提升项目配储效益 并促进自我平衡能力 风光资源项目更有动力配置储能以减少对电网依赖 [4] - 零碳园区有望成为推动绿电直供和就近消纳的重要突破口 [4][6] 项目风险与模式演变 - 绿电直连项目可能因负荷企业停产 搬迁等面临投资风险 应对关键是匹配新用电负荷或转为市场化项目 [5] - 项目目前多为单点对单点 抗风险能力弱 若与园区结合实现单点对多点或单点对网 可提高抗风险能力 [5]
大能源行业2025年第37周周报:山东机制电价竞价及绿电就近消纳解读关注绿色甲醇和能源RWA机遇-20250915
华源证券· 2025-09-15 15: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具有风向标意义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 光伏机制电价225元/兆瓦时溢价33% [3] - 电价机制倒逼非技术性成本下降 新能源行业从"受保护"转向"自主竞争" 运营管理能力成为差异化关键 [4][30]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采用单一制容量电价 保障电网利益的同时促进用户降本 高负荷率企业最高可节省电费0.043元/kWh [6][35][37] - RWA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加速落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各投资3000万和1000万美元参投3亿美元基金 推动资产链上化和价值重估 [10][44] - 绿色甲醇需求放量在即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规划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 产业进入业绩释放期 [13][49] 电力领域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 光伏仅12.48亿千瓦时 政策倾向"有需求"电源 [3][17][19] -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 光伏225元/兆瓦时 分别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和33% [3][24] - 光伏全生命周期上网电价约0.2元/千瓦时 倒逼项目投资降至1950元/千瓦 投资热情下降成趋势 [29] - 推荐水电及港股低估值绿电 包括国投电力、长江电力、龙源电力(H)等 [5][33] 电网领域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明确电价机制 负荷率高于全省平均值可少缴输配电费 [6][35] - 系统运行费用按下网电量缴纳 自用电部分无需缴费 30%自用电比例下最高省0.026元/kWh [7][37] - 政策利好风电和储能发展 风电成为绿电直连主要方式 储能可降低接网容量 [8][42] - 建议关注银星能源、龙净环保等绿电直连运营商 及金风科技(H)等风电设备企业 [8][43] 光伏领域 - RWA加速分布式光伏资产价值重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参投3亿美元区块链基金 [10][44] - 朗新集团充电桩RWA融资1亿元 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合作将光伏电站等资产上链 [11][47] - 资产代币化需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持 林洋能源合作开发无人化智慧场站和虚拟电厂平台 [12][48] - 建议关注晶科科技、协鑫能科等资产运营商 及林洋能源等智能电力设备企业 [11][12] 绿色甲醇领域 -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规划3GW风电配套60万吨/年绿色甲醇 [13][49] - 绿醇单吨利润约1500-2000元/吨 售价约820美元/吨 [56] - 下游签约活跃 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船东锁定燃料供应 [50] - 全球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52.4% 其中甲醇动力船340艘占10.4% [52] - 推荐嘉泽新能、金风科技等供应商 关注太原重工等生物质气化设备企业 [13][56]